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诊治体会

2016-04-06 01:35李映栢重庆市铜梁区平滩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圈舍猪只猪舍

李映栢/重庆市铜梁区平滩畜牧兽医站

仔猪腹泻的诊治体会

李映栢/重庆市铜梁区平滩畜牧兽医站

(一)情况介绍

熊友强生猪养殖场,养殖母猪30多头,其中一头母猪在开放性圈舍产仔,在14日龄时,全群仔猪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粘稠状,有的呈灰色,灌服“仔猪保命液”后,排便未见明显变化,且个别仔猪骨骼外露,明显消瘦,严重者排水样稀便。笔者到养殖户处是仔猪发病的第三天,圈舍呈传统的开放式,朝南,见圈舍中有排稀便的痕迹和数十处稀便,部分呈水样,肛门周围粪便污染,经驱赶后个别仔猪行走时后驱摇摆,测其体温在39.5℃~40.0℃。母猪未见异常。

(二)诊断

当时正值秋末,白天与晚上的温差较大,虽然产仔舍内产箱,但晚上猪舍没有防寒措施,并根据仔猪临床表现和母猪情况,初步诊断为一例仔猪受寒导致的消化不良性腹泻。

(三)治疗

1.为了缓解仔猪脱水的病理现象,同时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进行逐只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一次量,每1 kg体重,4 mg,生理盐水15 ml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射;饮用口服补液盐;链霉素,口服,0.02 g/只,2次/d,两用3 d。

2.加强饲养管理。主要进行夜间防寒工作,是治疗该窝仔猪腹泻病的重中之重。2 d后回访,按治疗措施给药后,仔猪粪便逐渐由稀变稠,有的已经呈球状。

(四)体会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对因进行预防或治疗是仔猪腹泻防治的根本。

1.环境温度。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2℃~35℃,3周龄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4℃~29℃,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即可引起仔猪腹泻,本文所介绍的病例即为因夜晚猪舍环境过低导致的腹泻。另外,因仔猪对寒冷和潮湿的适应能力较差,并对体温的调节机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潮湿的环境也可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2.母猪因素。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良,尤其是妊娠后期维生素A、D不足或缺乏,可能引起仔猪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另外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原因还有新生仔猪初乳食入过晚或初乳营养不足、哺乳母猪患有乳房炎等其他慢性疾病、猪舍卫生条件较差或哺乳母猪乳头产前没有进行消毒处理而不洁等。

3.细菌性原因。仔猪黄痢多发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突然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腥臭、不食、脱水、消瘦。病程1~2 d,;病死率在90%以上,一般药物治疗无效。仔猪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病死率较低,其发生于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发病仔猪排白色糊状稀便,腥臭,反复发作,一般抗生素有效;仔猪红痢多发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其发病原因多由环境感染,经消化道传播,其死亡率较高。主要特征是排血样稀便,粪便中带有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组织碎片,消瘦、脱水、药物治疗无效,约1周左右死亡。副伤寒多发于2~4月龄,主要临床特征是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根、胸前、腹下呈蓝紫色,慢性病例皮肤有湿疹,广谱抗生素有效;猪痢疾与副伤寒的发病日龄相似,其特征是体温正常,病初略高,粪便常呈胶冻状,抗生素和磺胺有效。

4.寄生虫性原因。寄生虫性原因主要考虑球虫,一般7日龄之后出现临床症状,可以通过粪便虫卵检查进行确诊。

5.病毒性原因。猪瘟的发生一般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等发病规律,常常猪群内所有猪只均发病,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病是传统的引起猪只腹泻的疾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可导致各年龄仔猪发病,轮状病毒病则仔猪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这三种疾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相似,确诊需进行分离病毒、检测抗原。另外,猪圆环病毒感染和猪伪狂犬病也能引起猪只腹泻,但其还具有其他临床症状。

(略)

猜你喜欢
圈舍猪只猪舍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