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16-04-06 12:01陈勋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菌素潼南跛行

陈勋/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畜牧兽医站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陈勋/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畜牧兽医站

(一)主诉

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文曲村一养殖场,于2013年11月从潼南温氏原种猪场引进365头二杂猪苗。引苗当天下着小雨,由于道路狭窄,运输车辆在离猪场50米处发生倾斜,猪苗直接就在车辆倾斜处卸载。猪苗全身被雨水淋湿、全身糊满泥巴,部分猪苗出现体温降低、四肢冰凉的症状。第三天开始出现水样腹泻、咳嗽等症状;第七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1~2头/天,死亡时个别猪苗出现划水样症状。第十天死亡数量逐步增加。畜主曾按仔猪腹泻进行医治,疗效不好,发病猪苗和死亡数量逐渐增多。

(二)临床检查

发病猪苗体温一般在40.2℃~41.5℃,食欲不佳,双耳、鼻镜发绀;部分猪苗出现跛行、咳嗽、腹式呼吸,消瘦,水样腹泻,被毛粗乱;粪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粪便恶臭;头部肿胀、眼睑充血肿胀,步态不稳,如喝醉酒状,死亡时四肢呈划水样运动;个别猪苗腹部膨大,出现两头尖中间大的情况。

(三)病理解剖

1.对四肢划水样死亡的猪苗解剖。胃:内容物少,胃触之柔软、胃液腥臭,胃大弯处未出现水肿、增厚的情况。肠:小肠、大肠均出现充血、充气症状。

2.对咳嗽样和腹部膨大死亡猪苗解剖。肺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腹腔积液,喉管内有大量粘液;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腹腔液呈豆花样;心脏、肺脏被纤维素渗出包裹,不易剥离。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乳头出血严重,猪脾边缘有梗死。

3.对跛行猪苗解剖,切开跛行关节有胶冻样物质。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五)防治措施

1.严格消毒。彻底清理猪舍卫生,先用草木灰对排泄物进行覆盖30 min后进行清扫,后用清水冲净,再用复合碘制剂喷雾消毒,每天2~3次,连续喷雾消毒4~5 d。

2.加强饲养管理。对全群猪用安静多维饮水5~7 d,在饲料中添加拜固舒、高稳维C,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增加保温防寒措施、防贼风、适时通风换气。及时更换垫料,保持圈舍的干燥。

3.治疗。隔离病猪,用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素。

(1)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0 mg/kg,早晚各肌注1次,连用5~7 d。

(2)大群猪口服土霉素粉30 mg/kg,每日2次,连用5~7 d。

(3)对腹泻脱水的猪采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并对症治疗。

(六)体会

该养殖户开始以腹泻、仔猪水肿等疾病进行用药,疗效不好。发病逐渐增多乃至全场出现状况,死亡数量也由每天的1头逐渐增加到最高死亡42头的记录。累计该群猪苗在引进后的一个月内死亡189头,死亡率达到51.78%。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本场发病原因有几个方面:

1.引进的猪苗才断奶,就遇到运输、转群、淋雨、寒冷等应激,极大的降低了猪苗的抵抗力。

2.猪苗在引进后因更换饲料和饲料品质等原因加剧了猪苗的应激反应。

3.在发病期内仍按原计划进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

4.高温高湿环境增加了猪苗患病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偶然中也有必然因素。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及时确诊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该病的蔓延,减少养殖户的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本病往往发生在应激条件下并伴随其它疾病出现,比如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所以加强猪场的管理,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对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抗菌素潼南跛行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爱眼有道系列之七 维护眼表菌丛,合理使用抗菌素
1 800例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素使用情况分析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浅析大学生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及对策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