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4-06 09:11金玲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抚顺113006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流变学

金玲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抚顺 113006



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金玲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长期家庭氧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计划,并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测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预防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我管理计划;家庭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流变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COPD的病情特点为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并呈进行性发展。发生COPD的患者,不仅体力及社会活动受到明显限制,而且由于医疗费用的增加使得经济负担明显加重[1]。延缓疾病进展是COPD的主要治疗目的,在长期的患病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除了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外,还出现明显的反常行为及拒绝人际交往的现象,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2]。目前,临床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在于寻求有效的COPD防治和管理策略,以使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对于COPD患者来说,自我管理能力的具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自我管理是指患者在医务人员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我调整治疗、行为和环境等方面,重点在于突出并强调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3]。研究显示,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如加强教育和管理,可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依从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4]。COPD患者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运动耐力也明显下降,不仅躯体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心理情绪也受到严重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对这些患者给予自我管理干预联合长期家庭氧疗(LTDOT)可有效纠正其的缺氧症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并预后改善。目前,家庭氧疗已成为WTO提出的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举措,是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重要手段[4]。本研究中对COPD患者给予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治疗,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COPD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治指南标准[5],且患者存在长期氧疗的指征。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肾及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语言沟通严重障碍或文盲的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其他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65~80岁,平均(73.4±2.2)岁;病程5~15年,平均(10.2±1.1)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中学23例,大学及以上11例;家庭经济收入:1000元以下21例,1000~2000元15例,2000元以上14例;病情分级:Ⅲ、Ⅳ级分别为34、16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66~81岁,平均(73.9±2.5)岁;病程6~14年,平均(10.5±0.8)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例,中学24例,大学及以上9例;家庭经济收入:1000元以下20例,1000~2000元14例,2000元以上16例;病情分级:Ⅲ、Ⅳ级分别为36、14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以及家属均事先知情并同意接受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病情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长期家庭氧疗,采用的仪器为医用压缩氧气钢瓶,并配有减压表和湿化瓶,患者通过双侧鼻导管或鼻塞进行吸氧,吸氧流量及每日吸氧时间分别为1~2 L/min、15 h以上。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长期家庭氧疗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自我管理计划,并给予自我管理干预。

1.2.1制订自我管理计划以患者的年龄、家庭情况、活动能力、作息时间、配合程度等情况为依据制订个体化的书面自我管理计划,患者及家属可共同参与制订。自我管理计划包括呼吸锻炼及运动、家庭氧疗、急性加重期行动计划三方面。呼吸锻炼及运动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生活习惯进行制订,对于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可选择适当的指导活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活动量应适宜,一旦出现胸闷、气急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紧急救治,嘱咐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对于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应尽量选择呼吸功能锻炼,即缩唇或腹式呼吸,于晨起和睡前进行5~10min的呼吸功能锻炼。吸氧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订,吸氧计划的制订包括吸氧时机、浓度、流量、每日吸氧时间及吸氧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应根据患者呼吸症状的严重程度制订相应的措施,调整治疗药物、吸氧情况。

1.2.2自我管理干预自我管理干预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面对面指导。出院前1 d,对患者开展面对面指导,包括正确体位、呼吸技巧、正确用药方法、急性加重期症状识别与处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每次面对面指导持续40 min,由医护人员对正确体位、呼吸技巧及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进行现场演示。指导结束后,将医院自行编制的关于正确体位、呼吸技巧、正确用药方法、急性加重期症状识别与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手册发放给患者。②电话督导、短信提醒。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督导、短信提醒,每个月进行一次持续15 min的电话督导,医护人员通过电话提醒患者面对面指导时传授的内容并鼓励患者训练传授的相关内容。每周发一次根据指导内容编写的短信,以提醒患者进行训练并传递健康信息。③加强社会支持及对患者的关心。医护人员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关心和安慰,同时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更好解决或疏导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④定期检查和督促。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健康及相关治疗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督促、改正,并持续关注。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6](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由患者本人填写问卷,阅读障碍不能填写者,可由专职护士及家属口头询问患者各项问题并根据患者的回答代为填写。SGRQ调查问卷包括症状、活动能力和临床影响3个维度,共有50个问题,每个维度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差。

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并采用EDTA进行抗凝处理,抗凝后3 h内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检测采用NXE-1型锥板式黏度计(成都仪器厂生产),血细胞比容的检测采用微型红细胞压积仪,纤维蛋白原的检测采用比浊法。

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7]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SDS≥53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  活动能力  临床影响  总分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50 51.63±9.24 39.74±9.15*38.12±8.67*71.10±10.78 60.67±11.17*58.74±10.03*50 52.08±8.35 32.82±8.56*#31.35±7.93*#46.89±8.36 32.67±8.15*34.56±6.36% 52.16±10.23 38.25±9.97*35.56±9.31*71.88±11.21 51.42±10.30*#49.56±9.90*#47.12±9.04 27.32±7.19*#31.45±6.62*#53.08±10.12 32.42±10.38*#30.74±8.93*#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比较,#P<0.05

组别  例数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50 15.28±5.11 12.49±4.23*1.83±0.21 1.71±0.16*56.28±7.67 48.49±6.67*6.48±1.66 5.03±1.21*50 15.76±5.53 9.89±3.89*#1.82±0.18 1.58±0.13*#55.86±7.14 41.56±6.45*#6.35±1.53 4.11±1.04*#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62.57±7.12)、(65.23±6.61)分;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63.92±6.56)、(64.34±6.19)分,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6.43±5.04)、(57.33± 5.78)分;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6±4.53)、(51.47±5.12)分,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2。

3 讨论

COPD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具有病程迁延的特点,在临床上难以完全治愈。COPD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营养障碍、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贫血、糖尿病等肺外表现,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生存质量较正常老年人明显降低。营养状况、心理状态、肺功能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的下降又进一步促进病情的进展,故临床上对CODP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延缓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8]。目前,医护人员开始密切关注对COPD患者的监督管理,如何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工作的重点[9-10]。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自我管理干预是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多方面的应对技巧,如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肺康复技能指导、健康行为指导、情感支持、疾病管理等,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并规范用药及呼吸锻炼,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存质量[11]。暨铭坚等[12]的研究中对COPD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干预,以小组为单位,包括面对面指导、电话督导、短信提醒、加强社会支持及对患者的关心、定期检查和督促等干预形式。通过自我管理计划的实施,医护人员可有效掌握患者出院期间的家庭护理状况,同时医护人员可对患者在家期间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指导,有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的提高,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利于病情的延缓[13]。朱杰敏等[14]研究发现,对COPD患者制订自我管理计划并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肺康复训练、疾病管理和生活管理均得到明显提高,且参与疾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大大增加,生存质量明显改善。COPD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症,长期低氧血症可损伤患者的肺上皮细胞,导致气道重塑、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家庭氧疗能有效的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氧疗主要通过增加氧输入量、减少心脏做功而纠正低氧血症,还能使COPD患者的肺血流动力学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缓解肺功能恶化并延缓肺心病的进展[15-16]。

图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S A S评分情况

图2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S D S评分情况

SGRQ是一项对生存质量十分敏感的指标,近年来,开始在生存质量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7]。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SGRQ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后3、6个月两组患者症状、活动能力、临床影响3个维度的评分及总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尤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表明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这与于书慧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这与家庭氧疗纠正COPD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组织器官缺氧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单独家庭氧疗更为理想,有助于血栓形成的预防及脏器供血的改善。苏定伟等[19]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这与许建红等[20]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计划结合家庭氧疗是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延缓病情进展,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燕霞,钮美娥,汪小华,等.自我管理计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症状管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43-45.

[2]于书慧,郭爱敏,张香娟,等.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77-879.

[3]杨梅英,范忠杰,严小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1):56-57.

[4]李丽蓉,崔妙玲,赵琳,等.自我管理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9):1469-1470.

[5]赵琳,崔妙玲,钟博华,等.自我管理对不同健康素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干预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7):1565-1566.

[6]Wood-Baker R,Reid D,Robinson A,et al.Clinical trial of community nurse mentoring to improve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Int J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2,7(4):407-413.

[7]曹长英.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06-208.

[8]Zhou Y,Hu G,Wang D,et al.Community based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Guangdong,China: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10,453 (341):6387-6388.

[9]Chavannes NH,Grijsen M,van den Akker M,et al.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 improves one-year quality of life in primary care COPD patients:a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Prim Care Respir J,2009,18(3):171-176.

[10]Lab Recque M,Rabhi K,Laurin C,et al.Can a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mprove quality of life[J]. Can Respir J,2011,18(5):77-81.

[11]Wood Baker R,Reid D,Robinson A,et al.Clinical trial of community nurse mentoring to improve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 J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2,14(7):407-413.

[12]暨铭坚,陈晓冰.对首次住院的在职与非在职COPD病人疾病认知的比较[J].护理研究,2012,26(36):3372-3373.

[13]徐奇,姚志珍,毛建国,等.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23(7):511-514.

[14]朱杰敏,叶本兰,陈美,琴,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08-310.

[15]刘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计划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16]韩燕霞,钮美娥,汪小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12-14.

[17]李玉梅,陈少霞.PDCA系统在呼吸内科(COPD患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21 (6):336-337.

[18]于书慧,郭爱敏,张香娟,等.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28-2530.

[19]苏定伟,陶连珊,侯晓美,等.长时间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6):1562-1563.

[20]许建红,周毅,吴丽君,等.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1):61-62.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ombined w ith home oxygen therapy on hemorheology and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w ith COPD

JIN L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Central Hospital of Fushun City,Liaoning Province,Fushun 113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ombined with home oxygen therapy on hemorheology and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OPD.M 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50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in Central Hospital of Fushun City(“our hospital”for short)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50 patientswith stable COP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after discharge.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self-management plans based on long-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after discharged,and implement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Before intervention and 3,6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was used for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Before intervention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the hemorheology and SAS,SDS scores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each dimension of SGRQ scores and the total scores of 3,6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whi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the hemorheology index(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hematocrit and fibrinogen)of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whi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the SAS,SDS scores of 6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whic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ombined with home oxygen therapy for COPD patients is significant,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OPD patients,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hemorheology of COPD patients,prevent th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It i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Self-management plan;Home oxygen therapy;COPD;Hemorheology

收稿日期:(2015-09-09本文编辑:程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1(a)-0176-05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流变学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平喘药物的用药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