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判决结果预测与应对*

2016-04-14 19:05李金明
东南亚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对菲律宾预测

李金明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 厦门 361005)



南海仲裁案判决结果预测与应对*

李金明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厦门 361005)

[关键词]南海仲裁案;菲律宾;最终裁决;预测;应对

[摘要]南海仲裁案到了即将宣布最终裁决的时刻,由于中方采取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故多数专家认为,仲裁结果可能会偏向菲律宾。然而,近几个月来台湾方面对“太平岛非岩礁而是岛屿”这一问题提出辩证,有可能对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起到一定的影响。有些学者对仲裁案的裁决作出了各种预测,但不管这些预测的可信度如何,我们都应当认真做好各种应对措施,以捍卫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由菲律宾单方面提交的南海仲裁案,经过2015年10月29日联合国常设仲裁庭宣布对菲律宾提出的7项议题具有管辖权,以及2015年11月24日仲裁庭就菲律宾提出的实体问题举行首场听证会后,不少媒体都认为中国在这场南海问题法律战上将遭受挫败。但是,今年3月台湾方面提出了太平岛是岛屿而非岩礁的辩证,指责菲方隐瞒真相、误导仲裁员的不诚实做法,引起了仲裁庭的重视。于是,有些专家开始对仲裁案的判决结果进行预测,认为如何确定太平岛的性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仲裁案的判决结果。

一太平岛性质问题对南海仲裁案的影响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向设于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常设仲裁庭提交了南海仲裁案,至今已过去三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曾经历过两个重要程序:一个是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发布新闻稿,宣布5人仲裁小组一致通过有权受理南海仲裁案。在菲律宾提出的15项议题中,仲裁庭宣布对其中的7项具有管辖权。在这7项被受理的议题中,有4项是关于黄岩岛、美济礁、仁爱礁、渚碧礁、南薰礁、西门礁、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的属性与海洋权利问题;另3项是“中国非法制止菲律宾渔民到黄岩岛海域谋生”、“中国未尽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以及“中国执法船以危险方式航行造成冲撞菲律宾船风险”。

上述7项议题的具体内容是:(1)黄岩岛不具备产生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权利。(2)美济礁、仁爱礁与渚碧礁都属于低潮高地,不具备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权利。(3)南薰礁与西门礁(包括东门礁)也都是低潮高地,不具备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权利,但它们的低潮线可以用来测定鸿庥岛和景宏岛的领海基线。(4)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也不具备产生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权利。(5)中国非法阻止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海域谋生和干扰渔民的传统捕鱼活动。(6)中国没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履行维护黄岩岛及仁爱礁海洋环境的义务。(7)中国的执法船在黄岩岛以危险方式航行,造成冲撞菲律宾渔船的风险,破坏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尽的义务[1]。

对于仲裁庭具有管辖权的宣布,菲方自认为获得了初步的胜利。菲律宾总检察长希尔拜(Florin Hilbay)在一份声明中说:“此次裁决代表菲律宾在寻求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澄清其海洋权利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消除了仲裁庭管辖权问题的初步障碍,为菲律宾提出其实质性申诉的理据打开了道路。”[2]

另一个重要程序是,2015年11月24日,仲裁庭就菲律宾针对中国提出的仲裁案的实体问题举行首场听证会。菲方法律团队进行陈述,其核心观点是中国声索南海的所谓“历史依据”和“断续线”主张没有法律依据。菲方首席律师保罗·赖克勒(Paul Reichler)在庭上表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没有一项条款支持中国对南海的所谓“历史性权利”。他指出:“中国声称对断续线内的海域拥有专属权利,剥夺了菲律宾在这些地区进行捕鱼和勘探活动的权利。”迈阿密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克斯曼声称:中国对南海的“非法声索”超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海洋权益。菲方另一位代表律师安德鲁·勒文施泰因认为:假如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之后仍可以声称历史性权利,中国也未能满足支持其声索的要求,即长期对声索海域行使持续、专属的控制[3]。在举行听证会的第二天,菲律宾代表团的一名成员甚至指出,中国所主张的断续线领海声索“毫无希望”。仲裁庭在12月1日发布声明说:“仲裁庭现已进入审议程序,希望在2016年以内颁布裁决结果。”[4]

然而,由于菲方在听证会上将太平岛说成是“岩礁”而非“岛屿”,不能享有超过12海里领海的海洋权利,引起了台湾方面的不满。他们认为菲方歪曲事实,曲解法律。2016年1月22日,台湾方面派出一批科学家和两名外国学者一起登上太平岛,共同检测岛上的水质,证明其纯度高并当场试饮。这些科学家及学者还亲眼看到太平岛上有原生的椰子和木瓜,有4-5人合抱的大树,岛上也饲养鸡、羊,还建有观音庙,另外还有清朝先民留下的坟墓,这些都可证明太平岛完全是“岛屿”,而不是菲方蓄意歪曲的“岩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亦批评菲方非常荒谬,隐瞒事实真相,误导仲裁员,不是诚实的做法。马英九除了亲自登上太平岛视察外,还于3月23日正式邀请菲律宾派代表或律师参观太平岛,但菲外交部迟迟未作回应。与此同时,马英九也邀请境外重要媒体、国际法学者和自然生态学者访问太平岛,以证实太平岛是“岛屿”而非“岩礁”。据媒体报道,马英九的做法引起了仲裁庭的关注,他们已分别行文给北京和马尼拉,要求双方对此作出回应[5]。

其实,菲律宾在2013年1月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时,并没有提到太平岛问题。但在2015年3月间,菲方在提交给仲裁庭的补充事证中,却把太平岛也列为仲裁项目,试图将这座“岛屿”降格为“岩礁”。据说这个要求是由菲律宾政府聘请来打南海官司的美国律师团提出来的,当时波士顿福利·霍格律师事务所(Foley Hoag LIP)的两名律师,在写给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和外交部长罗萨里奥(Albert del Rosario)的信中说,法律团队一致认为,仲裁案如果不纳入太平岛,将会使全案陷入“严重风险”。信中还说,如果诉状不纳入太平岛,仲裁庭会认为菲方因担心对己不利而故意避开太平岛议题,造成菲方不老实的印象。阿基诺看完信后,即指示不能将太平岛从诉状中删除[6]。

美国律师团执意要把太平岛列为仲裁项目的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主岛,如果将之判定为“岩礁”,那么南沙群岛的其他岛屿也自然沦为“岩礁”,就不具有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另一方面,太平岛靠近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如果被判定为“岩礁”,仅能享有12海里的领海,那么,巴拉望岛就可以独享向南延伸出去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不会出现与太平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太平岛被判定为“岛屿”,它可以享有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将与巴拉望的专属经济区发生重叠,因此,双方之间必须先解决重叠海域划界问题,这就超出了仲裁庭判决的权限。

鉴于上述原因,如何判定太平岛属“岩礁”或属“岛屿”则成了仲裁案判决的关键。因此,新加坡《海峡时报》2016年3月25日引述分析家的说法指出,如果台湾方面成功说服仲裁庭判定太平岛是“岛屿”而不是“岩礁”,菲律宾有可能输掉对中国的南海仲裁案。菲律宾拉刹大学安全专家海理查(Richard Javad Heydarian)表示,“他们(台湾方面)的立场正破坏我们的仲裁案。”他说道:太平岛会导致仲裁庭延宕判决结果,“因为菲律宾与台湾将必须先解决他们之间的重叠海域问题,这是个很复杂棘手的问题。”菲律宾大学海洋事务与海洋法研究所所长贾伊(Jay Batongbacal)表示,这将会使仲裁案超出仲裁庭管辖的范围[7]。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3月23日正式邀请菲律宾派代表或律师参观太平岛,菲方外交部直至3月31日才回复,他们对马英九的邀请没有评论。不过,据菲方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并无把握能成功将太平岛降格为“岩礁”。因为他们援引的是台湾“内政部”1994年的旧资料,据此主张太平岛淡水与植被不足,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岛屿的条件,希望藉此减损太平岛的“岛屿”地位。菲方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连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太平岛都不是“岛屿”,那么区域内的其他小岛都只能算是“岩礁”。这样,中国就不能援引海洋法,主张其控制的岛礁享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另据菲律宾最高法院大法官加彪(Antonio Carpio)提供给台湾“中央社”的书面材料显示,如果太平岛被仲裁庭判决为“岩礁”,那么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就可以独享面向南海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样一来,200海里范围内的一切渔业、矿产、油气资源等都将归菲律宾独享,菲方也可以兴建人工岛或在岩礁上架设人工设施。加彪在材料中还指出,200海里的距离大约可从巴拉望岛划到太平岛,如此一来,中间多座中国控制的岛礁,包括已大面积扩建的赤瓜礁、美济礁等,都将被视为“非法建筑”[8]。由此可见,菲方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用心非常险恶。

二南海仲裁案判决结果预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海仲裁案判决结果已到了即将出炉的时候。由于中国已多次阐明仲裁庭对菲方诉求的事项没有管辖权,以及中方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立场,因此,多数专家都认为,南海仲裁结果可能会偏向菲律宾。美国和欧盟甚至警告中国,应尊重联合国常设仲裁庭的裁决。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与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防长西莱特说,美国、欧盟及美国的其他盟国,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必须明确表明,联合国仲裁庭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如果中国输了而不遵守判决,中国将面临后果。尽管美方一直在制造支持菲律宾和支持仲裁庭裁决的国际舆论,但这很难成为现实。正如菲律宾大学海洋事务与海洋法学院院长巴通巴卡尔律师所说,中国坚称将不接受仲裁庭的裁决,“事实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指中国)会改变立场,他们的立场非常强硬和明确。”[7]

随着南海仲裁案临近摊牌,有些专家开始对仲裁的结果进行预测,其中引起注意的是菲律宾最高法院大法官加彪。这位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重要智囊,曾多次到海牙出席南海仲裁案听证会。他于2016年3月31日在菲律宾武装部队总部亚银纳洛军营举行的名为“仲裁判决:地缘政治的可能性”的讲习会上,面对出席会议的军方官员、各国大使馆代表以及外交部官员,预测南海仲裁案可能出现三种裁决结果。他认为:“最坏的结果是仲裁庭不对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法律效力作出裁决,仅宣布太平岛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黄岩岛只享有领海,而不裁决其他问题。”[10]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将毫无顾虑地执行断续线主张,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不仅海域面积将大幅减少,而且连派船为自己占有的南沙岛礁进行补给都会受到中方舰船的干扰。如此一来,相关各国只好扩充军力来捍卫自身的利益,由此将引发军备竞赛,而美国及其盟友也将频繁测试航行自由,中方势必反弹,区域紧张局势将骤然升高。

另一种裁决结果,加彪称之为“中庸的结果”。即仲裁庭宣布断续线没有法律效力,黄岩岛为“岩礁”,只能享有领海,而太平岛为“岛屿”,可以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意味着在南海北部,菲律宾可从吕宋岛西岸向外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扣除黄岩岛的12海里领海范围),菲律宾渔民可独享这片海域的渔业资源,并在黄岩岛领海与中国渔民一起捕鱼;在南海南部,太平岛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将产生专属经济区重叠问题,菲律宾必须专门就太平岛的地位提出仲裁要求,并邀请越南和马来西亚加入程序。

第三种裁决结果是这名资深法官所希望仲裁庭作出的“最好裁决”。即中国的断续线主张没有法律效力;仲裁庭确认太平岛只是低潮高地,不能享有专属经济区;黄岩岛享有的领海是菲律宾渔民的传统渔场。于是,菲律宾在南海北部和南部都可独享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除去黄岩岛和太平岛的12海里领海范围)。如此一来,菲律宾与中国的争议海域面积将从531,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551平方公里,而且只有菲律宾有权在此专属经济区海域内大兴土木,其他国家的建筑物将一概被视为非法。也就是说,菲律宾将成为这场南海仲裁案的“最大胜利者”,实现了“独享整个南海海域”的梦想[11]。

另一份预测是由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发布的最新报告,分析国际仲裁庭针对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可能做出的判决及影响。这份报告的执笔人是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和克雷萨(Harry Kresa),拉普胡珀在担任新美国安全中心资深研究员之前,曾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的主任,研究南海问题多年。

有关太平岛的问题,该报告指出,太平岛是“岛屿”还是“岩礁”将影响到中国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大小。按他们研判,仲裁庭将太平岛裁定为“岩礁”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仲裁庭必须谨慎小心,避免引发台湾方面及区域的反弹。他们认为,仲裁庭可能搁置太平岛性质的问题,而将重心放在菲律宾针对中国占领的岩礁及低潮高地的地位问题上。报告提到尼加拉瓜在国际仲裁庭对哥伦比亚提诉的例子,指出中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海域内的美济礁扩建的做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表达是禁止的,有前例可循。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美济礁原属低潮高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1982年签署时,对专属经济区海域内的低潮高地是否可被占有没有规定,但国际仲裁庭对尼加拉瓜2012年诉讼哥伦比亚案的判例曾有解释,专属经济区内的低潮高地是不可被占有的(cannot be capable of appropriation)。也就是说,各国不能对低潮高地声索12海里的领海主张,更何况在低潮高地上大规模地搞扩建。

该报告还提到,仲裁庭很可能对中国的断续线做出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裁决。报告认为,难以想象中国会放弃断续线的主张,但仲裁庭也可能认定断续线部分有瑕疵,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将给中国保留些许颜面,让北京愿意将南海主权声索朝向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方向,而不是主张历史性权利。报告提醒,仲裁庭判决后要注意北京的反应与可能做出的行动,包括是否迳自宣布南海航空识别区。而对于美国来说,仲裁结果出炉后,美国可能成为菲律宾的后盾,持续与盟友在南海“捍卫航行与飞越自由”,并通过公开或私下管道,要求中国遵守仲裁结果,如果中国坚持不遵守,就应付出代价。因此,报告还是鼓励各方以此为例,通过国际法现行机制解决争议[12]。

从上述菲美专家分别做出的判决结果预测可以看出,菲律宾最高法院大法官加彪是一位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他不仅在各种国际场合极力攻击中国,而且在菲律宾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南海纪录片第二集“海洋遗产”中捏造事实,煽动反华情绪。他所预测的判决结果当然是以菲律宾“独享整个南海海域”为“最大胜利”。如果出现仲裁庭不对断续线的法律效力作出判决的情况,他将大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宣告死亡,因为这表示这条国际公约不能解决今日最严重的海洋争议,这等于它是一条‘无用’的公约,有争议的国家将不会再请求它帮忙。”他甚至宣称:“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及其他声索国将必须购买战舰、战斗机和导弹来捍卫他们的海洋主权”,以扩充军备竞赛对仲裁庭进行威胁和恫吓[13]。

另一份预测是由美国智库的专家做出,看来比较客观一点,但他们在谈到美济礁扩建问题时却出现了前后矛盾。他们首先认为仲裁庭将太平岛裁定为“岩礁”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太平岛将被判定为“岛屿”,可以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后面又以尼加拉瓜在国际仲裁庭对哥伦比亚提诉为例,在谈论美济礁问题时却将之列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海域内。殊不知太平岛作为岛屿,美济礁就在太平岛的专属经济区之内,属于中国的领土。中国在自己领土上进行建设是合情合理、无可非议的,并不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此外,他们认为仲裁庭可能不会全部否定断续线的主张。这种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因断续线毕竟是个历史问题,它不可能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三几点应对建议

南海仲裁案从表面上看是由菲律宾提交联合国常设仲裁庭,但实际的背后操纵者是美国,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预测仲裁庭的最后判决将对菲律宾有利。不过,对仲裁庭裁决的执行一般还是取决于自愿遵守,而中方已一再声明不接受仲裁庭的裁决,因此,美菲只能寄希望于在国际舆论上向中国施压。美菲两国于2016年1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两国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会议后,发表了联合声明称,仲裁庭对南海争议的裁决,“对中国与菲律宾都将具有法律效力”[14]。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和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防长西莱特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讲座上甚至威胁说,给中国传递的资讯是,如果中国不接受对其不利的判决,“我们将使你负责”。他还说:中国的声望将肯定受到影响,而我们可以想出其他创造性的办法来让中国付出代价[15]。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在仲裁庭最后判决出炉前后,认真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下面提几点应对建议:

(一)对菲律宾单方面提出来的南海仲裁案,中国虽然采取不接受、不参与,对今后宣布的“最终裁决”也不执行的态度,但在实际运作上,我们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广造舆论,在国际上尽量行使我们的话语权。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争取与仲裁庭法官直接沟通,可以通过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方式,邀请一些国际上知名的海洋法专家发表看法,促使仲裁庭法官重新认识或考虑相关问题。我们也可以考虑到海牙常设仲裁庭举行有关我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南海的史实和图片展览,让仲裁庭法官有机会多了解一些南海的实际状况。

在制造舆论这一点上,台湾方面在太平岛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他们不仅邀请了美、欧、日、台、中东等区域的重要媒体登上太平岛,其中包括有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彭博社、CNN和两家日本媒体,同时还有国际法学者与自然生态学者同行。另外,台湾也邀请菲律宾派代表或律师参观太平岛,邀请海牙常设仲裁庭的5位仲裁员到太平岛进行实地访问。对菲律宾聘请的美国著名律师赖克勒,他们也邀请其登岛。尽管这些人都没有成行,但台湾了解到赖克勒曾接受过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的访问,在发言时讲了“太平岛既无水也无土,一切都是外来的”,因此台湾就直接邀请AMTI的负责人波林在1月23日登上太平岛。波林拍了很多照片,准备发表在网站上。台湾方面这种抓紧时机、广造舆论、扩大影响的做法是一种较好的应对措施。

(二)在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中,南海断续线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他们要求仲裁庭厘清南海断续线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尽管该提议涉及到如何处理历史与现状的问题,不属于仲裁庭的管辖范围,仲裁庭不一定对之作出最终的裁决,但是,如何对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我们应该面对的问题,例如我国在南海的管辖水域是否包括整个断续线水域?在今后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中,是否以断续线的外围为界等等。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今后类似的仲裁案仍然会出现。

例如,今年3月19日印尼武装船只攻击我国渔船问题,印尼方面质问,如果南海断续线不包括纳土纳群岛,为什么中国渔船要到那里非法捕鱼?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国渔船正在“中国传统捕鱼海域正常活动”。其实,双方的异议就出现在断续线海域与印尼纳土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重叠的问题上,相信中国渔船出事的地点就发生在重叠区内。由于纳土纳群岛海域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良好的渔场,故印尼对该重叠区非常警惕。据印尼国防部长里亚米扎尔德2月26日接受日媒专访时透露,印尼在该群岛建设有海军基地,部署了3艘护卫舰,延长飞机跑道,强化雷达以及战斗机、特种部队等。驻扎在岛上的兵力将从现在的2000人增加至4000人,目的是防备“来自北面的威胁”[16]。

再如3月24日,马来西亚国家安全部长沙希丹·卡西姆称,当天发现有近100艘中国注册的船只进入南海南康暗沙与北康暗沙附近的“马来西亚水域”。他还表示,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及海军已在该地区有所部署,以监控局势。他进一步说道,如果发现这些船只非法进入马来西亚的“专属经济区”,马来西亚将采取法律行动。从该事件的描述来看,问题同样是出现在断续线海域与东马砂拉越专属经济区重叠之处[17]。

(三)在海牙仲裁庭即将对南海仲裁案作出最终裁决之际,争取东盟国家的支持显然是重要的。尽管东盟国家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闹得最厉害的也只有菲律宾和越南,其他成员国,如马来西亚,虽然在南海存在争议,也没有出现过大吵大闹。因此,加强与东盟的团结还是很有必要的,起码可避免万一最终裁决对中国不利时,东盟国家一致表示支持,对中国造成压力。因此,必须极力争取在南海争议中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东盟国家,特别是柬埔寨和老挝,希望他们在处理南海问题上能继续站在公正的立场。

例如,美国国务卿克里1月26日曾会见过柬埔寨和老挝领导人,企图敦促东盟十国领导人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一致,但未能获得他们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承诺。柬埔寨外交大臣贺南洪就公开表示,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他指出,各国应独立解决争议,东盟不应介入。他还说,柬埔寨不是一家法院,不能裁决一个岛屿应该属于哪个国家[18]。2月16日,美国与东盟十国领袖在加州阳光庄园(Sunnylands)举行峰会。美国希望东盟国家能够统一口径,依据国际法解决南海领土争议。但是,东盟并没有遵循美国的旨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会上指出,包括南海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地区问题,必须以保护地区稳定和安全为前提,必须以和平方式处理。泰国总理巴育在会上也强调,《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在各方之间创造互信、解决矛盾的有效机制,因此,各方应当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内加速“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这些表态实质上强化了东盟对区域事务的主导权,而排斥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规则”和“原则”[19]。上述事例说明,为应对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应争取东盟国家,特别是与南海争议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柬埔寨、老挝等国,以避免东盟国家形成共同立场,产生负面影响。

(四)随着美国和日本的介入,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中已沦为次要的角色。如果裁决结果如美国所愿对中国不利,美国为了迫使中国执行仲裁庭最后裁决,除了通过国际舆论给中国施加压力外,还可能动用海军舰艇来执行裁决结果。目前,美国以“航行自由”为名,已派出战舰驶近中国在南海扩建的岛礁,以显示美国不承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声索。美国先后派出“拉森”号和“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分别驶入渚碧礁、美济礁和西沙群岛中建岛的12海里范围内巡航。中方有关部门依法对美方舰艇实施了监视、跟踪和警告。据美国海军将领表示,今后他们还将增加巡航的次数和组合。美国的“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目前正在南海活动,据说第三次的“航行自由”巡航,不可能由“斯坦尼斯”航母执行,而是一艘较小型的战舰,巡航地点可能在美济礁附近[20]。由此说明,美军在南海的巡航,可能不会只是象征性的一次、两次,未来还可能寻求与盟国在南海的联合巡逻机制化,特别是在仲裁案最终结果出炉之后。

因此,南海的局势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严峻,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藉此将之转化为我国南海战略的转折点,加快在南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快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中国海洋领土的主权。

【注释】

[1][2] 《裁定15项议题中对7项拥有管辖权,菲欢迎南海仲裁庭判决》,〈菲〉《世界日报》2015年10月31日。

[3] 《南海仲裁案就实体问题庭审首日,菲:中国声索无国际法依据》,〈菲〉《世界日报》2015年11月26日。

[4] 《南海案第二轮听证会结束,仲裁庭宣布明年作判决》,〈菲〉《世界日报》2015年12月2日。

[5] 综合台湾“中央社”23日报道:《马英九邀请菲方和仲裁员参观太平岛》,〈菲〉《世界日报》2016年3月24日。

[6] 据台湾“中央社”24日报道:《仲裁扯上太平岛,全因律师团坚持》,〈菲〉《世界日报》2016年3月27日。

[7] 据台湾“中央社”25日报道:《若仲裁庭认定太平岛不是“岩礁”,分析家:菲恐输掉仲裁案》,〈菲〉《世界日报》2016年3月27日。

[8] 据台湾“中央社”马尼拉23日报道:《挑战太平岛地位,菲如意算盘曝光》,〈菲〉《世界日报》2016年3月24日。

[9] 《随着美国和日本介入,专家:菲在南海沦为次要角色》,〈菲〉《世界日报》2015年11月28日。

[10] 《菲中南海领土争执案即将判决,加彪:或有三个不同版本》,〈菲〉《世界日报》2016年4月1日。

[11] 据台湾“中央社”马尼拉9日电:《菲法官再谈仲裁案三种结果,对太平岛地位或单独提出仲裁》,〈菲〉《世界日报》2016年4月10日。

[12] 据台湾“中央社”华盛顿15日电:《美智库预测南海仲裁案结果》,〈菲〉《世界日报》2016年4月17日。

[13] 《菲中南海领土争议案即将判决,加彪:或有三个不同版本》,〈菲〉《世界日报》2016年4月1日。

[14] 《美菲声明:南海仲裁对中方一样有效》,〈菲〉《世界日报》2016年1月15日。

[15]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重申,反对菲国提出的仲裁案并拒绝参与》,〈菲〉《世界日报》2015年2月19日。

[16] 《印尼增兵纳土纳群岛,防备来自“北面威胁”》,〈菲〉《世界日报》2016年2月27日。

[17] 《马媒:逾百中国船进南康暗沙》,(香港)《大公报(菲律宾版)》2016年3月26日。

[18] 据路透社报道:《克里未能改变柬埔寨南海问题上立场》,〈菲〉《世界日报》2016年1月27日。

[19] 《东盟拒绝美式“南海规则”》,(香港)《大公报》(菲律宾版)2016年2月18日。

[20] 《美舰计划驶入美济礁12海里海域》,〈菲〉《世界日报》2016年4月3日。

【责任编辑:吴宏娟】

A Predic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and China’s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Li Jinming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5, China)

Keywords: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Philippines;Final Ruling; Prediction;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is about to announce a final ruling. Since China has taken the position of neither acceptance nor participation, most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outcome of the arbitration may be biased towards the Philippines. Recently, however, as for Taiwan has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he Taiping (Itu Aba) Island is an “island” but not “rock”, the final decis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is possible to be influenced to a certain degree. So some scholars have made various predictions of the ruling. We should take seriously all kinds of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as a response regardless of the credibility of the prediction, so as to defend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integrity.

[收稿日期]2016-06-15

[作者简介]李金明,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兼职教授。

[基金项目]2015年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南海问题:美菲舆论挑衅与中国的应对策略”(CAMAJJ201502)。

[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99(2016)03-0028-07

猜你喜欢
应对菲律宾预测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无可预测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菲律宾・邦板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