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流行、诊断和中药方剂防治

2016-04-05 11:49胡彦君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雏鸭方剂甘草

胡彦君

(伊春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伊春 153000)

鸭瘟的流行、诊断和中药方剂防治

胡彦君

(伊春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伊春 153000)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可感染的禽种类多,感染范围广,地域多,所以流行广泛,并且传播速度快。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也是养禽业中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该病1923年首先在荷兰发现,以后在英国、法国、美国都发现,我国1957年首先在广州发现,至80年代传播到东北各省,目前国内各地均有流行。

鸭瘟的流行;诊断;中药方剂防治

1 病原学

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中的滤过性的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20~180nm,无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存在于病鸭体内各种脏器、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凝集现象,毒株间在毒力上有差异,但免疫原性相似。病毒能在9~12胚龄的鸭胚绒毛尿囊上生长,初次分离时,多数鸭胚在接种后5~9d死亡,继代后可提前在4~6d死亡。死亡的鸭胚全身呈现水肿、出血、绒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脏有坏死灶。此病毒还能引起鸭胚细胞病变,最初几代病变不明显,但继代几次后,可在接种后的24~40h出现明显的病变,细胞透明度下降,胞浆颗粒增多、浓缩,细胞变圆,最后脱落。经过鸡胚或细胞连续传代到一定代次后,可减弱病毒对鸭的致病力,但保持有免疫原性。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温热和一般消毒药不能将其杀死;夏季在直接阳光照射下,9h毒力消失;病毒在56℃下1h仍能存活;在污染的4~20℃禽舍内可存活5d;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5~7℃经3个月毒力不减弱,对乙醚和氯仿敏感,5%生石灰作用30min亦可灭活。在-10~20℃约经1年仍有致病力。

2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发季节。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雏鸭,其他品种、年龄的鸭也见发病,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d。鸭瘟主要是水平传染,病原主要是来自野生禽或带毒引进禽,也可通过污染的环境接触传染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鸭瘟感染是由病禽或已康复病禽仍继续由粪便排毒,感染健康禽群引起。该病不存在种蛋垂直感染。该病不感染哺乳动物。

3 病因病机

病毒不经卫分而直入气分,经口、咽进入营血,经鼻、气管进入肺经,在气分阻止病毒无能后入营血,瘟热病邪内侵心、肝、肺、肾、脾,并且侵入腑器的肌胃、小肠、盲肠,同时侵入雌禽的卵宫、雄禽的睾丸等奇恒之腑。病毒入侵速度快而感染内脏器官广泛,所以病毒潜伏期短,雏鸭仅2日便突然发病。

4 主症

病毒入侵营分的心包,里热炽盛,热扰心神,病雏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而因热耗阴液过多,饮水欲增加。肺失司,外应肤羽,并开始出现羽毛无光泽、蓬乱,不入水,只在岸边。病毒已侵肝,肝外应目,便出现肿头,眼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甚至有眼睑外翻,眼角有眼粪,并出现脓性物,严重者上、下眼睑黏合无视。病毒入侵脾、肾,导致脾对精微(营养)输布障碍,脾失司,运化无能,又加之胃与肠同时受侵失司,小肠无力泌别清浊,肝失司及胆汁输注小肠无度控制。因此,鸭排绿便。病鸭粪便先灰白、褐,后浅绿,尔后变深绿。稀便染肛门之毛,病毒侵腔膜,可见肛膜红肿或有血点出现。便稀的另一原因是病毒侵肾,肾失司后对水不得升清,只能清浊同降,所以便稀如水。剖检可见心脏的心包有出血点。肝脏有灰白色出血点,并且质地脆。脾肿大呈褐色。肺淤血水肿,鼻有分泌物,喉头出血,气囊有灰白渗出物。口腔有黄色分泌物,肌胃、肠充血。肾淤血。输卵管充血。脑膜充血。由以上脏腑病变情况可见,鸭瘟严重时已达到气血两燔。雏鸭经过治疗,以扶正祛邪后可转为慢性病,很多症状逐渐恢复,但机体仍瘦弱,产蛋量减少,而且出现畸形蛋。病鹅症状与鸭瘟基本相同。

5 防病方剂

治宜清热解毒。

方剂一:红花、山木通各20g,桃仁、醋炒香附各30g,黄连、甘草各10g,活全蝎、活地鳖各50g,威灵仙15g,鲜松针(捣碎)60g,鲜小杨梅根、鲜芦根各80g,用1000毫ml米酒密封浸泡15d后滤汁,灭菌后,每只鸭1次肌内注射3ml,每天2次,连用2~3d。预防时机:每年3月中1次,10月初1次。

方剂二:鱼腥草300g,板蓝根300g,龙胆草300g,茵陈100g,黄柏150g,桑白皮300g,救必应300g,甘草50g,煎成500ml,化入红糖50g,雏鸭每次服5ml,每日2次。预防时机:每年3月中1次,10月初1次。

6 治病方剂

方剂一:全蝎10条,蜈蚣10条,党参50g,甘草60g,巴豆50g,车前子50g,郁金100g,螳螂子50g,神曲250g,桂枝100g,高良姜100g,肉桂150g,川芎100g,木香20g,枳壳50g,桑葚子100g,乌药50g,石膏250g,生姜300g。中药包煎,加小麦6~9kg一起煮。煮干后,加白酒600~1200ml拌小麦,按每只鸭每次30g喂服,每天1次,连用2d。吃药后,禁水1h。

方剂二:党参50g,车前子50g,朱砂50g,巴豆50g,白蜡50g,桑螵鞘50g,枳壳50g,乌药50g,甘草50g,蜈蚣10条,全蝎10条,生姜250g,滑石250g,神曲200g,桂枝100g,良姜100g,川芎100g,肉桂150g,白酒0.5~1.0L,小麦(或稻谷)10kg。将药物用布包好,与小麦同时放入锅内,加水浸没小麦和药物为度。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待小麦吸尽汁液后,再拌白酒喂鸭,喂后4h不可让鸭下水。以上为400只鸭的剂量,亦可根据鸭群数量灵活掌握用量。

方剂三:黄苓80g,黄柏50g,黄连须50g,大黄20g,银花藤100g,白头翁100g,茵陈45g,板蓝根90g,甘草10g,车前子、陈皮为引,煎汤,取汁煮谷至汁干,取药谷喂鸭,每日3次,供100羽鸭服2d,连服2~3剂。

[1] 边传周,程伟,刘畅.鸭瘟的诊断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8,30(11):38-39.

胡彦君(1960—),男,大专学历,中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雏鸭方剂甘草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竟然是甘草惹的祸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