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2016-04-06 13:46张淑萍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核桃产业探讨发展

张淑萍

(陕西省铜川市林业工作站,陕西 铜川 727031)



宜君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张淑萍

(陕西省铜川市林业工作站,陕西 铜川 727031)

摘要:宜君核桃个大皮薄,含油量高,品质好,种植总面积已达到2.8万hm2,位居陕西省第一。2013年宜君核桃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4年宜君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宜君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生产优势、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宜君;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北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结合部,面积1 531km2,辖6镇3乡、178个行政村,人口近10万,其中农业人口7万。近年来,宜君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核桃产业由传统副业向产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宜君县核桃产业已成为全省优质核桃生产区域之一,为陕西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1宜君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规模情况

宜君核桃面积由1997年的0.18万hm2发展到2015年的2.8万hm2,位居陕西省前列。其中挂果面积达到0.93万hm2, 2014年核桃总产量10 200t,产值2亿元,占林业产值的30%,农民人均核桃收入3 0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山区主产乡镇核桃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60%,核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以棋盘镇为中心,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为轴线”的核桃交易市场年销售核桃量占全县的80%,涌现出一部分良种率、栽培、管理水平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基地,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称号及地理标志产品。

1.2种植资源情况

宜君县2.8万hm2核桃中良种核桃1.33万hm2,主要集中在棋盘、云梦、哭泉、城关等山区乡镇,品种以香玲、辽核、宜核1号、清香等为主。核桃苗木繁育规模较小,有专业繁育苗圃2处约67hm2,其余为群众自发育苗,每年13.3余hm2,年繁育实生苗30余万株,良种苗20万株。

1.3加工业现状

全县现有核桃加工企业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核桃加工产品有核桃乳、核桃油、核桃工艺品等。这些产品以省内销售为主,核桃乳每吨售价7 000元,核桃油每吨售价30万元,无对外出口。核桃加工企业年加工核桃3 000t,占全县产量的30%,其中陕西棋智核桃饮品有限公司年加工核桃可达1 500t、产值3 000余万元,其他企业因受资金、市场开拓能力制约,发展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产值较小,仅100万元左右。县林果科技经营管理中心组织全县7个乡镇826户群众的37.99hm2核桃园和幼园获得有机认证,2013年成功申报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2宜君核桃产业发展主要措施

1998年以来,宜君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核桃产业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决定》等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发展。

2.1加强领导,强势推进,齐心协力抓规模建园

多年来,宜君县每年都把核桃建园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役”,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并将部门包村工作纳入部门班子和领导个人的年度考核当中。县级领导联乡包抓,县级部门包村抓建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积极帮助群众解决购苗费用、技术障碍等困难,支持和带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干群共建的工作机制。

2.2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和推进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宜君县列为陕西省核桃发展重点县。同年,铜川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宜君核桃产业的决定》,省市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坚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与核桃产业建设相结合,退耕还林项目中的还林地造林主要安排核桃基地建设,累计安排9万余亩,投资1 350余万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主要用于核桃产业发展,累计投入2 40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财源建设资金100万元,并将科技三项费用部分资金用于农户技术培训等;林业部门积极争取林业贴息贷款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核桃基地建设;同时,还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资发展核桃产业。

2.3深入宣传,注重培训,提升产业科技支撑

在核桃基地建设中,采取聘请专家教授讲课、现场示范、印发资料等形式,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举办综合管理技术培训班80余期,培训果农3 000人次以上,培养技术能手100余人。县级林业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包乡的形式,深入乡村,举办培训、宣传政策、跟踪指导、技术示范,提高了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的认识,激发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核桃面积从2003年的0.93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2.85万hm2,平均每年增建0.16万hm2。同时,积极开展院地合作,为核桃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007、2012年宜君县连续两届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核桃产业科技合作协议,并聘请了刘朝斌博士为宜君核桃产业技术顾问。2010~2013年,县政府出资每年选派50名核桃技术骨干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核桃技术系统培训。

2.4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步伐稳健

2004年以来,宜君县在发展规模栽植的同时,坚持每年建设一批县、乡核桃示范园,采取技术示范、资金扶持等措施,先后建成县、乡、村核桃示范园623个。2007年又启动实施了核桃科技示范乡镇创建工程,以抓建核桃管理示范园为突破口,推广应用“六大技术”,建成了良种标准化管理示范园30余个、666.67余hm2,这些示范园2014年以来已陆续挂果见效,产量为375~2 250kg·hm-2,产值11 250~67 500元·hm-2。示范园良好的效益让群众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核桃的良好前景,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其中2个33.3hm2的县级示范园已成为全县核桃科技培训、观摩的示范基地。

2.5基地支撑,科技支持,规范化管理

2.5.1基地建设规模化宜君县核桃规模从原来的小规模零散分布到现在的成片成规模发展,产业发展的基地化特征已经形成,涌现出了1.33hm2以上的核桃栽植大户616户,核桃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244户,5万元以上的19户,10万元以上的4户。

2.5.2管理技术系统化推广了“四大(大坑、大水、大肥、大苗)一膜(覆膜)”的建园技术,总结推广了“换良种、巧施肥、套秋粮、精修剪、防晚霜、有机化”六项生产管理技术,自主研发出了“有机核桃生产技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发了“核桃综合加工利用技术”“核桃保鲜技术”;这些技术分别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

2.5.3民间组织多样化2007年8月,组建成立了“宜君县有机核桃产业协会”,吸纳会员128人,组建核桃技术服务队7个,建立了有机核桃网站,并成立乡级核桃协会7个,协助核桃大户组建了聚源、和谐天成、鑫丰等核桃专业合作社13个,既延伸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手臂,增强了乡、村的技术力量,架起了政府与果农联系的桥梁,又衔接了市场,搭建了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县核桃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6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研发新产品

2.6.1积极开展核桃新品种引进试验工作经过多年试验观察,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60多个核桃优良品种,筛选出了清香、宜核1号 2个丰产品种和强特勒、维纳2个抗霜冻品种作为当地主栽品种,在县乡两级示范园中推广应用,近年来通过嫁接改良、良种建园,良种园面积已达0.75万hm2。

2.6.2打造宜君有机核桃品牌2004年,宜君核桃顺利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成为西北第五家陕西第一家获得此项认证的县区,同年开发的“益智源”牌有机核桃荣获第十一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2007年参加了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宜君有机核桃获得了“奥运推荐果品干果类一等奖”。2008年,在陕西省旅游产品博览会上荣获“最受欢迎产品奖”。2013年宜君核桃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4年宜君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2.6.3核桃系列产品开发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了核桃多肽酒、多肽粉、核桃保鲜等生产技术,已通过教育部、科技厅的技术成果鉴定,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的五香核桃、核桃油胶囊、把玩核桃的市场潜力巨大。县棋智核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重组、技术改进、更新包装,生产的“棋智牌”核桃乳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这些金字招牌、科研成果和优质产品成为宜君核桃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通行证,为打造宜君有机核桃知名品牌,实现产品系列化、高档化奠定了基础。

3宜君核桃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宜君核桃虽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核桃单产较低,产量以老品种为主品质较差,难以进入大中城市中高端市场。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管理水平较低

全县2.8万hm2核桃有良种园1.33万hm2,占总面积的47.6%,占总产量的20%,但良种园中能达到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不足0.13万hm2,占总面积的4.8%,平均产量750kg·hm-2,距高产园2 250kg·hm-2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多数果农重造轻管思想严重。表现为园地中保存的树木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水肥不足、疏于修剪,树形凌乱、树势衰弱,难以形成产量。虽然示范园中每年安排了免费修剪、免费专用肥,但乡镇村组组织不力、农户不配合,导致参加修剪的技术员不能很好完成修剪任务;发放的免费核桃专用肥有70%不能用于核桃管理,大多给其它农作物施用。

3.2核桃品种混杂

近年来,通过栽植和嫁接改良,发展了大面积的良种核桃,但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所产核桃也大小不一、种仁不饱满、品质差、商品率较低,形不成单一品种的拳头产品,不适宜继续保存和发展,在今后的提质增效管理中需要进行品种纯化。

3.3晚霜、阴雨自然灾害危害较为频繁

近年来晚霜、倒春寒频发,导致核桃减产甚至绝收;采收期阴雨较多,核桃得不到及时烘干而发霉变质,影响核桃品质和销售,对群众积极性有一定影响。虽已形成抗霜冻、防霉变应对措施,但由于受群众接受能力、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还难以推广应用。

3.4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现有核桃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低,县内消化量少,大量核桃外销。外销又缺乏营销组织和营销人员,在大中城市未设立营销窗口,很难打开销路。

3.5核桃发展后期投入不足

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铜川市政府为贯彻省政府意见,也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宜君县核桃产业的决定》,但省级用于核桃低产改造的投资标准太低,市、县政府配套资金得不到落实,用于核桃管理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3.6基础设施滞后

核桃成熟期多遇秋季连阴雨季节,多数群众的核桃因缺乏烘干设施而霉烂变质,难以销售,影响了群众栽植核桃的积极性。还有少数村庄不通水泥路、电力设施容量低,对群众自建烘干炉、外出烘干、销售都造成了诸多不便。

3.7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县级成立了核桃产业办公室,编制仅7人,日常事务应接不暇,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很难服务到广大农户。乡镇也又没有专门从事核桃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机构,使技术推广体系难以衔接,缺乏有效的中间协调和技术应用监督,补助性政策如免费的修剪、施肥、病虫防治等很难应用到位。

4宜君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强果农培训

果农对核桃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管理技术的掌握程度,关系到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核桃园地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果农的培训问题。以往的培训简单粗放,只是简单的讲解一下核桃的市场前景、政策及发展方向,初略的示范一下实用技术,没能使果农从思想上解决认识问题。在今后的培训项目安排方面,要集中培训资金,对核桃主产乡镇、主产村的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发挥他们的组织引领作用;对核桃栽植大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加强核桃园地管理对提高核桃品质、产量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教会他们必要的管理技术,使他们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成专职的产业工人。

4.2继续加大资金扶持

对核桃主产县政策资金支持方向应在核桃园的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减少新园建设,重点支持核桃的品种改良、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烘干设施建设、精深加工、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宣传、市场营销等,不断提高核桃园地管理水平,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打造核桃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4.3扩大核桃深加工能力

在培植壮大现有核桃加工企业的同时,采取合资、合作、提供原料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核桃深加工企业来宜建厂,或者依托依托其的实力与品牌,建立一大批不同类型的核桃深加工企业,延长宜君核桃产业链,不断提升核桃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以此来兴县富民。

4.4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县核桃研究中心、乡核桃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为广大栽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积极动员广大果农,尤其是已挂果的种植户参加核桃种植保险,为核桃生产投保,减少或降低生产损失;可考虑在全县核桃销售局面尚未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政府可出台收购保护价,保护广大果农的利益。

参 考 文 献

[1]张毅萍.核桃产业亟待科技支撑[N].中国绿色时报,2000-06-22.

[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和推进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2 2号) [Z].西安,2010.

[3]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宜君核桃产业的决定[Z].铜川,2010.

[4]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的决定[Z].宜君,2005.

[5]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决定[Z]. 宜君,2007.

[6]宜君县统计局.宜君县2014年统计年报[R].陕西宜君,2014.

收稿日期:2015-11-16

作者简介:张淑萍(1973-),女,陕西宜君人,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资源管理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1-0039-04

WalnutIndustryDevelopmentinYijun

ZHANGShu-ping

(Tongchuan Forestry Workstations, Tongchuan, Shaanxi 727031)

Abstract:Yijun County was praised as “the top walnut county” of Shaanxi due to walnut cultivation area reaching 2.8 hm2 and high quality of nut. Yijun walnut has got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in 2013 and was honored as “the home of walnut in China” in 2014 by the National Economic Tree Association. This article mo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the walnu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Yijun in terms of its present situation, production advantages, main method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Yijun; walnut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cussion

猜你喜欢
核桃产业探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水竹乡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病虫害防治在福贡县核桃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