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营销策略

2016-04-07 15:53廖清源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营销

廖清源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遍布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上市,更是促进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同时普及的还有互联网手机广告,可想而知,未来手机广告必然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核心力量。但是,手机广告发展时间较短,营销策略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手机广告;移动互联网;营销

于2002年,我国实现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对接,移动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了品牌营销的重要枢纽。发展至2015年,我国进入了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展却仍属于初级阶段,营销策略还不够完善,下面本文将具体针对其展开探讨。

1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的基本内涵

1.1 概念和特点

对移动互联网广告进行定义有不同的几种看法,主要有:通过文字、号码呈现并通过手机业务传播的广告;以手机为平台,实现互动跟踪的无线广告等等。笔者通过对比分析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可以对手机广告这样定义:手机广告,即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广大群众对这类信息改变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的一种广告。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具备范围广泛、受众较多的基本特点。现如今,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广告本身就具备了众多受众,因此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智能信息技术能够将不同的用户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而有针对性的传送广告,受众在接收广告时便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1.2 主要分类

1.短信式广告

短信式广告是最为原始、最早的一种手机广告,通过移动手机自带的短信功能完成推送目的。短信只能发送140字,营销方通过一定手段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描述,有时还会附带网址。但是由于短信字数受限,很难完整表达营销信息,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2.彩信式广告

彩信广告与短信广告相比,其生动性增加了很多,而且更加直观形象,商家想要表述的内容也更准确了,时代性明显更强。但是彩信只能单方面向消费者进行推送,无法完成互动。

3.无线广告

手机在与互联网联合以后,互联网中的广告便能被推送到手机上,特别是智能手机推出并得到大范围应用后,这种广告已经逐渐取代了短信广告和彩信广告。

4.定位广告

简称LBS,这种广告通过运营商收取一定费用,能够帮助消费者掌握所处地区的电子地图,并接收一定信息。这种广告模式目前比较流行。

5.视频广告

视频广告融合了网络视频服务,能够在视频播放前添加网络广告。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能够接受大多数视频网站,众多点播系统都能在手机上推送广告。

6.植入性广告

移动互联网日益壮大,各类互联网产品都逐渐在手机上有所移植。所谓植入性广告,就是将广告相关的因素植入到网络中。例如:手机游戏植入广告,便可以将某个企业或是某个产品的标志植入到游戏中,体现为主要元素,消费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便能同时接收广告信息。

2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的营销现状

2.1 以入口广告为例分析营销现状

百度搜索用户几年来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85%左右的渗透率。百度搜索的基本功能对入口广告营销进行了一定的限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活消费,包括音乐、图片、资讯、金融、团购等服务,另一种则是广告信息检索,即关键词、竞价以及拍照检索等等。虽然百度搜索入口广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成果,但是模式目前还较为单一。

淘宝购物在手机上已经有用户入口了,其使用率远远高于同类型的京东以及聚美优品。目前,该平台的入口广告营销主要通过平台广告、事件追踪、名人宣讲几种模式进行。淘宝入口广告的主要问题是融合度以及创新力度不足,仍需要继续发展更新。

微信诞生于2011年,经过腾讯集团的强力扶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用户的领军代表。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几乎纠集了近10年间我国所有的移动互联模式。可想而知,其消费市场影响力是其他平台难以想象的。微信广告营销模式主要是硬件功能性营销以及微博共享营销。但是微信平台的缺点就是公共订阅很难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垃圾信息较多,信息公信度有所减低。

2.2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营销现存问题

1.消费群体受限

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多数是青年人,所以手机广告的消费群体也主要集中于这个年龄段,其他年龄的消费层仍待开发。

2.易受外界影响

广告形式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注意力也会收到影响,考虑到传统的广告形式已经在广大群众心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并被转移到手机上,有些消费者可能难以接受,甚至厌恶广告产品。

3.消费者信息泄露

移动互联网产生时间比较短,目前还没有较为严谨的安全保护措施对消费者信息加以保护,因此,很多手机用户会经常接到诈骗消息。这类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到了手机广告的营销,消费者很难对其产生信任感。

4.广告市场不足

有些企业在手机广告产生之初便将产品投入了营销,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其效果十分有限,甚至还会对产品产生负影响。因此,有些企业对手机广告产生了排斥心理,进而影响到了广告市场。

3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的营销策略

3.1 吸引消费者兴趣,制作趣味性APP

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其功能颇为强大,这种特性令其不能单纯被看作是媒体,而是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能够不分时间、地点进行双方互动。企业可以制作有趣且具备一定创意性的APP,对自身进行宣传。消费者下载APP的时候便已经接受了该品牌,心理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倾向。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APP本身具备一定的功能,另一方面,用户心理觉得APP可以随时卸载。从这种心理出发,APP可以应用于手机营销。

3.2 贴合消费者心理,实现互动分享

消费者在接受营销后,往往会产生分享的心情,这个时候,手机作为不限地点、时间的分享工具,就成为了消费者第一时间的选择对象。这种营销模式非常有效,而且还会呈现出病毒式的扩散特性。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软性宣传,并与消费者完成互动。例如:微信朋友圈,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只要商品有趣,往往用户就会分享,进而在人群中扩散。

3.3 给予消费者实惠,推广手机营销

消费者面对一种新式营销模式,往往会保持一种怀疑心理,采取谨慎的态度。所以,企业在营销初期,要适当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鼓励,真正令其得到实惠,进而激发出消费者分享的欲望。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企业,其手机APP为了吸引消费者,扫码就赠送优惠卷。这种营销模式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同時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切实的便利,值得广大企业借鉴。

3.4 营造舒适体验,实现整合式营销

若是消费者第一次与营销商品接触,便能获得较为愉快的体验,那么消费者往往就会继续消费或是为其宣传。因此,保证舒适的用户体验在营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手机设备浏览速度较慢、流量消耗较高、视频图片播放较为不方便等特点,APP需要设计简单便于操作,这样消费者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5 结语

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营销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有很多问题仍需解决。相关企业需要考虑消费者心理,合理制定营销策略,有效提升商品的销售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淼.移动互联网手机广告营销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11).

[2]张立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手机营销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3]许正林,杨瑶.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网RTB广告精准投放模式及其营销策略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4]康丽丽.移动互联网视角下手机广告营销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营销
微美学
网络竞拍模式下的艺术品流通分析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