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黑河湿地发展碳汇的优势与对策

2016-04-10 05:58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碳汇张掖张掖市

张掖黑河湿地发展碳汇的优势与对策

张 翔(甘州区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 734000)

湿地是重要的碳汇(康晓明等,2015;张兵, 2011),湿地碳汇交易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依托张掖黑河湿地丰富的碳汇资源发展碳汇,把黑河湿地的“碳”卖出去,把“碳汇”变成“资金”,是进一步发展黑河湿地保护工作的突破口,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发展湿地碳汇对于拓展黑河湿地发展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张掖市碳汇发展现状

《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采取的境外减排方式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和排放贸易3种方式。张掖市的碳汇发展主要是CDM项目。截至2013年10月17日,甘肃省CDM项目EB注册225项,项目主要涉及水电、风电、光伏电站等方面。按项目涉及领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121项,节能与提高能效领域2项,其它2项。按照项目统计,张掖市注册的CDM项目共有25项,全部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截至2013年11月26日,甘肃省获国家批准CDM项目270项,其中张掖市获国家批准的CDM项目共有21项。甘肃张掖小孤山水电项目是甘肃省注册的第一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CDM项目。

2 张掖市湿地发展碳汇的优劣势分析(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国家政策优势 发展湿地

碳汇,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增加碳汇储备,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王明刚,2011)。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话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需要。2014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

2.1.2 湿地资源优势 根据2005年张掖市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湿地共两大类4个类型13个类别,总面积为210 434 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02%。其中天然湿地共9个类别,面积为199 721 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94.9%。在天然湿地中,草本沼泽、高山湿地、灌丛沼泽和内陆盐沼四大类沼泽湿地140 962 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67.0%。

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其吸收碳的能力要远远超过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湿地类型,湿地的固碳能力都有不同,湿地碳汇主要存在于沼泽湿地中。沼泽湿地是黑河湿地最重要的碳汇资源,承担着碳汇的主要功能。

2.1.3 市情优势 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发展战略,强调“举特色旗、打湿地牌、作水文章、立生态市”,同时将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列为市委市政府的十大工程之首,全力组织实施。2009年11月,张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通过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促进科学发展的决议》,同时制定出台了《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管理办法》,从政策和法律方面加大了全市湿地保护力度。2013年,市委市政府秉承“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的奋斗目标。

到目前为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城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先后获得批复,张掖黑河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为保护黑河湿地做出了不懈努力。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增加湿地碳汇,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已先后完成退耕还湿、湿地植被恢复、有害生物防治、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等多项工程,其中仅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在建设初期就完成退耕还湿206.6 hm2、湿地植被恢复330.4 hm2。这些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实施,实质上就是在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

2.2 劣势

2.2.1 缺认识 碳汇本身是一种减排额度,是需要经过人为项目而产生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碳汇项目发展的政策文件,目前我们对国家碳汇政策认识不到位,总觉得离我们还很远,遥不可及。殊不知我们守着大量的宝贝“碳汇”,却不知道把“碳汇”变成”资金”。法》,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考核目标,作为对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办法》的出台,为碳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2.2 缺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碳汇网站就有20余家。《碳汇周刊》已编辑出版了50期,订阅读者数近10万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截至2013年已刊出59期,共发布数百条有参考价值的政策信息。张掖市各相关行业只注重自身行业的发展,对碳汇信息闭塞,交流不畅,不能高效获取碳汇信息。

2.2.3 缺人才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培训班已经举办了7期,参训人员近130人,张掖市还没有就碳汇工作参加培训。张掖市在碳汇方面还缺少专门的信息监测和技术人才。

2.2.4 缺技术 湿地碳汇交易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甘肃省几乎空白,发展空间巨大。张掖市在碳汇项目湿地固碳能力估算、立项、审批、交易等操作流程还不熟悉,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

2.2.5 缺平台 2013年全国新建生态站24个,已建站点达到140个,其中森林生态站90个、湿地生态站30个、荒漠生态站20个,为开展相关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张掖市还没有建立起关于碳汇的交流和监测平台。

3 黑河湿地发展碳汇的对策

3.1 开展专项调查,统筹碳汇资源,争取碳汇资金

碳汇资源是发展碳汇的重要要素。要发展好碳汇资源,就要整合湿地、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聘请碳汇计量监测专家,限期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碳汇资源(特别是沼泽湿地和泥炭地资源)的调查和测算,充分利用现有湿地碳汇资源,为推进黑河湿地碳汇交易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

3.2 发挥湿地优势,明确碳汇主体,争取碳汇主导权

林业碳汇需要在50年以上的无林地上造林。相对于林业碳汇和水电、风电、火电等清洁能源建设,湿地碳汇不仅投资少、保护易,而且比林业碳汇更具有安全性和长效性,碳汇潜力巨大。黑河湿地140 962 hm2天然沼泽湿地是张掖发展碳汇的优势,也是发展碳汇的主体。科学确定碳汇管理的主导权,形成张掖市自身发展碳汇的特色和标准,便于统一碳汇资源,开展碳汇工作。

3.3 统一标准,寻找技术支撑,建设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但截至到目前,甘肃省还没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试点。为确保张掖市碳汇工作顺利开展,应积极主动与国家林业局气候办衔接,根据张掖市生态建设现状和黑河湿地保护成效,抓住试点机遇,结合黑河湿地实际,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早日申请黑河湿地纳入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努力作出样板,为黑河湿地碳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甘肃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4 整合碳汇资源,实行严格保护

整合和发展“碳汇”资源,不变成“碳源”,就要对黑河湿地资源进行严格的保护。一是提高湿地碳汇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守住湿地,就是守住碳库,将来就是钱袋子”的思想,只有守住湿地,进行碳交易,才能进一步争取资金,为更进一步保护好黑河湿地铺展道路;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保护好张掖市21万hm2湿地,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为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3.5 开展碳汇政策研究

积极探索开展碳汇政策研究。一是加强与国家林业局气候办、湿地碳汇专业技术人员的衔接和学习交流,弄清楚湿地碳汇合作的政策和技术流程,学习和借鉴碳汇工作的经验做法,为张掖黑河湿地碳汇工作理清思路、积累经验;二是开展林业碳汇交易政策研究,集中力量研究湿地碳排放交易,开展政策调研,为张掖市湿地碳汇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三是积极参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编制框架,把黑河湿地碳汇纳入全国碳汇总盘子。

3.6 强化技术研究,抓好科技支撑

碳汇工作涉及许多行业和领域。目前碳汇工作技术复杂、流程多,制约着碳汇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碳汇应用技术研究,组织开展湿地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黑河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科学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是加强研究平台和监测体系建设。以现有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基础,建设碳汇计量监测研究站,为开展湿地碳汇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建立黑河湿地碳汇交易网站,把黑河湿地碳汇资源公示在网上,主动寻求碳汇合作方,争取发达国家碳汇资金的投入。

康晓明,崔丽娟,岳兴亮,等.2015.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大气调节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11(4):23-25

王明刚.2011.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39(26):16368-16369

张兵,王洋.2011.芦苇湿地的碳汇功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16):287-288

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in Heihe Wetland of Zhangye

ZHANG Xiang(Heih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734000)

根据国内碳汇发展现状,分析了张掖黑河湿地发展碳汇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发展湿地碳汇的对策。

湿地;碳汇;发展对策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in China,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sink in Heihe wetland of Zhangye were analyzed,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carbon sink were proposed.

Wetland; Carbon sink; Development strategy

10.3969/j.issn.1673-3290.2016.04.07

2016-02-19

张翔(1973-),男,甘肃张掖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湿地资源保护、调查和规划设计工作。E-mail:zhangxiang2578@126.com

猜你喜欢
碳汇张掖张掖市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山西省碳汇造林及碳汇交易发展研究
张掖市第四中学
到张掖看黑河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青阳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碳汇价值评价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西夏时期的张掖
大美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