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4 00:29夏一名
考试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初中数学

夏一名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坚守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被动学习导致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一线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尝试教学法有效应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在“练习”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 初中数学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所谓尝试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该活动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传统一言堂模式带来的弊端,要有“改变”的意识,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尝试练习、自主练习的过程中确保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本文就从以下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将尝试教学法应用到数学课堂活动中进行论述,确保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以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进行论述,展现尝试教学法的作用,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1.导入新课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不论是应用那种教学方法都不能缺少了导入环节,否则,学生前几分钟的思绪都还在停留在课间活动,导致很多学生一时很难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要通过导入环节给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练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本节课的新知识学习中。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了上节课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相关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几道练习题,如:

(1)如果△ABD≌△CDB,且AB、CD是对应边,如图,思考:你能根据这个已知条件得出哪些结论?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C. 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

……

组织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自主解决上述问题,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要顺势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迈好第一步。

⒉新课教授

在上一节课学生完成练习题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相对应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相等,能否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接着引导学生正式进入到尝试教学活动的应用中。

首先,出示尝试题。

(1)已知:如图,AB=CD,AC=DB,△ABC≌△DCB全等吗?

(2)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

(3)如图,AB=AD,CB=CD,△ABC与△ADC全等吗?为什么?

……

组织学生先结合以往的知识对这几道练习题进行思考,并试着进行解答,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出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第一步,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难易度,既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这与学生自学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尝试教学法的应用中,我们要设计好这些常识练习题,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自学课本。

在向学生出示尝试题之后,我重新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边边边”的判定定理;初步能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等等。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边边边”判定定理的应用进行明确,明确推导过程。也就是说,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互相学习中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主动求知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能确保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再次,尝试练习。

该环节的存在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该环节,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对“出示尝试题”环节的习题进行解答外,还要再进行一些设计,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即:

(1)已知:AD是△ABC的中点,AB=AC,求证:∠BAD=∠CAD.

组织学生对这些练习题再一次进行解答,这次的尝试练习题相对于上次出示的题目难度稍大,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自主交流、自主练习中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高效课堂中提高效率、锻炼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该环节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

再次,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是指要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本次尝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借助“边边边”判断定理进行解决问题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等等,比如:有学生提出:在上题“已知AC=BD,要使得△ABC≌△DCB,只需增加一个条件是?摇 ?摇”(图见上)中,我们只需要分析,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包含的边是哪些,然后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找出AC=BD、BC=CB,要想解决该题是不是只需要找到AB=DC相等,也就是说,只需要添加AB=DC就可以,还有其他方法吗?

还有学生提出:只要两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吗?

还有学生提出:在两个三角形中,是不是有两条对应边相等之后,就一定能够根据条件推导出第三条边相等?然后再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

组织学生对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对未能正确解答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巩固所学内容,而且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该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要确保学生讨论中丰富解题思路。

最后,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可以说是尝试教学法中的最后一步,也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一步。所以,在结束了上述几个环节之后,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在自主练习、自主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该环节的存在也是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高效实现的保障。最后,我再次设计了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如:

(1)如图: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F=BE,FC=EC,AB=CD,求证:△AFC≌△BED.

组织学生再一次对这些练习题进行解答,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二来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对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课堂小结

虽然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尝试教学法的应用是结束了,但是整节课并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对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思考,确保该教学法价值的最大化实现。那么,在本次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和改进呢?

首先,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切记不能将过多时间放在教师讲解上,否则,课堂就又回归了以往的灌输式课堂,既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次,习题设计要有效。在整个尝试教学法中,我们以“自主练习”为主,习题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在不同的环节,我们设计的题目的难易程度要有所区别,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思想,要有效地将其与数学实际课堂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数学课程魅力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观发.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07).

[2]徐雪莲.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3(16).

猜你喜欢
尝试教学法初中数学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谈尝试教学法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排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