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外感风寒的中医治疗

2016-04-05 14:52封文秀河北省怀来县农牧局畜牧水产办公室
兽医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高良姜表里太阴

封文秀/河北省怀来县农牧局畜牧水产办公室

羊外感风寒的中医治疗

封文秀/河北省怀来县农牧局畜牧水产办公室

(一)发病过程及治疗效果

河北省怀来县张某养羊47只,2014年5月24日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顿,腹泻症状。起初认为是饲养密度大加之天气炎热引起,用复方板蓝根注射液合头孢噻呋钠治疗效果不明显(此为事后走访当事兽医所知)。5月29日请另位兽医,根据其发热、结膜苍白症状,采血镜检发现附红细胞体,故用血虫净(主要成分为土霉素)、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到6月1日已死亡过半,主人十分焦虑,由人引见前来求诊。

临床观察所剩23只羊当中,有15只腹泻黑色稀便,但不恶臭,口色淡白,口腔舌面湿润,鼻流清涕,食欲废绝。2只一月龄羔羊,卧地不起,鼻流清涕,发热。

笔者认为2只羔羊为外感风寒的太阳病,用生姜二两煎汤送服北京同仁堂产感冒清热颗粒,每只一包。另外15只羊为寒邪引起的太阳太阴表里并病,本着急则救里的原则,用理中汤加味温里止泻。干姜320 g、炙甘草160 g、炒白术160 g、茯苓80 g、木香80 g、芡实80 g,打粉,每只开水冲服大约30 g。对于腹泻严重,已现脱水症状的个体,结合口服补液治疗。

6月3日,经前两天治疗,主诉除四只外,其它均已腹泻停止,恢复采食。余下的四只羊,较之前精神大为好转,表现为血便,低热,鼻流清涕。用桂枝40 g、炙甘草30 g、白芍30 g、当归30 g、黄芪40 g、炒蒲黄40 g、干姜40 g,制粉,开水冲泡,平均服下。

6月4日鼻流清涕的外感症状消失,仍腹泻,便黑而稀,口湿润,口色淡白。以附子20 g、干姜30 g、高良姜30 g、五味子20 g、炙甘草20 g、炒蒲黄20 g、木香20 g、香附20 g,服法如前日。

6月7日得知,均已痊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6月1日晚重病死亡一只,灌药失误损失一只。半年后回访,羊群健康状况良好,疾病没有复发。

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怀来县及邻县有多家养羊户羊只发病,主诉症状均表现为畏寒怕冷,体温升高,角根部发热,食饮废绝,腹泻黑色粪便,使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等针剂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由于发现及时,病程较短,结合前面的治疗经验,故用温中解表的表里双解法。拟方如下:

桂枝30 g、白芍10 g、炙甘草20 g、炒白术20 g、茯苓10 g、干姜30 g、附子10 g、高良姜30 g。按照比例制成散剂,每只成年羊一天约30 g(成年人一把的量,一次灌服)。事后反馈得知,轻者一次,重者五次均获痊愈,对于发生口腔溃疡的病例也有很好的疗效。用此方共计

治愈三百余只。

(二)辨证分析

此番发作的外感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狭义)伤寒,采用《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方法分析临床症状表现,确立治疗原则及方剂。

1.症状分析病性属阴寒。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寒侵犯肺卫,故而出现体温升高,畏寒怕冷,被毛逆立,鼻流清涕等表证症状。结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断定为太阳病。

寒邪从三焦直入肠胃,引起肠胃挛急,气郁津凝,为腹痛腹泻的主要病机。中焦为脾胃所居,腹泻黑色稀便,但不恶臭,口色淡白,口腔舌面湿润,按照八纲辨证为阴寒。结合“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条,确定在里属太阴病。

综合表里症状表现,结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指明临床恶寒和发热症状,需根据具体表现判定其本质的表里真假)”,确认为寒邪引发的太阳太阴并病。

对于发生口腔溃疡的病例,临床检查溃疡面的红肿并不明显,口腔显现为沉暗或淡白色,舌面湿润,提示病属阴寒。脾开窍于口,太阴脾及阳明胃、大肠经分布于口腔。溃疡是阴寒邪气侵入机体,引起脾的升清降浊功能失序,气血运行不畅所造成的局部病变。治疗抓住主证,待表里邪气散去,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自会不药而愈。

2.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温中散寒、辛温解表的治疗原则、

在具体治疗方面,“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与“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指示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解表温里各有侧重以适应表里证的轻重缓急。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主之”指明表里双解是解表温里并重的原则。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的病例,发病时间较短,机体抵抗力并不十分衰弱,治疗表里兼顾,使其较快痊愈。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攻表宜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体现急则救里,然后解表的治疗原则。在2014年5月24日病例中,15只羊腹泻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故先用理中汤加味温里,之后温里兼顾解表,据证用药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说明表里并病中,水饮不化的五苓散证与中焦虚寒的理中丸证均或出现腹泻症状,然而临床并没有饮欲增加、水肿和小便不利症状,故排除五苓散证,采用理中汤救里。

3.据证用药组方、

在用药方面,因有“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警示,腹泻造成体液流失,机体酿汗乏源,故解表不用麻黄汤等大发汗。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去姜枣与附子理中汤(炙甘草、白术、人参、干姜、附子)合方。考虑到口腔舌面湿润,津液未伤,去人参加高良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故以桂枝、白芍、炙甘草、白术、高良姜、干姜、附子组方。其中白芍、炙甘草相伍具有酸甘化阴、解除挛急之效,对于缓解因寒所致的肠道痉挛引发的腹痛、腹泻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如果病程较长,出现血便,则应加入当归和炒蒲黄。出现脱水症状,结合补液,纠正脱水。

两只羔羊虽表现为风寒外束的太阳病,用生姜煎汤送服北京同仁堂产感冒清热颗粒,既辛温解表又有温里散寒之意。

(三)总结

1.2014年到2015年初,在笔者所在地区,羊群体性发病多数表现为寒邪引发的太阳太阴并病,症状表现为风寒束表和寒中中焦。采用桂枝汤与附子理中汤合方化裁组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白术、高良姜、干姜、附子),治疗效果确切,费用低廉。由于条件所限,其它地区和年份资料未能收集,疾病的证型未能全部见到,故本文内容尚欠丰富。

2.中医有其独特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生理和病理变化,表现出一系列症状,按照中医理论归纳为证,严格辩证施治,不为现代疾病知识所囿,是发挥中医独特优势的必要前提,古方一样可以治今病。

3.在养殖业疾病防控工作中,如果考虑中医药的独特作用,辩证应用中药,既能增加动物体质,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同时减少了化学药剂使用带来的污染,符合未来养殖业发展潮流。

猜你喜欢
高良姜表里太阴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治脾胃虚寒
治胃寒痛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治胃寒痛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