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音乐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

2016-04-11 21:08杨祖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现状

杨祖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广大教师意识到。而中学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滋养和陶冶,还利于对学生音乐理解力、感悟力、欣赏力、审视力及判断力、接受力的培养,同时更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国际民族文化的积累沉淀及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此,本文将通过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审美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38-01

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直接关乎着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为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可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混为一谈,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对欣赏形式美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会音乐作品。然而,要使每位学生都受到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都能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美,这还需要每位音乐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现状。目前,我国音乐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照本宣科;其二,将所有音乐课当作音乐欣赏教学,针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每次上课都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使音乐课变成学生眼中的“自习课”。故而,当前中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无法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为此,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前做足准备,以学生兴趣为教学方案设计基础,让学生在主观上提高音乐兴趣。其三,可适当传授简单的乐谱知识给学生,或准备简单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相关特征,使学生在音乐课的讲解过程学会感受音乐。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室,通过结合视听觉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虽然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不尽相同,但其目的并无差异,都是旨在让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提高其审美能力。

2、教学目标现状。音乐教学并非以灌输音乐知识为目标,而是以降低学生对音乐专业技能的掌握,着重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为教学目标。音乐教师要善于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悟音乐作品的魅力,进而使其既能学到音乐知识,又能感受到音乐的无形美。总之,无论音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关键目的都是让学生对音乐魅力进行感受体验,绝非是单纯的知识讲解传授,才能令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即音乐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不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例如轻音乐可令人们放松,压抑的音乐使人感到压抑,言语节奏的强弱均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而音乐审美能力又是以人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就是音乐感知能力为先决条件,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所谓音乐感知能力主要指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相应心理反应。但要实现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则首先要学习音乐语言,其次要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不能只听流行音乐,因这类音乐大多短暂肤浅,对学生音乐认知的培养百无一利。

2、增强学生音乐审美兴趣。当学生感知美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便会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进而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并理解、想象音乐作品,体现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首先,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以协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其次,家长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的印象。总之,音乐作为一种有声语言,只有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才能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兴趣。

3、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感受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再是口号,音乐教师的装饰也越来越艺术化,粘贴了如歌剧、古典音乐等音乐名家的剧照画像,这种装饰风格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音乐审美氛围,可让学生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同时,在音乐课上也可通过恬静优美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存在。音乐欣赏是学生对器乐及声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心理认知过程,其具有启发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和愉悦学生身心的作用,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美,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及创造美与审美能力的前提基础。

全球的音乐作品就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材料差异、风格差异,亦或结构、个性的不同,但音乐作品总是以特殊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对音乐美的感受,必须随着音乐的旋律律动,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知。例如,《保卫黄河》歌曲鉴赏中,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旋律的起伏,由慢及快的节奏,由弱至强的力量,进而体会中华民族又如黄河水般不可抵挡的崛起。

4、学生审美想象能力的激发培养。审美想象能力是构成审美能力的主要内容,它是以人们现有审美形象为基础,进而创建全新形象的一种审美能力。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使其通过音乐想象力创造相应的音乐形象,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以此提升审美水平及能力。而要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音乐审美教学就必须做到以学生心理想象及生理听觉为起点基础。例如,基础为生理听觉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热情大方的课堂形象创造,促进师生间的距离缩短,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审美想象力。事实上,任何音乐作品的内涵外延均不同,任何人对其的理解也不同,故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音乐兴趣投入音乐审美奥秘的探究中,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蕴藏的意义,感悟到音乐作品欢乐悲怆、低沉优美的变化,体会到音乐作品深远宁静、辽阔平和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陶醉的情感,实现对其丰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围绕歌曲进行发散延伸,让学生在对音乐聆听联想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美”,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去欣赏音乐,通过对歌曲中文字美、形象美的挖掘,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乐美感,以及良好审美氛围的营造等方法,促进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想象美及判断美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而确保学生自身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丽莉.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

[2] 李嘉怡.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J].才智,2015,(1).

[3] 赵星海.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J].教育,2015,(8).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现状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