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油松容器育苗生长的影响

2016-04-06 10:02王利芳
山西林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草炭珍珠岩油松

王利芳

(太原市街心公园管理所,山西 太原 030001)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油松容器育苗生长的影响

王利芳

(太原市街心公园管理所,山西 太原 030001)

园林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沤制以后是优质有机肥,可以用于苗圃施肥、替代基质、土壤改良剂等。对园林废弃物堆肥不同比例用于容器育苗基质进行了研究。

园林废弃物;堆肥;油松;容器苗

doi∶10.3969/j.issn.1005-4707.2016.08.019

目前,我国每年园林废弃物产量约为400万t。由于园林废弃物是天然植物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堆肥被广泛用作有机肥、替代基质、土壤改良剂等,可以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园林废物堆肥代替草炭土对油松容器育苗出苗率、苗木形态特征指标及合格率等的影响,探讨了基质配方中逐渐增大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对油松容器育苗的影响,以期对油松育苗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地位于太原市,地理坐标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之间,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d,年均降水量456mm。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干旱多风。1月平均气温-6.4℃,7月平均气温23℃。霜冻期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49d~175d。年均降水468.4mm。

1.2试验材料

所用的油松种子千粒重50g,育苗容器袋18cm× 21cm(径高),底部有5个用于排水与空气修根的小孔,肥料为试验地苗木培养常用肥。基质材料为草炭土、珍珠岩以与园林废弃物堆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以上材料配置成6种培养基:基质A配方:草炭土7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0%;基质B配方:草炭土60%,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15%;基质C配方:草炭土4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30%;基质D配方:草炭土30%,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45%;基质E配方:草炭土15%,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60%;基质F配方:草炭土0%,珍珠岩25%,园林废弃物堆肥75%。各种配方珍珠岩比例不变,从A处理到F处理通过逐渐增大园林废弃物堆肥的比例代替培养基中的草炭。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

根据完全随机区法,试验设6处理5重复,共30个小区。对照组为草炭土∶珍珠岩=3∶1(体积比)。每个小区育苗45株。播种用种子要求咧嘴露白,具体方法是用0.50%福尔马林溶液在播种前浸泡种子30min后用清水洗干净,再用45℃温水浸泡24h,捞出于放在温暖处完成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换洗1次至可播种形态。每个育苗容器播2粒种子,试验期间统计出苗率并做好间苗,确保每个容器1株幼苗。待苗木长齐后对试验小区喷0.10%多菌灵溶液进行杀毒。育苗期间定时移动容器以减小边际效应,同时采用称质量法控制灌溉量。根据苗木生长状况逐渐减少灌溉量,一定时间后将其移至棚外炼苗。

1.3.2取样及测定

每个小区随机选择油松苗木8株,取出根系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分别测定地上、地下形态特征指标及大于1.0cm的一级侧根数,再从剩余植株中选择30株调查苗木合格率,合格标准参照已有文献。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处理对油松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油松出苗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出苗率分别为95%、94.12%、93.59%、84.22%、75.82%、60.66%,A组出苗率最高,比B、C两组分别高0.93%和1.51%,无显著差异;比D、E、F组分别高12.80%、25.30%和56.60%,组间差异显著。对比不同处理组的苗木生长情况发现,除A组、B组及C组之外,其他各组处理下的油松苗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烧苗及根系扭曲现象,且随着基质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的增大而加重。因此,油松容器育苗过程中,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草炭土比例过大时会抑制种子的发芽和苗木的正常生长。苗高和地径分析表明,A组、B组、C组、D组、E组、F组苗高分别为9.10cm、7.81cm、7.65cm、6.96cm、6.78cm、6.45cm,地径分别为2.21cm、1.98cm、1.95cm、1.86cm、1.84cm、1.75cm。分析结果也表明,随着基质中堆肥比例的提高,地上形态特征变化趋势与出苗率变化趋势一致,以A组地苗高和地径最大,随着基质配方中堆肥比例不断增大,地上形态特征指标逐渐降低;以处理组F的苗高、地径、高径比最低。

2.2不同基质处理对油松苗木根系及合格率的影响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A组、B组、C组、D组、E组、F组主根长分别为20cm、19.96cm、19.85cm、19.76cm、18.86cm、18.49cm,侧根数分别为27.60cm、25.80cm、24.90cm、19.20cm、18.87cm、16.85cm,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9.80%、98.50%、77.90%、70.50%。通过对数据分析表明,油松苗木以A组主根长和侧根数最大。所有处理下,地下形态特征指标从A到F组随着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与地上形态特征变化趋势一致。对比各处理组苗木合格率,可以得出A、B、C、D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基质配方中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的增大,苗木合格率呈降低趋势,F组最低为70.5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不同基质处理下,油松苗木的合格率依次降低,其中A组、B组、C组、D组的苗木合格率均在80%以上只有E组和F组的苗木合格率<80%。因此,本研究认为,当基质中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代替草炭土在60%以上时,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在对比分析各处理组的苗木形态特征时发现,随着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的增大,苗高、地径、径高比、主根长及侧根数等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根据已有研究,在添加一定量的替代性堆肥的草炭土中培育出的苗木形态特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差异显著。相关苗木质量分级标准指出,油松苗木的合格率为85%,此次研究除E组和F组外,其他所有处理组的苗木合格率均在85%以上,达到合格标准。

4 结论

不同基质处理下,油松苗木形态特征指标随基质中园林废弃物堆肥比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以不含堆肥基质的容器苗最大,含堆肥70%基质容器苗最小,堆肥对油松容器苗形态特征有显著影响;当堆肥比例<30%时,堆肥对油松容器苗形态特征无显著影响;当堆肥比例>60%时,苗木合格率明显降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只是油松容器育苗的一个方面,要想培育壮苗,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育苗地要选在通风良好、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不能选在风口处。苗圃地以休闲和半休闲地为最好,豆类、薯类等蔬菜地易感猝倒病,不宜选作育苗地。油松育苗最忌连作。②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③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④做好苗期管理。在出苗期及幼苗生长初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容器内基质湿润;生长后期要控制水分。⑤及时间苗,一个营养钵内留1株~2株,缺苗容器要及时补苗。⑥幼苗顶壳出土后,极易遭受麻雀等鸟类的啄食,要采取人工驱赶的办法予以保护,直至幼苗半木质化。油松苗期极易发生立枯病,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3.0%硫酸亚铁溶液交替喷施,进行防治。

[1]尹文珂,胡理乐,卢希,高燕,康冰.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67-69.

[2]武亚敬,毕君,李秋艳,等.油松容器育苗松树皮基质粒径配方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03)∶53-57.

S791.254

C

1005-4707(2016)04-043-02

王利芳(1982-),女,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太原市街心公园管理所工程师。

2016-05-10;

2016-06-20。

猜你喜欢
草炭珍珠岩油松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不同草炭比例对覆土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人工草炭复合基质对樱桃萝卜出苗率和 果实营养的影响
珍珠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农业秸秆废弃物资源化人工草炭对土壤的影响
三种人工草炭对金森女贞育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