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策略研究

2016-04-14 13:28刘冰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据集成数据源

刘冰洁

摘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各种数据急剧增多,需要采用合适的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充分了解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策略,对于推动企业更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数据集成;数据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5-0009-02

Abstract: In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intensified, a variety of data increased rapidly, need to adopt th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data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orderly conduct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and data integration, and to master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and data integra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data integration; data source

1 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的相关分析

一般情况下,数据集成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格式的定义、数据的整理、规则的描述等几种,可以有效解决不同数据源在同一平面被共享和运用的问题,以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中各种内容的整体显示。因此,数据的查询必须非常简单、快速,以在集成范围内进行统一标识。根据信息系统集成的实际情况可知,网络集成是非常重要的硬基础,而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软基础,必须实现获得各种数据,才能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企业各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有效利用。所以,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比较典型的数据集成模型是由系统功能层、用户界面层、数据存储层组成的。

由于数据集成是为了实现各个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共享,因此,在为企业制定各种决策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资源的前提下,需要改进和优化各个数据库之间存在的局限,采用压缩保存、转化为资产等方法进行数据资源的利用,才能真正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企业数据集成应用的模式已经有很多,其中,基于中间件模型、联邦式、数据仓库等是最常见的三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最终为企业制定各种决策提供可靠支持。本文就上述三种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一般联邦数据库系统是某些互相联系但又独立存在的单元数据库的集合,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不一样的集成。因此,数据在互相共享时,联邦数据源之间会相互提供可访问的接口,其分布情况有集中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其他数据库系统等多种。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松耦合、紧耦合。在实际应用中,联邦数据库主要包括数据库、数据、命令、映射、模式和处理器几个部分。与其相比,中间件模式一般是在统一全局数据模型后进行web 资源、异构数据库等的访问,因此,其主要存在与应用程序和异构数据源系统两者之间,可以为各种应用、数据访问提供连通接口,也能有效协调各种数据源。另外,数据仓库通常是指企业决策、管理时面对的各种数据集合,如与时间相关的、不能修改的数据,因此,数据是比较广义的,不可重复的。由此可见,在实际应用上述几种模式时,为了降低数据之间转换的误差,需要根据企业决策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管理情况来确定,以免出现更严重的管理问题。

2 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换策略

根据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的整体情况来看,数据源出现异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存贮模式、操作方式等不一样引起的,因此,其可以分为系统上的异构、模式上的异构两种,而数据的存贮模式主要有对象关系模式、对象模式、关系模式等多种,其中,关系模式是最常用的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换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首先,软件工具的合理运用。通常情况下,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有着将外部数据转移到自身数据库表的相关工具,其有着一定专用性、特定性等特点。已建成,数据库转换的数据必须与数据库对应,才能在合理运用软件工具的基础上,避免数据更新存在不同步问题,最终保证数据库转换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中间数据库的有效转换。在进行两个具体的数据库的转换时,可以根据关系定义来确定数据转换模式,从而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准确读出,从而在中间件数据的转换下被写入到目的数据库中。虽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库转换需要的模块比较少,扩展性也较好,但需要的空间比较大,整个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谨慎使用。最后,数据库组件的科学运用。在科学运用目的数据库、源数据库组件的情况下,数据可以得到直接转换。如果出现源数据库、目的数据库有着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情况,则需要将他们转换成统一类型的数据,才能确保双方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系统集成是高科技技术不断创新的产物,是服务方式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实现企业各种数据的优化管理有着极大作用。因此,充分利用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策略,不但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决策的可行性,还能促进企业更长远发展,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焦汉科,马林兵,邓孺孺,等.多源遥感数据管理与远程处理集成实现[J].测绘科学,2015(11):131-136.

[2] 刘博,夏新,陈彦东.基于信息集成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2013(7):46-48.

[3] 孙效玉,张维国,杨宏贤.数字矿山建设中的系统应用集成与数据共享方法[J].金属矿山,2012(7):123-125.

猜你喜欢
数据集成数据源
Web 大数据系统数据源选择*
基于不同网络数据源的期刊评价研究
XML数据交换技术在中医智能化诊断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高校一表通系统建设探究
02C卫星成国土资源主体业务主力数据源
基于数据集成的水上项目国家队数据库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真值发现的冲突数据源质量评价算法
分布式异构数据源标准化查询设计与实现
基于刻面的数据空间数据源管理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