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沦沉

2016-04-11 20:57木瓜
当代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档案学论文规则

木瓜

最近,我在帮一家出版社校对一本论文集,关于档案学的。我不太懂档案学,但是论文总要有论文的样子,而我恰好是懂论文的样子的。

在校对中,我就遇到了一篇很不成样子的论文。作者太任性,随心所欲,不管不顾。这本书里,其他作者都像温文尔雅的宾客,吐字斯文,逻辑严密,唯独他像个景区游客,名字乱刻,翻来覆去地用那两句难成理论的“理论”刷牙漱口。

就像为了研究戏剧,他首先把“戏文”二字拆解成十画,又在十画的基础上讲解了文字的结构,最后居然能够得出关于戏剧的结论,这技能真让人叹为观止。不用说,这位仁兄是要评职称了,匆匆忙忙凑了一篇文章,着急发表。

发表论文或者研究成果是让很多人都烦恼的东西,尤其对工作多年的人。面对要研究的东西,简直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好容易找到工作,以为与学术“从此是路人”了,谁知道这位路人竟然影响着我们的升迁和福利。那心酸和苦楚,无异于刚摇到车牌,政府又告诉你,俺们限号了!

放到古代,就相当于让一个想混进工部的铁匠先整出一篇《冶铁业的历史发展及铸造污染防治办法》,交给礼部,礼部说可以了,工部才能录用。一个打铁的为何非要了解冶铁业的历史呢?难道一个晒海盐的人知道氯化钠分子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吗?

一位知识广博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同学科的碰撞,需要人们对知识了然于胸,这样才能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

我不以为然,我觉得我们不必让公交司机了解汽车发展史,他们也能安全负责地驾驶;不必让图书馆管理员了解档案学的发展现状和理论不足,也能很好地为别人服务;不必让环卫大爷了解道路施工与维护,他也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如此等等。

知识有知识的界限,经验有经验的范畴。我的一位哲学老师就很奇怪,为什么音乐系的研究生也要写毕业论文,难道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论化的语言表述?这些对音乐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一个人凭音乐天赋得到的东西,远远大于写多少本理论教材。有些人写了很多教材,在音乐上也不过是蠢货,你听说贝多芬大爷写过哪些音乐学著作吗?

这不禁让人想起10年前去世的上海交大的老师晏才宏。他去世之后,学校上千名学生在网络中为他哀悼。他的课讲得很好,在师生之间众口皆碑,可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学术成果,抱歉,不能评教授,副教授也不行。规则始终是规则,就像猪八戒再怎么喜欢嫦娥都不能在一起,嫦娥喜欢你也不行。

当然也有捷径,如果你能像“三无”人员屠呦呦那样,直接得到诺贝尔认可,就能出口转内销,名气比你在国内攒起来的要尊贵得多。这样的例子,从电影圈到文学界多的是,张艺谋这样火的,贾樟柯这样火的,莫言得到诺贝尔奖之后,他的盗版书在我们小区门口卖得比余华的贵5块钱呢。那年一个日本人在武汉不是丢了一辆自行车吗,武汉警方几天就给找回来了,换个中国人丢的你去试试。

这又让我想起了自己校对的那篇论文,其实他研究的就是业界和学界的冲突,总结来总结去就两句话:业界有经验,理论不足;学界有知识,动手能力差。这道理不言自明,关键是我们的规则建立在“想吃肉必须说清肉为什么肉好吃”的逻辑上,所以你不能说是舌头感受到肉的滋味,也不能说是厨子做得好,不能说用的是某某牌子的酱油。你需要研究猪肉的脂肪构成和舌头的感觉细胞如何发生作用,或者人类在进化机制上对食物做了先天的分类等等。

反过来说,真正残酷的并不是规则的死板,而是规则不能一视同仁。如果你还在各种规则中挣扎,起码说明,你没有一个好爹或者干爹。规则限制的往往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的脚步,对很多人来说,所谓规则可以轻松跨越,无足轻重。

猜你喜欢
档案学论文规则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二则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中国档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