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人畜包虫病防治调查及分析

2016-04-06 03:34买彩红史万贵王淑芳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祝绦虫包虫病

买彩红史万贵王淑芳

(1.天祝县抓喜秀龙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01;2.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3000;3.天祝县动物疫控中心,甘肃天祝 733201)

天祝县人畜包虫病防治调查及分析

买彩红1史万贵2王淑芳3

(1.天祝县抓喜秀龙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01;2.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3000;3.天祝县动物疫控中心,甘肃天祝 733201)

天祝县是以牛羊为主的牧业县,畜牧养殖业历史悠久,牧区成人畜包虫病高发区。多年来,卫生部门和畜牧部门联合调查、检测和防控,犬细粒棘球绦虫病感染率和人、畜包虫病感染率下降明显,但羊的包虫病感染率仍然在20%以上,犬粪绦虫卵阳性率平均为4.11%,全县人感染率为0.23%。

人畜包虫病;防治;检测;分析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广大农牧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西北地区尤其严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以牛羊为主的牧业县,畜牧养殖业历史悠久。在牧区仍延续传统放牧的习惯,圈养补饲只在越冬和哺乳期。多种牲畜公用草场,这种饲养方式,有利于牲畜体内外寄生虫的生存和传播,尤其包虫病的预防逐年得不到农牧民群众的重视,牧区成高发流行区,人、畜感染率发从高到低又逐年升高。1990年起,曾经作为全省包虫病防治试点县,开展了包虫病调查和防治工作,查清了我县主要流行的是囊型包虫病,病原体为细粒棘球绦虫,并初步采取了预防控制措施。2010年始,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实施《甘肃省草畜棘球蚴病防控集成技术示范项目》,我县是项目实施县之一。每年在省动物疫控中心人员指导下开展防控工作,发放驱虫药物驱治犬绦虫,采集犬粪样品检测绦虫卵,屠宰场统计牲畜棘球蚴感染情况,采集典型棘球蚴包囊鉴定分型,宣传包虫病防控知识等等,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成效。2014年对人、畜、犬防治情况作了全面检测调查,详情如下:

1 犬感染调查

1.1 全县犬存栏情况

天祝县农牧区狐狸、狼等犬科动物与牲畜几乎没有接触,但豢养家犬、牧羊犬的现象很普遍,有的人家豢养2~3条,加上无主流浪犬,2014年年底,统计全县共豢养15500条犬。犬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的终宿主,2008年对天祝县藏獒场作绦虫驱治对比试验,驱治的绦虫作了分析鉴定,无多房棘球绦虫3,根据这几年对人和草食牲畜棘球蚴的调查和鉴定,我县没发现泡型棘球蚴,均为囊性棘球蚴。

1.2 犬包虫病的防控

主要采取投药驱虫的方法,2013年,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在松山镇、抓喜秀龙乡、毛藏乡等牧业乡镇发放吡喹酮片6件(300瓶)驱治犬体内绦虫;2014年初又购置药物,向19个乡镇发放18件(900瓶)吡喹酮片剂,一年驱治8-10次。县疾控中心也积极从传染源控制包虫病,对家犬管理、登记15000条,管理率达到了96.7%;按数量发放驱虫药物到各乡镇卫生所,每月督促犬主规范驱虫,全年驱治17.98万次(条)。

1.3 犬粪便抗原检测

2014年,为了摸清全县犬养殖和驱虫情况,要求各乡镇站填写犬养殖及驱虫情况统计表,了解到:有13个乡镇犬作了驱虫,驱虫药物为吡喹酮、苯硫咪唑、阿苯达唑等。在7个牧区为主的乡镇站采集犬粪便769份,送省动物疫控中心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犬粪绦虫卵阳性率平均为4.11%。2011年阳性率为6.67%,下降了2.56个百分点。

2 牛羊棘球蚴感染调查

2.1 检查方法

眼观加触摸法,看到颜色异常处,触摸可感到凹凸不平,有硬结光滑凸起处,对硬结剖检,排除个别如似奶酪状,不光滑,这种已经钙化和水泡带绦虫、肝片吸虫等引起的病灶即可确诊。检疫人员对有包虫囊的脏器进行焚烧处理。

2.2 感染情况

9~11月是牲畜屠宰的高峰期,技术人员在县城屠宰场调查了牛羊棘球蚴感染情况,牛360份,羊1221份,感染率见表1。

2.3 对比分析

从表中看出,2014年,羊棘球蚴病总感染率为20.47%,牛为5.83%。2011年,我们在同一地点用同样方法调查羊牛感染率,分别是10.05%和3.15%。对比显示,羊感染率上升了一倍,上升10.42个百分点,牛上升2.68个百分点。2013年调查140份牛羊脏器,羊感染率为26.3%,牛为10.49%,2014年羊感染率下降了5.83个百分点,牛感染率下降了4.66个百分点。羊感染率下降明显但是仍然在20%以上。

2.4 小结

脏器感染以单纯肝脏感染为主,高于其它类型,肝肺混合感染机率最小,牛无肺部感染,说明肝脏最易感,其次为肺,其它脏器还没发现病灶。

(1)调查的屠宰羊年龄为1岁以上,来自本县6个乡镇,均为当地羊。牛以牦牛为主,年龄均在4岁以上。感染羊年龄以1~3岁为多,并且雄性占优势,雄雌性比例为2.57:1。

(2)一个脏器的包虫囊数量多数在1~5之间,大小以蚕豆大为多,羊感染包囊与脏器体积比中,1:40的占大多数,其中在肝脏中,1:40与1:20比值为2.55:1,肺脏中比值为6:1;肝肺混合感染中比值为2.15:1。牛的包虫囊体积比较大,1:20的体积比为多,原因是屠宰牛年龄在4岁以上,包囊随年龄而长大。

3 人群包虫病感染率调查

3.1 检测方法

我县疾控中心每年负责包虫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及时诊治中晚期病人。他们采用B超影像学诊断和分型法检查腹部,胸部X光透视或拍片等方法,在各乡镇抽查调查,以和犬类、牲畜接触以及和其相关职业的人群为对象,包括牧民、学生、屠宰工等。

3.2 人群感染率调查结果

2014年调查检测2万人(6岁以上),其中新发病人47人,感染率为0.23%;累计全县病人277人,全县人口按照23万人计,患病率为0.12%;其中28人接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337人,累计死亡16人。经分析鉴定均为囊型包虫病,无泡型包虫病人。

感染人群男女比例为1.05:1,性别差异对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分段统计,6~12岁儿童阳性率为0.38%,其次为41~50年龄段为0.31%,其他年龄段较低。感染人群藏族牧民为最多,其次为土族、半农半牧区人群等。

4 小结和建议

4.1 人包虫病防治成效明显

从以上数据看,几年防治成效明显,尤其人感染率下降快。1991年,我县人感染率为5.82%,发病率为1.44%。2011年,发现新增病人80人,2014年比2011年新增病人少33人。据统计,2007~2009年,调查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1.07%,三年平均发病率为0.78%。可以看出感染率在逐年下降。

4.2 家畜感染率仍然很高

对比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5年),人、犬防治目标达到了,羊棘球蚴病感染率为20.47%,虽然比2013年下降明显,但是没实现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0%以下的目标。分析原因动物棘球蚴病的防治主要强调预防,但无疫苗预防,一旦感染症状不明显,也无特效药。杜绝家畜和犬粪或粪便污染物的接触是最有效的方法。家犬多为圈养,容易管理,粪便也易收集,但牧犬放养,驱虫后不易无害化处理粪便,粪便散播饲养地,污染牧场水源等牲畜共用的资源,从而造成家畜感染率高的原因。

4.3 家犬、牧犬、无主犬的管理需要加强

犬的数量比牲畜量小许多,控制犬类的管理,切断传染源是包虫病防控的关键。首先,犬驱虫后5d的粪便都应该收集,作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尤其对牧羊犬,加强收集驱虫粪便,减少对草场的污染。其次,坚决不把牲畜病变脏器投喂给犬,杜绝人和犬类亲密接触。并且把无主犬加入管理,定期在无主犬经常出没处投放包裹驱虫药物的诱饵。

4.4 扩大宣传范围

对中小学生宣传包虫病基本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不玩狗的良好习惯;对牧区劳作人群更应予以多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犬驱虫和及时处理犬粪习惯等;让从事和牲畜有关的屠宰、肉品加工人员,认识到包虫病的危害性,多做好自我保护,识别病变产品并丢弃,坚决禁止病变脏器流通于市场。

[1]王淑芳.天祝县藏獒绦虫驱治效果分析[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8,(5):41-42.

[2]李万坤,张性兰.甘肃省家畜棘球蚴病防治概况及今后对策[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2,10(1):55-57.

[3]吴寿青,方春.2007~2009年甘肃省天祝县包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地方病通报,2010,25(2):35-36.

[4]贾万忠.我国包虫病的防治现状[J].兽医导刊,2011,(6):30-33.

甘肃省草食畜棘球蚴病防控集成技术示范(GNCX-2013-43),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买彩红(1985—),女,大专学历,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史万贵,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高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天祝绦虫包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精准扶贫与其实效性探析
——以天祝藏族自治县扶贫实践为例
对天祝藏区推进双联行动纵深发展的思考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