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开课变成“作秀课”

2016-04-13 18:36陈清华
教育家 2016年46期
关键词:作假作秀公开课

文│陈清华

别让公开课变成“作秀课”

文│陈清华

云卷云舒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作为一名教育者,你一定觉得:身处大时代之下,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太过纷繁复杂,无法应对。其实,教育无外乎两点:提升自我、奉献爱心。掌握这两点即使面对再复杂的局面,也能轻松应对。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各地围绕课程改革而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举行公开课往往是各地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如同现下层出不穷的选秀活动一样,不少公开课也渐渐变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起来,大家形象地称之为“作秀课”。下面,笔者就这种“作秀式”公开课的危害及成因做一简要分析。

公开课作秀的主要表现

公开课成了公开表演 如今的公开课成了公开表演。一是备课请“导演”。上课老师精心准备好教案后,往往要请学校的资深教师甚至整个教研组的老师帮助斟酌,对教案的各个环节仔细推敲,反复修改,最后形成结案,可谓“集思广益”,忙得不亦乐乎。二是课前先排练。一节公开课在举行前,往往要在同一年级的好几个班反复试讲,不断演练,力求完美无缺。三是上课教师和听课学生联合集体作假。公开课上,课堂往往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和流程实施集体“作假”。课堂上讨论哪几个问题,由哪些学生来回答,答案是什么,甚至谁先来故意答错再由谁来说出准确答案都有事先安排。四是挑选优秀的班级或临时拼凑学生。许多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尤其是东道主学校的参赛教师,往往把上课班级安排在基础较好的班级,甚至到各班选出优秀的学生临时拼凑成一个班。优秀学生成绩好,发言积极,准确率也高,容易“上”出较好的教学效果。

滥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少公开课老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分追求形式,想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博得评委的青睐,为自己加分。殊不知,教学手段的选用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不是越花哨越好。

内容选择上避难就简 各个学科教材中都有些章节或内容便于课堂发挥,便于师生互动,老师把握起来往往容易驾轻就熟,课堂效果良好,容易得到评委的好评。于是,许多开课教师都倾向于选择这样的章节或内容,而对教材里所谓难教的内容采取回避态度。试想,如果大家都避难就简,那么教学中的一些疑难和困惑何时才能得到解决呢?

“作秀课”的危害

直接影响观摩评比效果。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和探讨的公开课成了作秀表演,其研究探讨价值必然降低,指导意义也势必荡然无存,评比结果也就无法客观公正。

影响教学风气。每一个年轻教师都是从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开始,如果年轻教师看到的公开课都是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的“作秀课”,这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和良好教风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

影响学生。孩子们从小接受老师的教育,被告知要诚实守信而不弄虚作假,但在公开课上又在无形中领略了老师们大量的作假技巧,这些行为会直接颠覆学生所接受的诚实教育,影响学生诚实品德的形成。

“作秀课”的成因分析

出现大量作秀课,其根源在于不少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有的教师期望通过上好一节或几节公开课就成为什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或者名师名家。也有的学校企图用“作秀式”公开课拿奖来显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艺术精湛,达到提升学校品牌、吸引生源的目的等等。可以说,“作秀式”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了真,变了味,没有了教育的本真,刻上了浮躁的烙印。

不过,笔者并非主张公开课不需要充分的准备,即使平时原生态的“家常课”也需要精心准备一样,公开课的准备要根据开课目的和教学内容而定,而不能为博取评委好感或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而表演作秀。观摩教师们需要的是来源于一线课堂 “纯天然”的公开课,这种课的生命力更强,研究、推广价值也更高。

因此,还是让公开课回归自然的好!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翠屏行知中学校)

猜你喜欢
作假作秀公开课
人才测评的“伪装者”
——人格测验作假研究述评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作秀过敏症
还敢作假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给“晒家底”的官员多些鼓励
人员选拔中人格测验的“作假”研究*
作秀离灾难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