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考策略,促进思维转化

2016-04-08 16:55黄春丽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线杆思考题道题

◇黄春丽

改变思考策略,促进思维转化

◇黄春丽

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碰到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甲、乙两筐苹果的质量一样多,从甲筐里拿走7千克,乙筐增加19千克,这时候乙筐苹果的质量是甲筐苹果的3倍,原来甲、乙两筐各有多少千克苹果?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为了能给学生足够多的探索时间,我把这道题留成了课外作业。

第二天当我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做的效果一点儿也不好,有的学生只是能够画出线段图,能够想到最后的得数,但是不会写具体的计算过程;有的学生同桌之间面面相觑,根本就没有完成;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题意。

这样的尴尬局面引起了我对这道题的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专门来讲这道题。我先画出线段图,首先让学生理解“甲、乙两筐苹果的质量一样多”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再画出从甲筐拿出7千克,往乙筐加入19千克,这时候乙筐苹果的质量是甲筐苹果的3倍,从直观形象的线段图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7+19=26(千克),这26千克就是现在甲筐苹果剩下的2倍,所以甲筐苹果现在的质量是26÷2=13(千克),是“从甲筐里拿走7千克”之后才变成13千克的,所以原来甲筐苹果的质量应该是13+7=20(千克)。如果从乙筐的角度去思考,现在乙筐苹果的质量是甲筐苹果的3倍,那么现在乙筐苹果的质量应该是13×3=39(千克)。现在乙筐苹果的质量是因为“乙筐增加19千克”才变成39千克的,所以原来乙筐苹果的质量应该是39-19=20(千克),从而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原来甲、乙两筐同样多的意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我抓住时机,又让学生继续举例:把你所知道的思考题想一想,你还能想到什么应用题?在这些题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

学生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把一根木头锯成20段,要锯多少次?如果锯20次,锯下多少段?(2)小英家住在十八楼,从一楼到十八楼,电梯运行了几层?(3)李大姐以相同的速度在人行道上散步,从第一根电线杆到第二根电线杆走了1分钟。如果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相等,她走到第二十根电线杆时,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集思广益,想到了很多问题,我让他们思考这些问题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又该怎么去一一解决。借助当堂训练,学生在“见多”中“识广”,从而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有效提升。

河南虞城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电线杆思考题道题
误会
电线杆上的“战争”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这道题谁会做
别扶电线杆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小鸟和电线杆
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