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艺术怎么样

2016-04-15 17:33蔡国强
读者欣赏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史个人主义艺术家

中国当代艺术水平究竟如何?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委托蔡国强作为策展人策划的展览“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于3月14日在多哈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开幕,展示15位(组)中国内地出生的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外,蔡国强主编同名书籍并撰文《说说艺术怎么样》,多角度直率地畅谈当代艺术家包括他本人所面临的挑战。

艺术家其实可以闷着不说,就做让人想不通的东西,但我自己是喜欢说的人。既然艺术本身主张跟大众对话,怎么可能不说话。我跟大众说,和艺术大家说,其实是边说边想,找话说,有些自己并没想通。不少是我平时在工作室说、也跟媒体说的,说别人也是说自己。有些可能是听人说,有些是不太应该说,竟然还写出来。反正我也不是正经策展人或评论家,更不是领导。艺术家嘛,不太负责任地随便说说又怎么样,说艺术、说艺术家、说作品、说展览。

做艺术家,首先要有才能,这是天性,比如本身就多愁善感又善于表达。其次要训练,一个观念艺术家,长年在世界各地的历练能让他有层出不穷的点子。问题在于,此时此地,应该做什么?综合判断社会、人生和自己艺术的这盘棋今天到了哪个位置,也考虑合作者的能力等,再界定这次该做什么样的艺术。此外还要有破坏、建设艺术史的激情和意志。展厅不是橱窗,不是市场,展厅和画面是战场,要看得到格斗和伤亡。最近在米兰、佛罗伦萨看作品,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还有波提切利、格列柯等,都是“白刃战”。其实他们很有天分,什么都能干,建筑、科技……但不敢乱来,因为知道画面是他的主战场。

很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明清转折时,八大山人作为明代皇族后裔,面对新时代难免会有抵触和失落情绪,这促使他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建构他的苦难,而不直接画苦难的内容本身。元末明初的倪瓒,随着命运颠沛,精神上愈发自我放逐,在山川自然里逍遥,画中人物是苍茫宇宙时空里的小小一点……每当在世界上任何美术馆看到他的画,瞬间感受到一种归去永恒之乡的心境。

近现代的一些大艺术家,如齐白石、徐悲鸿,他们都是一代才人,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巨变,在精神和人类艺术史上本可以有更大的成就,但似乎被各种事务和理由套住。齐白石画了大半辈子虾,应付各方索画,以他的精力和才华,本可以干更多了不起的事。徐悲鸿画了很多肖像,在他的不同人生阶段,面对不同对象都一样使用从法国老师那里学来的半古典技法。而比他早几十年留法的日本画家,如梅原龙三郎等,已经直面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实践如何拥有东方式的油画风格。

中国艺术大师“工匠”般炉火纯青地画虾画马时,同时代西方艺术家却忙于掀起一个个艺术史上的篇章。如毕加索那样忙着开疆破土:蓝色或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或重返古典,自由驰骋在无边无界的艺术国度……有些人肯定可以说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但毕加索作为一个住在法国不说法语的西班牙人,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也很不容易。

近代以来,中国确实曾被迫于救亡救难。可很多国家也有程度不一的类似阶段,救亡救难的艺术和文学需要用浅显易懂的形式调动民众,比如版画、国画、宣传画等容易制作和看懂的形式,但这并不排斥个人方法论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

一战后,美国国力膨胀,以现代化城市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经济和政治力量影响着全球。美国在寻找非欧洲的艺术(包括来自欧洲的传统性画家和像杜尚这样的实验艺术先锋)之外,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文化。他们用欧洲油画风格画美洲的自然和人物,比如哈得孙河画派,就像地理教科书或人类学插图,恢宏而呆板。

许多美国艺术家跑去巴黎画景色和人后,才有一番成就,如卡萨特、萨金特。后来霍珀画里大地上孤零零的火车站,灯光下移民和新建街道的空茫……用欧洲手法画出的这片土地上大变革的严峻现实,画风透出美国油画的寂寞和尴尬。与此同时,美国南边的墨西哥,结合南欧艺术的豪迈风格和流行的立体派,融汇印第安文化,产生了表现激烈动荡而神秘的美洲土地和社会的大型壁画。

美国先是派大量艺术家去考察,后来干脆把墨西哥艺术家请来,而这些艺术家有的还是共产党员,在美国画揭露资本主义的壁画。美国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道路,但墨西哥先行一步,启发了波洛克等美国艺术家,正视自己文化已经出现的精神和气质。美国必然要产生面对这片土地和日新月异时代的创造艺术,并且由此开启全新的艺术征程。

其他美洲国家,虽然社会生活充满黑暗和困难,但还是诞生了灯塔般的思想和艺术先锋,如《百年孤独》等影响世界的好小说。

这些例子可以很好地对比正在迅速成长的中国。新旧交替带来的破坏与建设,国内外关系的风风雨雨和复杂变化……世界等待看到。因此,中国艺术创造了什么?面对这个价值观丧失的混乱世界,需要用形式和方法论说事,而不只是新闻报道式的图像。假如我们的艺术要针对今天说事,却找不到创造性的方法去说它,说再多也会被历史遗忘。

中国当代艺术走到今天,向西方学习时最没学到的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集体意识。而艺术的操作形式,如何实现商业化成功,如何运用丰富的多媒介表现形式,都学得很好。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从塞尚开始一直到今天,主要是个人与艺术史的对话,催生出传奇般的艺术语言的出现。中国人一直没学好的“个人主义”,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艺术里宗教范式的压抑,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作为主体的觉醒、民主制度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逐步建立起来。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不太一样,更多是用科学民主救国家,不是救自己,不提倡个人主义。

有人会说,中国怎么没有个人主义?很多中国人自私、炫富、不顾公共利益,不愿承担太多社会责任。利己主义的自私跟个人主义是两回事。个人主义是主张个人尊严和权利,同时对社会负有责任。中国在这两方面都缺乏。

中国艺术里缺乏普世的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是对个人的尊敬,创造个人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寻找最大限度的公平。

回顾20世纪80年代年轻艺术家的反叛精神,是对集体主义的反叛,但基本又是以集体主义的方式对抗集体主义。能不能关注真正的个人?他的艺术探索和言论只代表他个人,他的失败也是他自己。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由此创造艺术社会整体的活力。

在今天,几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群展,雕塑、绘画、行为、装置、影像形式多样,但并不等同于个人主义的多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艺术的态度和观念、艺术方法的切入点,以及对所表现的问题有个人的主张。也许一件作品只是谈自己的性经历,或失恋的痛苦,也能是真正的具有个人主义的多元。

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这一课没有补上,就难以大胆坚持个人的艺术态度,创造个人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艺术态度,可以是社会关怀,也可以是对艺术史的颠覆或戏谑;宏观的态度,明确的观念,承载态度和观念的形式。好的艺术家,态度、观念、形式三位一体。

若只是表现主题,比如中国生态问题,若风险只是来自政治的压力,作品则可能面临没什么艺术价值的风险。想在艺术史上玩出形式,为此不懈追求,这是一个孤独、危险的赌注,因为不知道结果,也许一辈子也逃不出现存风格的阴影。中国艺术家很聪明,只是缺乏游戏艺术史的胆略和大智慧。很少有人在想,让世界看看油画还可以这样画,建筑、服装可以这样设计,电影可以这样拍。而西方不时就出一个狠的。艺术上,不说美国、法国,英国虽然少有艺术流派,但常冒出一个个奇特的坐标式人物,如透纳、摩尔、弗洛伊德、培根、霍克尼……

一个艺术家好不好玩,要看是否给自己出难题,没难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难度的创作是在消耗,可是新的地平线在哪儿?现有的空间所剩无几,这样苦苦挣扎的乐趣是真实而有力量的。

艺术系统很热闹,但艺术家要小心变得像动物园的“宠物”,肥壮但不凶猛,容易被系统“吃掉”。应该像山里的野兽,不那么容易被豢养。被系统“吃掉”的状况,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有,做艺术家似乎太容易。当然在这里主要是针对现有艺术界的一些现象说事,还有很多条件困难的艺术家,甚至仍在为生存而奋斗。

猜你喜欢
艺术史个人主义艺术家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镣铐下的舞蹈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
个人主义能克制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