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5年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6-04-05 11:49马长宾韩猛立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羊布病畜间全疆

宋 魁 马长宾* 黄 新 崔 蕾 韩猛立

(1.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2.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 831000)

2000年~2015年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宋 魁1马长宾*1黄 新2崔 蕾1韩猛立2

(1.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2.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 831000)

本文通过查阅2000年~2015年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调查文献资料,从布病流行及防控历史、近15年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及分布特点、畜间布病疫情反弹的主要因素及防控建议等3个方面对新疆畜间布病流行分布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期为今后新疆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分布特点

多年来畜间布病一直是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疫病防治规划中的重点之一。20世纪80~90年代,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增加资金投入,采取“免疫、检疫、淘汰”综合防治措施,使布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然而,2000年以后,随着饲养量增加,市场交易频繁,造成布病疫情反弹。目前,关于新疆个别地区、畜种的布病流行情况的报道较多,然而,对全疆畜间布病流行趋势及分布特征,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及分析,下面对2000年以后报道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情况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

1 2000年~2015年新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及分布特点分析

1.1 从时间看,全疆牛羊布病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闫晶华等报道,新疆全区羊的布病阳性率从1992年的0.19%上升至2010年的0.6%、牛的布病平均阳性率从1992年的0.16%上升至2010年的0.61%。张鲁安等对2000~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间(牛、羊)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十一年来兵团牛布病阳性率分别介于 0.13~1.34%之间,2005年最高,2009年最低,但自2009年~2011年呈递增趋势;羊布病阳性率分别介于0.25~1.08%之间,2008年最高,2009年最低,但自2009年~2011年也呈递增趋势。从兵团本级近4年(2008~2011)春秋集中监测结果来看,牛布病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平均阳性率1.55%,高于全兵团监测上报数据,2010年检出率达到2.52%;羊布病平均阳性率1.61%,也高于2000年来全兵团监测上报数据,2008年检出率达到2.98%。李玲等报道,2009年羊布病发病率为0.5%,2011年增加到0.63%,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出现全疆牛羊布病阳性率上升趋势的原因,一是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布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且防控认识和方向的偏差影响防控力度。二是随着牛羊养殖量增加,防控经费和人员严重不足。新疆牛羊饲养量15年内增加十几倍,而人员、经费没有相应增加,使监测、净化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由于没有足够专项扑杀补助经费,发现的病畜和检出的阳性畜得不到及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畜主对扑杀阳性畜严重抵触,甚至将病畜和阳性畜转移或卖出,导致疫情扩散蔓延。三是流通环节监管不利,防控难度加大。由于牛羊及其产品全国大流通,检疫监管工作的难度加大。加之无法快速鉴别区分布病病畜和免疫家畜,给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带来了困难。

1.2 畜间布病分布地区越来越广

米吉提·莫合他尔汗对新疆13个地州,34个县的2011~2013年间布病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全疆牛、羊布病阳性率分别为0.93%、0.92%,其中南疆分别为0.32%、2.12%;北疆分别为1.31%、0.54%;东疆分别为0.98%、0%。说明全疆大部分地区均有布病家畜个体存在,存在布病疫情爆发风险。李玲等对全疆2009~2011畜间布病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三年间新疆布病发病县呈逐年增加趋势2009年布病发病县有43个,2011年增加到45个。齐景文等报道,塔城市牛布病阳性率为5.4% (65/1207),阳性牛分布在8个乡镇(场社区)的27个村队巷,占抽检村队巷的47.4%(27/57)。闫晶华等[2]报道,2010年监测牛、羊血清分别为170708头、75924只,阳性分别为893头和418只,阳性牛分布于30个县(市、区)的56个乡(镇),阳性羊分布于14个县(市)的40个乡(镇)。出现布病分布地区越来越广的主要原因,一是病畜没有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家畜(特别是肉牛、肉羊)市场交易频繁,三是大量外引牲畜未得到有效检疫,四是饲养者缺乏对布病知识的了解致使阳性畜不断增加,导致疫情扩散。

1.3 羊布病阳性率总体高于牛

李玲等调查,新疆畜间羊(标准阳性率1.04%)布病感染程度明显高于牛(标准阳性率0.025%)。马雪玲等研究表明,牛、羊布病阳性率分别为3.33%、7.75%,羊显著高于牛. 何宗霖等报道,阿克苏地区2012-2013年家畜布病总阳性率为2.38%。其中牛阳性率0.66%(358/53985);羊阳性率3.25%(3643/112121);猪无阳性。羊的布病阳性率(3.25%)显著高于牛(0.66%)。熊光等调查,兵团一师一团、四团、五团、托喀依乡四个重点团场羊布病阳性率为1.41%、牛布病阳性率为0.15%,其中托喀依乡最高(羊布病阳性率为2.34%、牛布病阳性率为1.05%)。陈荣贵等报道,察布查尔县检出牛、羊布病阳性率分别为4.21% (30/712)、9.1%(80/880)。以上报道提示羊布病防控工作应是全疆今后重点考虑的对象。羊布病阳性率之所以会高于牛,原因一是牛主要是人工授精,而羊是自然交配,一旦有羊感染了布病而不知道,极易通过生殖器官传播疫病;二是羊交易频繁,流动性远远高于牛。

1.4 不同养殖模式家畜布病阳性率存在差异

曲明悦等研究,从养殖结构来看,散养户牛羊布病阳性率均高于养殖大户。李玲等调查,新疆畜间牛羊散养户(标准阳性率为0.75%)布病感染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养殖模式(商品饲养场0.02%、种畜场0.008%)。何宗霖等根据不同养殖方式(散户、规模场)的检测结果显示,牛布病阳性率散养户(0.68%)高于规模场(0.39%),规模场中羊(5.20%)的布病阳性率明显比散户(1.63%)高。规模牛场动物防疫条件、养殖条件都好于农村散养户,规模场全部是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并且规模化奶牛场每年都进行布病检疫,检出的阳性牛都做了淘汰处理;同时规模牛场从外面调入牛的情况远远低于散养户。规模羊场阳性率高于散养户的原因:一是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规模场制定的兽医卫生制度形同虚设,都没有严格执行;二是近10年规模羊场很少进行布病检疫,未发现的感染羊通过自然交配传播的几率远远高于散养户。

1.5 牛羊布病阳性率牧区显著高于农区

何宗霖等调查表明,按不同区域划分时,牧区牛阳性率为3.06%,羊阳性率为5.76%,农区牛布病阳性率为0.17%,羊阳性率为2.20%。无论牛羊,牧区显著高于农区。牧区高于农区的主要原因是牧区养殖条件较农区差,并且牧区的动物防疫条件较农区差,易于疫病的传播。调查中发现牧区牧民缺乏必要的兽医卫生知识,人畜混居,用具混用,接产与配种不注意个人防护及器械消毒,不注意羊圈消毒。

2 讨论及建议

近些年来,畜间布病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造成畜间布病疫情反弹的主要因素和防控建议如下:

2.1 养殖量急剧增加,布病防治经费投入逐渐下降

随着畜牧业快速蓬勃发展,新疆牛、羊饲养数量10年内增加了十几倍,且在疆内外的流通日益频繁,致使布病检疫、免疫、无害化处理等防控工作量和经费与日剧增,然而,政府相关部门对畜间布病防治经费投入却逐年下降。与此同时,近10余年来,畜牧兽医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之中,无暇顾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致使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处于基本停滞状态,致使全疆畜间布病发病范围和点数逐年扩大和增加。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防控经费投入,设立检疫、监测、疫情调查专项经费,提高阳性畜扑杀补助标准,以彻底消除疫源,早日控制布病的危害。

2.2 缺乏行之有效的畜间布病综合防治政策及措施

由于缺乏针对牛、羊布鲁菌病防控的相应政策及措施,造成一旦检出布病阳性,不能及时进行淘汰处置,客观上助长和进一步加剧了疫情的传播,使布病的发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建议畜牧兽医部门加大检测与净化力度,对检出的阳性畜及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与此同时,做好引种前的检疫工作,严格控制布病传入。

2.3 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布病防治科普宣传工作基本处于停滞或没有进行的状态,造成畜主对其公共卫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布病防治工作表现出不予重视、不予配合甚至抵触的行为。建议政府部门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标语和挂历等各种形式宣传布病危害、防治知识;畜牧兽医部门通过专业培训班、专家授课、技能大赛等形式开展布病宣传和防控工作;兽医、养殖业主、皮毛加工等从业者,通过采用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向周边的人宣传布病防护知识。

2.4 检测和诊断技术需要提高

从诊断方法看,布病的检测仍然是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对呈现阳性的样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最终定性。这些方法均是血清学方法,不能区分免疫抗体与感染抗体,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非种用牛、羊免疫后,进人流通领域,很难区分是进行了免疫还是被感染了,可能会掩盖布病患畜,使其成为传染源。

2.5 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推广困难

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布鲁氏菌病疫苗为弱毒疫苗,存在向环境散菌或感染人的风险,而政府部门又没有相应政策措施,保证养殖业主、兽医等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些从业者均不愿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甚至抵触。建议政府部门组织畜牧和卫生部门,不定期的进行人畜布病调查,调查疫情具体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大学、科研院所等有关部门研发布鲁氏菌病安全高效免疫技术;畜牧兽医部门监管免疫工作、建立档案、检查免疫效果。最终,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保质量”原则,稳扎稳打全疆推进,按质、按量、按时积极开展完成好免疫接种工作。

总之,布病不仅危害畜牧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农牧民经济收入以及农牧民的身体健康,要继续加强监测,巩固已取得的防制成果,扭转布病防制工作中出现的不利局面,促进全区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及畜产产品安全。

[1] 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等.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7):62-63.

[2] 闫晶华,李金平,米吉提,等.新疆2010年畜间布病风险分析与评估[J].新疆畜牧业,2011,(7):34-35.

[3] 张鲁安,苏贵成,李杰,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间布病监测分析及防控对策[J].新疆农垦科技,2012,(4):26-28.

兵团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16AC001);2016年农六师五家渠市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623号)

宋魁(1962—),男,甘肃武威,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

马长宾(1982—),男,山东莘县,硕士,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羊布病畜间全疆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2021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2020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国网新疆电力:年内完成全疆轧花厂电烘干改造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
羊布病的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