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4-06 01:35杨金生刘云志宫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兽医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氏杆菌猪舍猪场

杨金生 刘云志 宫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杨金生 刘云志 宫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猪巴氏杆菌病又名猪肺疫、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以败血症、咽喉炎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病状。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继发于传染病之后,有时也呈地方性流行,流行时常表现为发病急、死亡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有效的防治猪巴氏杆菌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经济损失,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现将该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做一概述。

一、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其中以猪和牛多发。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脏病灶及各器官,在健康猪的呼吸道、消化道中也有巴氏杆菌,不需要传染源也可能会发病。本病大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潜伏期一般为1~5 d。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该病以外源性感染为主,病猪为主要传染来源,细菌随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的内脏和血液等污染周围环境,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其它器物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接触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是次要的传染方式。猪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料和环境的突然变换及长途运输等,都是发生本病的诱因。

二、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该型病例发病急,呈败血症症状,喉头水肿,常突然死亡,俗称“锁喉风”。病程稍长的,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高度困难,颈下咽喉红肿、发热、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向后可达胸前,横卧或呈犬坐姿势,食欲废绝,四肢划动,嘴角挂有泡沫状液体,很快死亡,往往来不及医治,死亡率达90%以上,未见有自然康复病例。

2.急性型。该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较最急性型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初期为干性短咳,后变为湿性痛咳,呼吸困难,有鼻液和脓性眼屎,先便秘,后腹泻,后期心脏衰弱、心跳加快,皮肤有紫斑,最后卧地不起,多困呼吸困难而死。病程4~6 d,未死者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呼吸困难,逐渐消瘦,行走无力,有时关节发生肿胀,最后持续腹泻,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于发病2~3周后衰竭而死。

三、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尤其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切开皮肤后,可见咽喉部黏膜因炎性充血、水肿而增厚,黏膜高度肿胀,引起声门部狭窄。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切面呈红色,以咽喉部淋巴结最显著。胃肠出血性炎症,肺水肿、充血,脾点状出血,皮肤有红斑胸、腹腔和心包腔内液体增多。

2.急性型。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粘液,肺小叶间质水肿、增宽,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伴有气肿和水肿,病变部质度坚实如肝,切面有暗红、灰红、灰白或灰黄等不同色彩,呈大理石样外观。胸部淋巴结肿大,切面发红、多汁。胸腔和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混浊液体。

3.慢性型。高度消瘦、贫血,肺有较大坏死灶,有结缔组织包囊,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和胸腔内液体增多,胸膜增厚、粗糙,上有纤维絮片与病肺粘连。

四、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对最急性和急性病例可从心、肝、脾或体腔内渗出物取病料,慢性型可从病变部位、脓汁、渗出物或呼吸道分泌物取病料、涂片或触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球杆菌或短杆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所分离的强毒株有荚膜,常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较少形成短链;以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时,菌体多呈卵圆形,两极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似两个并列的球菌。

2.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无菌挑取新鲜病料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h。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露珠大小的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的、湿润黏稠的革兰阴性球杆菌,有荧光,无溶血环;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轻度浑浊,时间稍长,则有黏性沉淀出现,轻轻振摇则形成小辫样的盘旋;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无任何细菌生长。钩取典型菌落制成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阴性小杆菌。

3.生化试验。取纯化培养的分离菌分别接种各生化试验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48 h,结果该分离菌可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发酵甘露醇、山梨醇和木糖,不分解阿拉伯糖、鼠李糖、山梨醇、菊糖,氧化酶和触酶均为阳性,产生H2S,能形成靛基质,M.R.试验和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

4.药敏试验。挑取生长典型的菌落均匀涂于鲜血琼脂平板,用多种抗菌药药敏纸片做抑菌试验,置于37℃培养24 h,结果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高敏,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不敏感。

5.动物接种试验。取肝、脾脏病料少许研磨,10倍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悬浮液,离心后吸取上清液肌肉或皮下接种于小白鼠,接种量为0.2 ml/只,也可用分离的纯培养物菌悬液接种,小白鼠于18~24h左右死亡,采取小白鼠的心血、肝、脾涂片、染色镜检并分离培养,结果重新分离出与原来菌株一致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对于慢性病例,由于菌株毒力较弱,接种实验动物后,需经数天才能死亡。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病为猪巴氏杆菌病。

六、防治

(一)预防

巴氏杆菌属于环境致病菌,在环境中、健康猪呼吸道内常在,气候急剧变化、环境变化恶劣、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各种应激因素、滥用抗生素、菌株血清型改变等不良因素的作用使猪体抵抗力下降,致使本病的发生。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

1.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平时应坚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的地面、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并且将垫草、粪便等废弃物进行集中堆肥发酵。每次出栏后,将猪舍的门、窗、墙壁、地面打扫干净,并用石灰乳或者高温消毒。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注意水源的消毒,包括冲栏用水。定期做好猪场的驱虫、灭鼠、灭蝇、灭蚊等工作,搞好正常清洁卫生,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限制外来人员出入猪场等。另外,消毒药应交替使用,就避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消毒药,以免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合理配方,防止维生素缺乏,力求饲料多样化且做到营养全面,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经常观察猪群,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持圈舍干燥,避免高温高湿,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加强猪舍通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降低猪舍内外的噪声、气候变化大时应保持猪舍温暖、制度科学的免疫程度等;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避免外界病原传入猪场,在疾病流行期加强消毒,交叉使用消毒药品。

3.定期免疫预防。每年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每年春秋两季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或是猪肺疫口服弱毒活菌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前者股下侧皮下注射5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后者可按瓶签要求进行注射,注射后7 d产生免疫力。由于该菌血清型很多,必须选择与当地常见血清型相同的菌株或当地分离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免疫。大型规模化猪场如经济条件允许还可对免疫接种后的猪体的抗体效价进行监测,如抗体效价低于保护效价的应及时补种疫苗。

4.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要从外面引进猪只混养,建立自己的种猪群,如确实要从其他猪场购进猪只,要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种猪场引种,同时还要加强检疫工作,另外要提前做好预防接种疫苗工作,待产生免疫力后再引进。引进的猪进场后,必须先隔离观察2~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合入大群饲养。

5.紧急防治。当发生猪巴氏杆菌病时,应将病猪群中已确诊为患病的猪立即隔离治疗。猪舍、饲槽、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用百毒杀进行消毒,2次/d,连续消毒7 d。猪粪及废弃物等集中堆肥,发酵腐熟后作肥料用,病死猪及内脏器官等应深埋或烧毁处理,以防止其他猪只被感染,对同群未发病猪只可用高免血清、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进行紧急预防性注射,停药后立即进行一次全群大消毒,待药效消失运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疫苗对尚未发病猪进行紧急免疫,建立免疫带。

(二)治疗

1.抗生素疗法。青霉素2~3 万IU/kg体重,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3~5 d;链霉素为10~20 mg/kg体重,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用3~5 d;20%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小猪为10~15 ml,大猪为20~30 ml,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 d。

2.血清疗法。猪肺疫高免血清,每千克体重0.5 ml,1次皮下注射,第2天再注射一次。同时,用阿米卡星注射液60万~160万U,1次肌肉注射。每天2~3次直至痊愈。猪肺疫高免血清在疾病早期应用,有较好的效果。

3.中药疗法。桔梗6 g,玄参6 g,山豆根6 g,牛蒡子5 g,射干6 g,黄芩9 g,杏仁5 g,知母5 g,贝母3 g,甘草6 g。按处方配药,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每天1剂,连用3 d。

4.全群饮水。为提高疗效,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黄芪多糖,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七、小结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为防治本病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改善饲养管理和生活条件,以消除使猪抵抗力下降的一切外界因素。

巴氏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应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不同地区分离的巴氏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如果使用某种抗菌药后疗效不好,应立即更换药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控制和治疗猪巴氏杆菌病的关键。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应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而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氏杆菌猪舍猪场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