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初探

2016-04-06 01:38张英杰
求知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程图学

张英杰

摘 要:工程图学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画图及识图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发挥。本文针对教学现状,从教学方法的应用、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

关键词:工程图学;CAD;过程考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机械制图属于工科大类专业基础课,一般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了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对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普遍存在着理解困难等问题。

(2)从课堂教学来看,CAI课件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现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基本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手写板书,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但是有时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很全面地展示某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求平面上的点和线时,有些学生就反映课件演示速度快,就像看电影。

(3)从考核方式来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只有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导致一部分学生只在考试前两周才突击学习。

2.改进方法

(1)提炼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前提,增加实践环节。课程内容应针对各专业进行精简,以工程实用为前提,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因此,对于非机械专业学生,应精简前面的画法几何部分内容,比如删减求一般情况下线面、面面相交问题的时间,着重增加模型测绘和零部件测试学习时间。比如在学习零件图时,可边讲边测,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根据零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图表达方案,完整清晰地表达清楚零件的内外结构,同时保证绘图速度和图纸质量。

(2)灵活运用CAD软件教学。在教学中我主要用到两个CAD软件:一是AutoCAD软件,主要用来演示二维图,包括平面图和工程图。笔者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传统的板书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但耗时较 长;而采用CAI课件,虽然可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但速度比较快,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因此,在画法几何知识阶段,笔者经常用AutoCAD软件演示作图过程,带领学生动手画图。二是Cre/O软件,主要演示零件、装配体结构形状。长期以来,空间想象能力缺乏一直制约着学生对实际机械产品投影图形的理解,是机械制图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Cre/O软件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此软件可以多角度地展示复杂零件的内外结构,并转化为视图,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讲装配图时,可以用此软件展示装配体结构和连接关系,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又为后续课程学习培养了工程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工程图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需要将二维视图在脑海中进行三维立体的再现,因此对于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工程图学的授课中,一定要用到直观教学法,着力于把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比较抽象的立体图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具体内容。因此,笔者还鼓励学生在课下用橡皮泥制作立体模型。比如,在进行组合体构型训练时,可让学生根据组合体视图制作不同的橡皮泥模型,然后按照做好的模型来补第三视图或补三视图中的漏线,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为了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过程考试环节,过程考试可以采用大作业(大图)或者小卷,并且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两次过程考试:一是在组合体阶段,二是在机件的常用表达法阶段。在组合体阶段,笔者采用了随堂考的形式对组合体上的一些常见结构进行了考查,通过这次考试,学生能及时查漏补缺,寻找自己的问题。在机件的常用表达法阶段,笔者通常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查。笔者会针对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去选取恰当的表达法,再加以修改完善,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对人才的需求。对于工程图学这门课而言,更应注重于学生创新能力、求知探索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创新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与时俱进地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法,不断地提高工程图学这门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 薇,张京英,张 辉,等.机械制图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图学学报,2014,35(1).

[2]张青青.浅析中职电子教学的创新[J].成功(教育),2012,(5).

猜你喜欢
工程图学
“变被动为主动”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作业评价模式改革与应用实践
创新实验班工程图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讨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