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索

2016-04-11 01:02张晓园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张晓园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接受,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和知识的分析与创新。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10-02

初中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接受,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和知识的分析与创新。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今强调人的能力和创新的时代,其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让教育起到应有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运用旧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多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懂得历史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他们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掌握学习历史的主动权。具体方法如下:

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体现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会增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华夏之祖》这节课,我首先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然后顺势导入:“同学们,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吗?”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各自的看法,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我顺势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想学、要学,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整节课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2、创设民主情境,增强自学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创设民主情境,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释放他们的个性潜能,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大大增强他们的自学意识。如教学《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我放手让学生去主持课堂,让学生去开展活动。结果课堂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几位学生对我说:“老师,这节课真轻松,它让我们享受到了学历史的乐趣。”像这样创设民主情境,给予了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热爱学生,善于赞美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用真情和爱心去感化学生,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赞美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分层次设置难度得当的问题,在课堂上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在他们的内心树立起自信,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发展。不过,毕竟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份混在一起,影响了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一,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学生练习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

第二,教会学生抓关键词句来概括知识要点。如学习“两汉农业的进步体现在哪几方面”时,我首先抓课本的关键词句 “西汉的耕犁已使用犁壁” 归纳第一点,然后让学生说出其它几点,在我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三,教会学生用正确的途径来概括历史知识。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最重要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概括“西安事变”历史事件时,我让他们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循序渐进地展开概括。这样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显得简洁明了。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关做法如下:

1、开展课堂探讨,创造积极的思维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时代在改变,学习的主体也在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课堂探讨可以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平等气氛,让学生直接、自由地参与讨论,多向思维,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而老师只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

2、课堂上精心设疑,培养思维能力。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课堂设疑,是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设置问题,鼓励与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释疑,可以诱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土地改革》时可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呢?”“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土地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土地改革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思考,认真展开了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这样的课堂设疑,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本课的主旨,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训练了其思维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