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评论

2016-04-13 19:21徐涟
艺术百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

徐涟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更多的目光逐渐集中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评论上。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需要的是更多与艺术创作同步、具有理论创见与预见、能引导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评论。要做好艺术评论,首先要澄清艺术的概念。艺术评论最重要的使命,是以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有效的评论工作,最终建立起普遍认同的艺术评价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梳理、甄别人类最精华的文化艺术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不朽精神与力量。艺术评论者须介入生活、走出书斋,关心关注普通人的艺术、生活,对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进行专业评论,在新闻报刊、专业刊物、网络空间大力发声,作出专业的艺术评论,重塑艺术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无论世界怎样变迁,人终究需要精神的信仰与心灵的慰藉。在宗教之外,艺术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思、可以感的世界。艺术评论与艺术理论,即是寻找最高的艺术境界,建立这个世界的规范,挑选这样的艺术精华,使它们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而不朽。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艺术评论;艺术创作;艺术功能;艺术作品;艺术理论;艺术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我不仅没有体会到快感,反而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厌恶和无聊……”年少气盛的托尔斯泰在文学前辈反复劝说他阅读莎士比亚之后这样说。在75岁高龄的时候,托尔斯泰重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坚定无疑地确信,莎士比亚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天才和伟大作家的声望,以及它迫使当代作家向他效颦,迫使读者和观众歪曲了自己的审美和伦理的见解,在他的作品中寻找本不存在的优点,像所有的谎言一样,是巨大的祸害。”

1903年11月,托尔斯泰以论文《论莎士比亚和戏剧》,全面、系统地阐释了自己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这是一位文学泰斗对另一位获得全世界公认的天才诗人、戏剧家的真实评价。如果这只是出自某一位狂妄的青年人,可能被人说成是炒作、被诉为无知。但这是托尔斯泰!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成就与地位,足可以匹敌莎士比亚。但显然,他们有着完全迥异的文学标准和艺术趣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如果艺术评论只是各人的自说自话,那我们还有必要谈论艺术评论吗?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评论?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更多与艺术创作同步、具有理论创见与预见、能引导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评论。

一、艺术评论何以成为问题

谈论任何一个话题都有它的现实语境。关于艺术评论,古今中外早已有了无数的真知灼见,但它今天仍然成为我们所关切的话题,是因为现实生活对它有了更迫切的要求。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奢侈品、福利事业和科学研究的同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转型、意识观念的突破、审美心理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艺术这种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创作的不满足也就必然带来对原有的艺术理论与艺术评论的不满足。

在当下中国,对艺术评论的不满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而引起的焦虑感,出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评论本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与医德缺失、师德失范相类似,在金钱的指挥棒下,酷评、谀评、贿评也成为艺术评论的常见生态。茅盾文学奖被传闻贿选,网友戏称为“梨花体”“羔羊体”的诗歌引起社会热议,艺术评奖的公信力被打上问号。这就使得今天的艺术评论遭遇更为尴尬的处境:或沦为商业利益的吹鼓手,或陷于缺乏洞见的平庸。前者被抨击,后者被轻视。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不但不能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所安抚,反而助推了人们的焦虑情绪,驻留在现实世界的失范当中而无法升华。

以赵丽华诗歌事件为例。这个事件被网络放大,很快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诗歌成为热点话题本身,说明诗歌一直受到关注,也说明诗歌一直都有标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诗歌。到今天,人们不会去探讨什么是诗歌的标准,那是理论家的事;但网友拿出一些诗人的作品,反问这是不是诗歌?赵丽华的这些诗触动了观众对诗歌是什么的常识。这个常识,是从我们小时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开始而积累起来的。公平地说,赵丽华有不错的诗歌。但网友选择了几首不符合公众诗歌常识的作品,用恶搞的方式反诘什么是诗歌。如《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据媒体报道,在后来的一次讲演中,赵丽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说,在当今以批判颠覆、怀疑结构为主要方式的网络时代,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多的哲理和内涵呢?我们可不可以仅仅把我好的、快乐的心态和偶尔做个馅饼小满足、小心态传达给观众?”这也许是诗人的戏谑之作。但小满足、小心态不是中国人对于诗歌常识的认识。这意味着诗歌没有了严肃性,没有了性灵,没有了诗歌应有的意境,没有了精神指向。那么,既然“诗人”可以用这样娱乐的心态写,网友当然也可以用恶作剧的方式来调侃。大家都只不过是娱乐、调侃罢了。

造成对艺术评论严重不满足的第三个原因,也是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等白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艺术评论职业与非职业的界线,变成了“人人都是评论家”的状态。文学网站、电影网站、艺术网站,大量具有真知灼见与深刻思考的自由评论,不再是个人的自娱自乐,而是经过网络整合之后的话题设置,常常引领着社会文化热点的形成。这其中当然也有专业学者的介入,但他们的身份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不是课堂上的权威发布,而是发表个人见解的普通“观众”与“读者”。网络是个大平台,谁都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见解,形式自由,有长篇大论,但更多时候甚至只是三言两语,都有可能构成热点话题。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网络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知识精英不愿意介入其中,不屑于与宵小辩论,特别是今天的网络缺乏良好的秩序与自律,非理性、网络暴力,动辄延展至线下,给生活造成无穷麻烦,这一切都使许多学者心有余悸,根本不愿踏入其中,这更让喧嚣的网络少了理性与清醒。事实上,我们鲜有职业的艺术评论家。专业为艺术理论的学者专家,大多身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文联作协,也有部分在媒体刊物,他们的职业是艺术理论的学术研究,而非艺术评论,仅凭为报刊杂志撰写艺术评论很难维持生活,又有几位教授能够仅凭艺术评论获得专业职称?

问题正在于此:艺术评论当然可以是人人发声的见仁见智,但更需要优秀的专业素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开阔的理论视野,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艺术评论,既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又积累而为新的艺术理论的素材,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批评的迫切需要。

我们从来不缺乏艺术评论。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来谈论艺术评论,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使我们迫切需要更多接地气的艺术评论,需要更多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深刻分析与对劣质艺术产品的尖锐批评的艺术评论,需要更多关心关注当下艺术现象的艺术评论,需要有更多有理论创见的艺术评论,一句话,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更多与艺术创作同步、具有理论创见与预见、能引导艺术创作实践的艺术评论。

二、做好艺术评论,必须深刻理解

今天的“艺术”概念

要做好艺术评论首先要澄清艺术的概念。“艺术”不断发生着嬗变,逐步与宗教祭祀、教化人伦与记录历史的功能划清界线。在经济全球化的商业侵蚀下,如果艺术只剩下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它还有没有自身的存在价值?

祈雨时的舞蹈,岩洞中的奔牛,丰收时的歌唱……原始艺术的概念首先起源于宗教。西方教堂是艺术的宝库,敦煌石窟壁画至今仍是艺术的精华,而其初衷都是敬献给神及上天的虔诚圣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力量逐渐强大,艺术从宗教中逐渐分离出来。教育成为艺术的第二重功能.成教化,助人伦,是中国艺术几千年来的基本特质从孔子的“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直到近代以来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丰子恺提出人生的三重境界,都揭示出艺术与教化的关系。

艺术当然具有记录的重要功能,无论是民族史诗神话,还是丹青绘就的历史长卷,都翔实记录了历史中无数的重要时刻。而对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的描绘,以视觉、影像的方式,记录下这个世界的如其所是。

当娱乐诸神转向娱乐人自身,艺术作为审美的概念而独立时,艺术才成其为艺术,才有了我们今天所意指的艺术概念。于是,伴随着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发现与肯定,艺术朝向心灵、情感、自我,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一路向着象征、抽象、表现进发,直至到达现代艺术的领地。

可以说,艺术的概念不断发生着嬗变。分离出宗教功能、教化功能、记录功能之后,艺术独立而成为自身,从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艺术要求“自律”,即剥离了这些属性,寻找属于艺术自身的形式美感。抽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轮番登场,到“二战”后的去中心化、边缘化、不予界定的“后现代主义”,以及随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当代艺术”,每一次都是对之前艺术观念的颠覆与挑战。比如“酷儿艺术”,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同性恋解放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酷儿理论的成形,再到今天酷儿艺术被艺术界接受(2014年惠特尼双年展中的三个策展人有两位都采用了鲜明的酷儿艺术作品),不断以“艺术”的名义挑战人伦社会的底线。美国艺术理论家道格拉斯·克林普,他的研究被视为美国酷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酷儿不是同性恋,它无关‘弯与‘直,而是对性的复杂性的理解。”类似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普通观众,对于艺术家而言也同样难以理解。人们不禁发问:这是艺术吗?这是艺术作品吗?什么是艺术?

人人都是艺术家。阿瑟·C.丹托因此认为艺术终结了。这个艺术,指的正是传统艺术上所说的艺术。“(当代)艺术成为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切人的东西。数以千计的博物馆修建了起来,但不是展出那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珍宝,而是展出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艺术家已经成为哲学家过去做的角色,指引着我们思考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东西。这样,艺术事实上就是关于经验了艺术的那些人。它也有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阿瑟·C.丹托在《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中这样说道。也因此,艺术评论的作用与意义不是“关注传统的视觉愉悦的观照”。“批评家过去自豪于他们的‘好眼力,凭借这个基础,可以判断某物是否伟大或是否好。今天,批评家的任务是阐释、解释作品,帮助观众理解作品所试图表达的东西。”

艺术一方面迈向小众、极小众的同时,也向大众化、商业化、娱乐化迈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蔓延,艺术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领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的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甚至有人说所谓的边缘、小众的艺术,也只不过是金钱利诱下的又一场秀。今年国庆档电影“大卖”,除了娱乐性,有几部能称得上是艺术作品?上座率成为唯一的指标。当艺术只剩下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它还有没有自身的存在价值?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前不久,马云与曾梵志合作的《桃花源》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亚洲现当代夜场拍卖,经过几十轮竞价,拍出了4220万港元的高价。这是一场以慈善之名进行的拍卖,在艺术品市场被认为是秋拍中的“意外”,却获得了全球财经媒体的热烈关注。马云是谁,不用介绍;而曾梵志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和国际性的艺术家之一。这件事之所以能够称为“事件”,是因为引发了太多太多的话题。1.最通俗的一个话题是准沾了谁的光。马云沾了曾梵志的光吗?在同场拍卖中还有曾梵志的另一幅作品,《无题10-1-2》以略高于估价的1448万港币成交,而曾梵志估价为2500万-3500万港币的《自画像》最终流拍。2.曾梵志沾了马云的光?这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种屈辱。特别是对于曾梵志这样的艺术家,他的《最后的晚餐》曾经在2013年苏富比拍出1.8亿多港币,由此被称为“中国最贵的艺术家”。3.这是素人艺术的胜利?除了马云,哪位素人艺术家还有这样的市场号召力?恐怕不会有人天真到这个地步。4.这是谁的话语场?苏富比作为世界一流艺术拍卖公司,它推出的现当代艺术作品,起码应该是一流水准,但这场亚洲现当代夜场的其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反响平平。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下的走势是挤出泡沫甚至走向低落的总体态势。在这场拍卖中,慈善是个口号,作品成为营销由头,而马云作为互联网杰出代表、中国第二富的影响力光环,才是这次拍卖天价的主因。5.成就这个神话的,还有收藏家的推波助澜。据报道,《金融时报》艺术市场专栏作家Georgina Adam在谈到这次拍卖的结果时说,西方社会名流发起的以慈善为曰的艺术拍卖并非新闻,但大多没有什么社会轰动效应,像马云这样初次画油画就在拍卖市场取得了令人惊讶的高价,在西方还没有类似的现象。但在中国,在这个30多年来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以这样的一个事件,宜告了商业的力量、金钱的影响力和可以被漠视的市场规律。其背后普遍的社会心理,有钱就可以制定规则,有影响力就可以制定规则,这绝不是一句“有钱就任性”可以解释的。

4220万港币的高价,不是艺术的定价,而是财富、声望、权势的定价;本应当是艺术的话语场,是艺术的舞台,但恰恰艺术不在场,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完胜,艺术终结了。艺术只不过是金钱的代言人。

对于艺术概念的嬗变,有的人认为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可以无限制扩大,有的人认为,这样的娱乐秀与艺术无关,应该被完全清除出去。这不是保守与先锋之争,而是关乎艺术的本质。或者说,艺术何为?当我们今天谈论艺术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这需要艺术理论与艺术评论的深刻分析来作出解答。

三、艺术评论的责任与担当

艺术评论最重要的使命,是以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有效的评论工作,最终建立起普遍认同的艺术评价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梳理、甄别人类最精华的文化艺术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不朽精神与力量。

有没有关于艺术的最大公约数,即人们普遍认同的有关艺术的概念、理念、观点?长久以来,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艺术理论研究的目标。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问题一再被转换,这个目标渐渐失落了。特别在人类知识累积、社会资讯发达的今天,现代人深陷传统、知识、资讯的迷宫,难以作出整体判断,常常有迷失其中的感慨。而多元化使得人们很难有集中关注的话题,也失去了共同探讨这样的传统问题的兴趣。一位著名评论家曾说,他的同事们正在阅读的书籍,他从来都没有见到过。每年有多少本书籍出版?每年有多少戏曲话剧音乐舞蹈的上演?每年有多少美术作品的展览展示?每年有多少影视作品的播出?想要把握某一艺术领域的全貌有时候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何况,艺术评论者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要关注其他的文化艺术领域,更需要关注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光从时间上说,就会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媒体对酷评、谀评、贿评猛烈攻击,只是普遍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缩影。如果仅仅归咎于艺术评论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未免过于简单。事实上,艺术概念的混乱,早已使艺术评论无所适从。在这个标榜艺术个性化、多元化、边缘化的时代,严肃的艺术评论往往淹没在互联网时代的喧嚣之中,“80后”、“90”后颠覆性的艺术观念,并不只是来源于年龄形成的代沟,更主要是因为主流声音渐趋微弱之后,借助于网络,青年人提前获得了话语权。这当然是好事。但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越是新奇、越是夺人眼球、越是挑战权威与秩序的作品越被放大,对艺术作品的讨论,与其说是对艺术的关注,不如说更多是猎奇。

怎么办?艺术评论需要有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艺术观念的混乱,映射的是现实世界的混乱,正需要我们打磨艺术评论的利器,不断地进行观点交锋与观念碰撞,取得尽可能多的共识。艺术首要的特质乃是关乎审美,是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包含自身发生发展积累变化的技术演进,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始终指向精神世界。它仍然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宗教作用——抚慰心灵,教育作用——教化众生,还有记录作用——留住历史等等,但它更重要的是精神审美活动。也就是说,艺术应当并且始终包含两个核心内涵——“指向精神世界”与“来自于心手相应的技艺”。艺术的创造需要高超的技艺。对艺术家个人而言,这种技艺需要习得,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而绝非人人都是艺术家;指向精神,则意味着它绝不仅仪是商品,尽管它可以因为自身的价值而获得拍卖场的天价,但天价并不能必然证明它的艺术价值。它是精神创造的产物,同时,它也必须能够作用于精神。或者说,艺术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超越物质的束缚。马云“作品”拍得高价,并不代表马云就是艺术家,只是以这种定价的方式,证明他作为当代网络传奇、财富传奇的价值被相当多的人认可,而不是他的艺术才华被认可。

艺术需要艺术家投射情感,并引发观看者的共鸣。艺术评论可以采用艺术本体论的审美判断进行评价,也可以用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拓展对艺术的研究,增加艺术评论的角度,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评论的方式,重新获得对真、善、美的认同,为艺术找到终极目标。

还好,无论世界怎样喧嚣,总是有大多数人坚守自己内心的准则。在互联网嘈杂的声音中,我们总是能够一再找到例证,证明公平正义自在人心,证明真善美的渴望永在人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位作家、记者,以纪实文学的非虚构作品,获此殊荣。她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等等,题材大多关注并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她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她的同胞,她的祖国,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进行“口述式”写作。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她,“证明新闻写作同样可以抵达不朽”,“实际是在重申文学宽阔的本质性和古典意义上对文学的理解。……有力地证明了文学的根本指向性和伦理的根本责任。”

一位专栏作家叶克飞引用了这样一段话:书中采访了一位儿科医生,他这样说道:“我是一个儿科医生。孩子们有不同的观点。举例来说,他们不认为癌症等于死亡——他们还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他们对身上发生的事了如指掌——例如论断结果,服用的药品,手术的名称。他们懂的比他们的母亲还多。他们过世的时候,脸上有着惊讶的表情。他们就这样带着诧异的表情离开人世。”就在那一瞬间,我被“诧异”这个词击中,心头突然涌过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泪水充盈了我的双眼。

“打动人心”四个字,我以为是最古老最真实又最有效的标准。纪实是不是文学,真的重要吗?亲历者的真实感受永远超越作家个人的想象。真相就埋在亲历者那里,等待着有勇气的作家去挖掘、去发现。如果能让那些易逝者留下永恒的痕迹,文学艺术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不管它是用纪实还是虚构的方法。穿越千年,《史记》不断在一代代人心中复活,谁会在乎它是什么文体,又是不是为记录历史而作呢?

艺术评论要发掘这样的作品。艺术评论最重要的使命,是以一代又一代人长期的、有效的评论工作,最终建立起普遍认同的艺术评价体系与标准,并以此梳理、甄别人类最精华的文化艺术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不朽精神与力量。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