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种蛋孵化前处理

2016-04-05 11:49沈义祥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孵化率种蛋垫料

沈义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畜牧兽医站,江苏扬州 225106)

鹅种蛋孵化前处理

沈义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畜牧兽医站,江苏扬州 225106)

鹅种蛋从产出到蛋孵化前要经过收集、选择、贮存、运输和消毒等处理工作。科学的处理对孵化率、鹅苗子的质量及以后的质量有很需要的影响。

鹅;种蛋;处理

鹅种蛋从产出到蛋孵化前要经过收集、选择、贮存、运输和消毒等处理工作。科学的处理对孵化率、鹅苗子的质量及以后的质量有很需要的影响。

1 种蛋的收集

产蛋期的种鹅一般采用圈养和放养相结合,因不设产蛋箱、蛋直接产在地面垫草上故种蛋的及时收集十分重要:母鹅的产蛋时间不太集中,有的鹅群集中在上午产蛋,也有个别母鹅在午3时以前产蛋,因此,应先了解鹅群的产蛋时间待产蛋结束后再放出放牧,而且下午3时以前放牧的地点应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母鹅开产后必须训练其回窝产蛋,不能放任自流随处产蛋,同时随时保持窝内垫料的新鲜、干燥、松软。放牧时如发现个别母鹅鸣叫不安,行动迟缓,有觅巢产蛋的表现,应捉住探摸,如触摸有蛋,要将其送回到产蛋窝内产蛋,不能随大群放牧。

2 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品质制约着孵化率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雏鹅的质量和成活率,因此,入孵前应对种蛋进行严格的选择。通常种蛋的选择分为二次:第一次在种蛋收集时,第二次在入孵前。

2.1 内在品质

2.1.1 种蛋的来源

种蛋首先应来源于管理完善,饲喂合理,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好、受精率高,繁殖力高以及健康状况良好,在开产前一个月进行过小鹅瘟、禽流感免疫,公母混群一周以上的群体的种鹅群。对留作核心群种用的鹅蛋应选择2-3年种鹅所产的蛋,因其遗传行能稳定,孵出的苗鹅易于饲养,后期生产性能较高。

2.1.2 种蛋要新鲜

种蛋保存时间越新鲜,胚胎的生活力越强,孵化率越高新鲜蛋的气室较小,蛋白粘稠,蛋黄圆形且完整清晰。陈蛋的气室大,蛋黄转动快。

2.2 种蛋的外观选择

2.2.1 蛋重

按照品种特点,选择中等大小的鹅蛋入孵,种蛋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孵化率和雏鹅的初生体重。初生重一般为入孵蛋重的60~70%。不同的品种,种蛋的大小不一致,在种蛋选择时,一般超过该品种的±15%,均不宜作种蛋使用。

2.2.2 蛋的形状

鹅蛋为椭圆。过长、过圆等畸形蛋均不能作种蛋入孵、否则孵化率较低。扬州鹅的平均蛋形指数为1.462,豁眼鹅为1.4~1.5。

2.2.3 蛋壳的质地

蛋壳结构应细密均匀,厚薄适度。蛋壳过厚的钢壳蛋,过薄的薄壳蛋,壳面粗糙的沙壳蛋、皱纹蛋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气体交换,均不宜作种蛋使用。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敲蛋。通过轻轻碰撞,根据其音质来鉴定。完整无损的蛋音质清脆.破损蛋发出沙声;钢皮蛋声音特别响。

2.2.4 蛋壳表面的清洁度

种蛋表面应清洁,不应有粪便或其他污物,脏蛋由于气孔堵塞,妨碍气体交换,影响正常的胚胎发育,死胚胎增多。对于一些轻度污染的种蛋,也应及时擦干净。

3 种蛋的保存

3.1 种蛋保存的条件

3.1.1 温度

由于受精蛋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已开始发育。产出体外时暂时停止胚胎发育。然而在一定条件下胚胎又开始发育,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23.9℃,超过这个温度、胚胎从休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继续发育,但这种温度达不到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则胚胎发育不完全、不稳定,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如果种蛋保温度长时间过低,虽然胚胎发育仍处 于静止休眠状态,但胚胎的生活力下降,以致死亡: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3~16℃。

3.1.2 湿度

种蛋贮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向外蒸发,其蒸发速度与贮存室的相对湿度呈反比。因此适当提高贮存室内的相对湿度。尽量减少蛋内水份的蒸发,以保持相对湿度75~85%为宜。

3.1.3 翻蛋

蛋黄的比重较轻,浮在上部。种蛋在贮存期间,为防止胚胎与壳膜的粘连。避免影响种蛋的品质和胚胎的早期死亡,必须进行翻蛋。一般认为种蛋保存时间在1周以内,不必进行翻蛋,保存时间超过1周时,可每天定时翻蛋1~2次。

3.1.4 通气

种蛋贮存室应保持良好通风,清洁卫生无特殊气味。堆放化肥、农药或其他有强烈刺激性物品的地方,不能存放种蛋,以防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

3.2 种蛋的保存方法和时间

种蛋存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中,可保持良好的种蛋品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种蛋放入有空调设备的专用库房内。鹅的产蛋季节性很强,且集中在当年的8月份至来年的5月份大量产蛋、前期温度较高,应放入温度15℃左右的库房内保存,如贮存期在10d以上,温度应控制在13℃左右。后期外界的气温低、可将种蛋放入室内、但应防止室温过低,注意保温保湿工作。可用棉被覆盖,但要经常掀开透气,定时翻蛋,也可获得理想的保存效果。

种蛋即使贮存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长时间保存,保存时间过长、蛋白本身的杀菌能力会急剧降低,水分蒸发过多引起系带和卵黄膜变脆,酶的活动使胚胎衰老,蛋内营养物质变性。蛋壳表面微生物侵入蛋内影响胚胎,降低胚胎的活力。保存时间在2周以内,孵比率下降幅度小,2周以上时孵化率显著下降、保存3周以上时孵化率急剧下降,因些种蛋保存时间愈短,孵化率愈高,保存时间最好控制在3~5d内,一般不宜超过7d。

4 种蛋的包装和运输

4.1 种蛋的包装

种蛋的引进或输出需长途运输,如果保护不当,往往引起破损和系带的松弛、气室破裂等,致使孵化率下降。种蛋的包装工具可专用蛋箱,也可用厚纸箱或竹筐。纸箱内有硬纸片做成的方格,每格放一个蛋。两层之间有纸片隔开。用竹筐装蛋,在四周应放上一层垫料,一层蛋一层垫料,蛋与蛋之间的空隙用垫料塞满,垫料可用锯未、稻草、糠壳、刨花等

4.2 种蛋的运输

种蛋应做到快速平稳地运达目的地。冬季要注意保温、防止冻伤、冻裂;夏季要注意遮阳,避免受热,为了进一步减轻运输震动,一般还要在蛋(筐)的底部铺一层厚垫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种蛋的日晒雨淋。运输时间尽量要短,时间超过1d,途中应结合翻蛋注意检查温度。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开箱检查,剔除破损蛋,并消毒入孵。

5 种蛋的消毒

鹅蛋产出后往往被粪便、垫草污染,蛋壳表面的细菌和微生物大量繁殖通过蛋壳、壳膜上的气孔进入蛋的内部。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种蛋存放时间越长。细菌和微生物在蛋壳表面繁殖就越多,胚胎感染疾病的机会就大。因此、种蛋在入蛋库前应及时进行消毒。消毒的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有可能被再次污染,所以在入孵前应进行第二次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5.1 福尔马林(甲醛)熏蒸消毒法

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g,40%的甲醛溶液30ml。熏蒸消毒20~30min。消毒时最适环境温度为25~27℃,相对湿度为75~80%。先将称好的高锰酸钾放入容积较大的陶瓷器皿中,然后倒人甲醛溶液。绝不能把高锰酸钾倒人甲醛溶液中。关闭门窗消毒20~30min,然后打开门窗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气体排出。

5.2 新洁尔灭喷消毒法

取5%的新洁尔灭原液,加50倍40℃的温水,配成0.1%的消毒液,用喷雾器喷洒在种蛋表面,约经5min药液干燥后,即可 入孵或送入蛋库。该溶液切忌与肥皂、碱、高锰酸钾等配用,以免失效。

5.3 百毒杀喷雾消毒法

百毒杀是含有溴离子的双链四级胺化合物,对细菌、病毒、霉菌等均有消毒用用,没有腐蚀和毒性。孵化机与种蛋消毒,可在每10L水中加入50%的百毒杀3ml,进行喷雾消毒。

在一般情况下,种蛋的贮藏、入孵不宜进行刷洗。如果蛋壳表面污染严重,不能入孵,则需要适当 的清洗和消毒。当种蛋清洗或消毒时,海南省液或消毒液的温度必须高于蛋温,否则,则的内容物就遇泠 收缩,收缩内产生负压,使蛋壳不约而同 的有害物质通过蛋壳进入蛋内,其结果不担起不到消毒作用,反而造成种蛋被污染。生产中常将清洗与消毒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在清洗液中加入0.1%新洁尔灭消毒液,达到清洗与消毒的目的。在清洗种蛋的过程中,及时剔除不合格的种蛋和破蛋。清洗后,待蛋壳表面干澡后,方能入孵或进行甲醛熏蒸消毒。

使用熏蒸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种蛋从蛋库或鹅舍送到孵化厂消毒室后,如蛋壳表面凝结有水珠,熏蒸时对胚胎不利,应尽量避免。可适当提高温度待水珠蒸发后再进行消毒。熏蒸消毒时要关闭门窗、进出气孔,消毒后迅速打开。防止消毒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使用的药物有很大的腐蚀性,化学反应剧烈,应用陶瓷或玻璃容器盛装。

种蛋入孵后一般不在进行消毒,种蛋入孵后,胚胎开始进行发育,甲醛熏蒸消毒的同时胚胎受到较强的毒害作用。

[1] 杨 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4-66.

[2] 周景明.鹅种蛋的选择、贮存、运输与消毒[J].中国家禽,2008,30(12):46-47.

[3] 龚道清主编.工厂化养鹅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41-147.

[4] 掌子凯主编.鹅现代高效规模养殖技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5-27.

猜你喜欢
孵化率种蛋垫料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