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非终极目标

2016-04-12 09:13王立荣
投资北京 2016年1期
关键词:篮子分配汇率

文/王立荣



人民币“入篮”非终极目标

文/王立荣

I MF于2015年11月30日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时间为2016年10月1日。这是IMF对中国近一段时间改革的认可,也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认可,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对人民币的信心,也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同时,人民币的加入,也给SDR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得SDR更具代表性,可能会激发更多国家使用SDR的热情,为进一步推动以SDR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打下基础。

SDR的价值

SDR是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缩写,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构成国际储备。创设之初,SDR与美元等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于1974年启用SDR货币篮子,即以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SDR的价值。

最初的货币篮子包括16种货币,之后为了简化定值方法,IMF于1980年决定将货币篮子减少为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镑和日元五种货币。欧元流通以后,替代了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货币篮子再次调整为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组成,直至今日。

IMF按成员国份额对所有成员国无偿分配SDR,以补充成员国的储备资产。历史上,IMF只进行过三轮SDR的分配,前两次分配分别为1970-1972年和1978-1981年,最近的一次分配是在2009年。截至目前,IMF对SDR累计分配额约为2041亿SDR。我国SDR累计分配额为69.897亿SDR。

SDR作为一种虚拟资产,主要用于IMF成员国与IMF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等官方机构之间的交易,包括使用SDR换取可自由使用货币、使用SDR向IMF还款、支付利息或缴纳份额增资等。

SDR需要加入新的货币

SDR创设多年但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多年来无人问津,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才重新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们更多的是想借助它来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改变目前以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状态。但是SDR自身存在很多局限性,包括分配方法、分配时间、定值方法、使用方式等等,若要对SDR进行全面的改革则绝非易事。

相对而言,改变货币篮子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IMF每五年进行一次的SDR审查中便包括此项内容。IMF已经形成一套关于货币入篮的标准,一是贸易标准,即该货币发行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要位居前列,二是该货币要能够“自由使用”,即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和在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实践中主要通过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银行业负债、国际债务证券、跨境支付、贸易融资中的比重及在主要外汇市场交易量等指标来衡量。某种货币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IMF即可将其纳入SDR货币篮子。

尽管SDR审查的原则之一是,如果无重大变化,两个审查期间SDR篮子货币的构成应当保持稳定,但是事实上,IMF有着增加货币篮子的愿望。因为,目前SDR的货币篮子只包括四种货币,即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SDR的价值在确定了所包含的四种货币的数量之后,就只取决于四种货币之间的汇率,而用这四种货币来衡量的SDR的价值只取决于三个汇率,比如,SDR相对于美元的价值等于SDR所包含的美元数量和其他三种货币的数量按其相应的汇率折算为美元的数量之和。因此,用这四种货币来衡量的SDR的价值稳定性只取决于三个汇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而这个三个汇率同向变动并导致SDR的价值单向波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由于受到篮子货币种类少的限制,SDR的稳定性实际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加入新的货币种类,对于提升SDR的价值稳定性无疑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另外,SDR货币篮子中只有发达国家货币,不包含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因此其代表性受限。扩大SDR货币篮子,并选择发达国家以外的货币纳入其中,非常有助于提升SDR的吸引力。因此,IMF推迟2015年SDR审查时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人民币“入篮”准备充分

人民币早在2010年就已经满足了“入篮”的贸易标准,只是在“自由使用”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经过五年的发展,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自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经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截至2015年5月末,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交易计价结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领域的使用程度逐渐加强。中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表示,至2014年末,超过47个央行与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资产。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

中国央行还进行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对人民币“自由使用”的评判。一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2年以来,中国央行不断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到2013年7月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到2015年10月完全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中国推行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人民币利率实现了市场化。二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十年之后,为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这一举措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

除此之外,中国央行为积极争取加入SDR货币篮子,专门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准备,比如,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发行三个月的贴现国债(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SDR计息的要求,SDR的利率是在其构成货币3个月国债利率基础上形成的);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延长银行间外汇交易时段至晚上11点30分,使之可以覆盖欧洲时段;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等。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人民币终于达到了“自由使用”标准的要求,但是人民币加入SDR并非一劳永逸之事,也不是人民币的终极目标。本次人民币“入篮”的权重为10.92%,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为41.73%、30.93%、8.33%和8.09%,尽管人民币权重位列第三,但是与美元、欧元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只有不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处理好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人民币价值的稳定,才能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在IMF下一个五年度审查时,人民币才能依然符合标准,并在权重上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篮子分配汇率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篮子
木桶和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