临夏县农村畜牧实用新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2016-04-05 07:24陈进发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临夏县养猪场公猪

陈进发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乡畜牧兽医站,甘肃临夏 731808)

临夏县农村畜牧实用新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陈进发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乡畜牧兽医站,甘肃临夏 731808)

为加快生猪良种化进程,提高养猪效益,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过程中,指导养殖场户组织推广和应用猪人工授精新技术,通过积极示范、跟进式服务、渐进式推广和产业化经营,逐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并在此项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现总结和报告如下,仅供业界同仁参考。

临夏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1 人工授精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1.1 创建种公猪站,尝试社会化技术服务

从2009年5月起,我们通过商业化运作,组织临夏县聚兴猪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猪人工授精新技术,建成小规模的种公猪站一个,引进纯种杜、长、大父母代种公猪6头,建成实验室和采精室各1间,种公猪专用圈舍1栋,设立猪人工授配技术服务点7个,应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面向广大养猪场户提供社会化技术服务。

1.2 坚持典型示范,渐进式推广取得成功

合作社引进这项技术后,首先在临夏县绿和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5个月的前期试验,成功后又在黄泥湾、民主、路盘、土桥、南龙等乡镇的9个规模养猪场户中开展田间试验。同时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利用人工授配的母猪繁活的仔猪市场出售价比本交繁活仔猪高40元左右,而且育肥猪出售时每公斤多买0.4元左右。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面前广大养猪场户逐步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并渐渐地接受和应用人工授配技术。

1.3 不断总结经验,普及推广取得显著成绩

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筹划,开始示范和普及推广。由于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州县业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经过严格审批和资源整合,临夏县猪人工授精供精站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经营,负责全县及其周边县市广大养猪场户种公猪精液生产和供应、相关配套技术培训和咨询、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等。目前,县供精站存栏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优良种公猪15头,并在州内首家引进白色杜洛克品种,开展“杜X长X大”三元四品杂交饲养试验;该项技术服务范围已辐射到临夏县25个乡镇和邻近的临夏市、和政县、积石山县、康乐县、东乡等地。5年累计完成人工授配母猪3.5万头,帮助养猪场户净增纯收入3500多万元。

2 主要做法和体会

2.1 爱岗敬业,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根本保证

(1)几年来,供精站通过临夏县养猪协会、聚兴猪业合作社项目资金支持,建成技术交流培训中心一个,有培训室80m2、办公室50m2,并配备了可以容纳80人的会议桌凳和用于教学办公的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摄像机、音箱等设备;配备流动技术服务车1辆、车载恒温箱2台、精液储存恒温箱10台。

(2)建成了临夏县猪人工授精供精站,健全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建成10个乡镇(区域)供精分站、55个村级服务点。县供精站根据市场需要每天生产优良种公猪精液,精液配送人员每天早晨驾车行驶130km路程,给各乡镇(区域)分站配送精液,各村级服务点技术员从就近的分站领取精液后,进村入户实行授配服务。

(3)为了确保精液的新鲜度和精子活力,供精站放弃稀释后精液储存3~5d的条件,坚持每天必采的措施;各分站精液恒温保存不超过24h,每天配送当日新鲜精液、回收报废昨日的旧精液。

2.2 广泛宣传,创造了普及推广的群众基础

通过举办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各种形式,开展各类宣传培训20次,制作宣传彩画30副、展板20m2、喷绘200m2,编辑和引发资料5000份册、制作服务卡3000份,咨询养猪群众1000人次;并在地方主流媒体广播、电视、甘肃农业信息网等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使猪人工授精技术被当地养猪场户家喻户晓。

2.3 精心培训,开展跟进式全方位上门服务

我们通过与省州县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并利用临夏县养猪协会平台,积极发挥基层个体兽医、村级防疫员、乡镇畜牧站技术干部扎根乡村、服务农户的热情和优势,经过专门培训,培养家畜繁殖技术员65名,鼓励他们串乡、进村、入户,常年向广大养殖场户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并接受统一监督管理;与技术员签订技术服务协议,通过定数量、定质量、定收益的办法大大提高了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

(1)由供精站负责公猪饲养管理、精液采集和处理、运输以及材料供应的全部工作,保证精液品质和质量;技术员负责在终端养殖农户的具体授配业务、登记和配合调查、农户信息资料收集等工作。

(2)技术员对农户开展上门服务,对每头发情待配母猪施行2次重复配种,重复配种间隔时间为8~12h;上门服务收费标准扣除精液成本后根据路途远近可与农户商定。

3 准确定位,积极适应生猪市场形势的发展需要

(1)目前,临夏县存栏能繁母猪2.5万头左右,按每头母猪一年授配2次计算,则为一年至少配种5万头次以上。实际上,利用人工授配的母猪1万头次,人工授配覆盖率为20%。这个水平与甘肃庄浪县、凉州区等先进地区差远了,无法适应现代养猪业发展的需要。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力推广和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2)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不光是某个企业的事,它涉及生猪产业化建设进程以及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局,若要实现此项技术的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助推、技术支撑、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多轮驱动模式。

(3)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十分成熟的实用操作新技术,但它的实际效益的发挥受养猪场户母猪的饲养管理、营养供给、疫病防控、设施改造等基础工作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推广过程中,要把各种相关的单项实用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和组装配套,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才能使养猪效益最大化。

[1] 江占伟.临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9.

猜你喜欢
临夏县养猪场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小布鞋大扶贫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临夏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浅谈临夏县玉米种植常见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