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2016-04-13 07:53张树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格化亲情交易

张树俊

(中共江苏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张树俊

(中共江苏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人格化模式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企业发展的人格化模式主要包括企业的人格化创业模式、人格化经营模式和人格化管理模式。采用人格化发展模式,有利于创业者解决创业之初的资金、人力等问题,有利于新创企业迅速拓展市场,也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但单一的人格化发展模式,有较大的局限性,不仅影响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且有时或在某些方面给企业带来运行秩序的混乱。人格化发展模式要克服人情化、关系化的负面影响,并逐渐走向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的统一。

民营企业;人格化;模式优化

由于依靠制度、规章等形式化的东西来创业、交易与管理来发展企业,已经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要求,因而人格化发展也就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人格化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采用人格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拓展市场,也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但单一的人格化发展模式,不仅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有时或某些方面带来企业运行秩序的混乱。本文试对企业发展中人格化创业、人格化交易与人格化管理模式进行粗略的分析,提出走出人格化发展困扰的初步思路。

一、人格化创业模式分析

从民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源头来看,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是从个体户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创业的组成人员一般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是亲友等,也有的开始时就由亲朋好友联合投资兴办,这种企业多数是家族化企业,具有明显的人格化创业模式痕迹。

人格化创业模式具有许多优势。从创业项目选择来说,人格化的创业生产经营都非常灵活,其创业可以不拘形式,也不讲求类型,创业项目可以涉及工农商等各个领域。从创业资本来说,由于初创的家族式企业,创业资金可以由家庭和亲友共同解决。虽然资金不可能很大,但一般足够初创之用。同时人格化的创业模式,也可以节约许多费用。比如家族式企业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管理层级设计,也不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有的企业主就是厂长,厂长夫人可能就是财务负责人,因而企业管理成本较低。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温州的民营企业多为家庭手工业作坊,所需的创业资金并不大,也完全可以由家庭自我筹措,大一点的作坊也可由亲友们合作解决。从企业生存发展的维持力来看,由于家庭式企业有亲情、亲缘的维系,加之企业内家族伦理的力量驱动与约束,企业内的成员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因而企业发展的目标一致、动力较强。所以人格化创业模式为成功创业奠定了亲情基础,这些企业不仅创业顺利,而且很快会从小规模生产逐步扩大而形成一定规模。

当然,尽管人格化创业模式有许多优势,但缺陷也较明显。有关研究指出,“不同企业的成长路径可以不同,但成长是共同的目的。生存下来,谋求成长是创业者的主要任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能实现成长不是意味着停滞,而是意味着消亡”[1]19。人格化创业模式对于初期创业是有利的,也能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但由于人格化创业的创业资源仅从家族小范围内取得,发展资金有限,且由于家族式企业主要依靠亲缘维系,企业缺少应用的规范性的制度,管理者家长作风严重,因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矛盾冲突较大。此外,家族式企业的产业由于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效益往往难以保证。

因此,人格化创业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其人格化优势,另一方面要克服人格化创业模式的局限。比如,创业者要改变小资金启动与低成本运营的发展方式。作为业者要进行长远思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创业设计。要用现代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方式,解决创业中的资金、人才等问题,不能只在家族、朋友之间做文章。再如要注意企业项目选择,避免“低、散、小”的产业生产或过剩产业的生产,努力向高新产业进军。还有,要改变封闭性个体生产模式,注重企业间的合作,积极加盟或组建企业集团,为企业做大做强构筑更大的空间。

二、人格化经营模式分析

企业要发展,交易是关键。一般来说,创业之初的企业家们的交易为了急于打开市场,所以,其交易往往是人格化交易。比如10-14世纪地中海地区的马格里布商人在进行远距离交易时,往往只从马格里布人中进行雇佣贸易代理人的选择。这种选择“本地人”做贸易代理人的交易方式,就是一种人格化的交易方式。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人格化交易是建立在个人之间相互了解基础上的交易[2]16-19。所以交易常常以“熟人”为基础,如家族、老乡、同学等等。

人格化交易方式是创业之初创业者首先选择的方式。从大多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创业者创业之初的产品交易,多数是从亲朋好友的介绍入手的。亲朋好友网,往往是他们的产品交易网。当然,由于相互介绍,这个网会变得越来越大。事实上,人格化交易方式常常是创业者创业之初产品交易的“路径依赖”。人格化交易方式由于是以亲朋好友或“自己人”为基础的,所以在这种交易网络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人”的交易团体意识。这种特殊的“自己人”感情有利于保持交易的相对稳定性。一旦企业经营交易突破了“自己人”的网络体系,往往会受到企业内外部人的反对。

人格化的交易方式对初期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少投入、高速度、低风险的经营交易方式。但是,人格化交易也有不少局限性。如依据亲疏关系编织的交易网,领域较少,且较封闭,难以拓展市场,不仅影响企业的对外开放,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很大。又如以人情关系进行的交易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也不利于公平、健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应在依靠人格化交易打开市场的同时,尽快从人格化交易向非人格化交易转变。非人格化交易是不依赖“自己人”的关系网络而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形成的交易。诺斯说过,“从人格化交易向非人格化交易的转变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3]16-19。所以,人格化交易向非人格化交易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怎样改变人格化交易的局限?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阿夫纳·格雷夫做过研究。他研究发现,与马格里布人同时活跃在地中海地区的商人还有热那亚人,热那亚商人与马格里布商人不同,他们在从事远距离贸易时,并不只在本土人中选择贸易代理人,同时他们还创立了“社区法庭”,以此形成“双边声誉机制”和“双边惩罚机制”,保证远距离陌生人之间交易合约的执行。正由于“社区法庭”的建立,打破了人格化的交易模式,因而热那亚商人得到了贸易扩张,其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历史也比马格里布商人长。

为此,创业者的经营必须有一个新的思路,要根据现代市场特点和企业市场开拓的要求,努力实现人格化交易向非人格化交易的转换。具体地说,就是要用具有合规律的、科学透明的交易制度,取代约定俗成的人情化的“潜规则”制度,以信任规模的扩大,促进交易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三、人格化管理模式分析

从企业的人文管理要求来看,企业应该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人格化企业”。人格化企业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意志。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定特殊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综合体,它能够独立地运用这些资源和能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处理现实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是一种人的意志的体现[4]88-89。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的亲情化。管理亲情化是企业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由于亲情影响,企业管理往往由最高辈份或投资者、创办者说了算。企业处事也以亲情为基础,以简单的亲情去用人与管人,家族伦理上升为企业运行规则。这种亲情化管理在企业创办初期有激励与凝聚作用。但这种人格化的亲情管理同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采用充满人情的方式,诉诸道德、教育,被管理者会予以配合,可能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理效果,但在更大的范围内特别是企业人员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则收效甚微。再如,人格化管理模式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家长制”会带来独断专行,“近亲繁殖”会带来“排外”。此外,人格化管理也容易发生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以人情代替制度的现象。还有,管理过分地亲情化,会使有的自律程度较低的成员按自己的欲望去行事,而无视企业的利益与要求,从而带来企业管理的混乱无序。

要克服人格化管理的缺陷,一方面要让企业管理从关系圈中走出来。真正的企业人格化管理,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从产品销售的实质来看,企业生存的基础是顾客,而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主要考量两部分因素:“一部分是效用,另一部分是体验,二者缺一不可”[5]。显然,从产品生产与服务来说,企业管理的人格化,首先应是产品与服务的人格化,这是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为此,企业管理需要人格化,但这种人格化应该更多的是人性化,而不是亲情化。企业管理中以人性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化是不以亲情为基础的。以人性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化关注的是企业命运。如就产品宣传来说,企业人格化宣传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企业广告要对培养和树立广告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义[6]69-73。又如,企业的品牌建设要在产品的质量、品质、市场、服务、营销、设计、创新等等环节精心地经营和管理,要根据市场反映进行不断地修正,符合顾客的心理需要[7]32-33。还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向人文化管理转变,符合企业发展的安全需要、增值冲动、经营扩张等精神需要等等。客观上,人格化企业是充满了人文精神的群体与个体理性契约的复合体。企业发展需要以最大而有效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本的能量。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企业在组建之初,以亲情化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化管理是必要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凝聚人心的基础则应该以人性化为主要特征,也就是要以人文关怀谈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保持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企业还要逐步加强“非人格化”管理。“非人格化”不是要去除人性化,而是要去除管理的亲情化,以保持企业管理的公平性与制度性。总的来说,创业、经营在重视人格化的基础上,都需要配之以“非人格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市场范围越来越大、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强,面对逐利的陌生人群,单纯的人格化管理已经难以实现预期的企业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推进“非人格化”。要用严格的管理标准、操作程序、任务考核等等来激励与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为此,企业发展必须摆脱亲情困扰,从亲情化的人格化管理模式从走出来,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管理模式。

总之,人格化创业模式、人格化经营模式和人格化管理模式人格化模式对于企业初创以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过程中,在采用人格化模式,发挥人格化模式优势的同时,要进行模式创新,并逐渐人格化模式与非人格化模式的互补利用。

[1] 启文.创业初期如何做好资源管理[J].劳动保障世界,2012(2).

[2] 胡乐明.交易范畴的演化:从康芒斯到威廉姆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1).

[3]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演进与前景[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4] 路广平 刘铖.企业行为的人格化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2(10).

[5] 岳鹰.人格化管理[DB/OL]. [2009-04-09]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f3a1930100d1yo.html.

[6] 张金花.试论广告人格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3).

[7] 谢锐.试析品牌建设的人格化问题[J].现代商业,2007(01X).

[责任编辑乐知]

The Personification Analysis of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attern

ZHANG Shujun

(TaizhouMunicipalPartySchool,Taizhou225300,China)

Personification model is the basic pattern of development in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 mainly include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personified management mode and personified management mode. Using pers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trepreneur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apital and human,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startup to rapidly expand the market, also is helpful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 staff. However,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single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greater limitations,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growing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sometimes or in some respects brings the running order of chaos. Personal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overcome the humaniti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elation and gradually approach the unity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private enterprise; personific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2015-08-21

张树俊(1957- ),男, 江苏姜堰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F276.5

A

1671-8127(2016)01-0054-03

猜你喜欢
人格化亲情交易
永不凋零的亲情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大宗交易榜中榜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清明话亲情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大宗交易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
惊人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