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李亚鹏:让女儿成为不轻易被失败打倒的人

2016-04-15 22:03星辰
现代家长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亚鹏小朋友女儿

星辰

李亚鹏从公众视野消失之后,涉足地产界、投资界、医疗界,被外界誉为企业家和慈善家。但褪去一切光环,李亚鹏只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众所周知,李亚鹏和前妻王菲所生的女儿李嫣是一位先天唇腭裂患者,李亚鹏接受了这一事实,并为女儿写下一句话:“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为了实现对女儿的期许,10年来,李亚鹏在教会女儿具备爱的能力、培养才情及增强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可谓用心良苦……

在女儿身边营造爱的氛围

2006年5月27日,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来到人世。当被医生告知女儿是一个先天唇腭裂患者时,李亚鹏痛苦得流了泪。当心情渐渐平复后,他在博客上为女儿写下几句话,其中一句是这样说的:“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这句话包含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未来的期许。

李亚鹏和王菲积极地为女儿寻求治疗。当他明白无论怎样的手术都不可能完全抹去这样一个印迹时,他考虑最多的是,女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遇到来自各方面诧异的目光。李亚鹏希望女儿面对这样的目光时,不但不躲避,还可以对别人报以最甜美的微笑。这样的微笑从何而来?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长大以后给陌生人报以这样的微笑?李亚鹏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半年后,李亚鹏和王菲倡导发起了嫣然天使基金,在帮助唇腭裂的小朋友时,李亚鹏有意带上女儿,让她知道爸爸妈妈在帮助唇腭裂的小朋友。李亚鹏把女儿做手术前的照片封存起来,但会让她看见基金会帮助的小朋友的照片,还会带女儿参与基金会夏令营活动,让她跟那些已经完成手术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李亚鹏在嫣然儿童医院跟唇腭裂患者的家长开分享会的时候,也带上女儿参加。渐渐地,李嫣明白了一个事实:自己与那些患唇腭裂的孩子是一样的。

一直到现在,李亚鹏也从来没对女儿说过“你是一个唇腭裂的孩子”“你是一个天使”之类的话。他知道,女儿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一个患唇腭裂的孩子,父女俩形成了一种默契,谁都不说出来。李亚鹏一直认为,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定的默契,是亲子关系的最佳境界。

平时,李嫣目睹了爸爸和他的团队无私帮助别人的太多场景,内心也萌生了帮助他人的念头。李嫣4岁那年的夏天,李亚鹏率医疗队到边远地区为唇腭裂患者做医疗救助手术。出发前,他对李嫣说:“爸爸和叔叔、阿姨们要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帮小朋友做手术,你有那么多玩具,有没有一些不要的?如果有,我带一些分给其他小朋友!”李嫣想了想,拒绝了爸爸:“我现在的玩具都很喜欢,没有不要的!”李亚鹏没有勉强女儿,说:“那就算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李亚鹏准备出发的时候,母亲拿了一大袋子玩具给他,说:“今天嫣儿突然起得特别早,拉着我帮她收拾了一大布袋的玩具,说是让爸爸带给小朋友的。”从母亲手里接过布袋的一瞬间,李亚鹏知道,爱的种子已经开始在女儿心中发芽、生长,这是他最想看到的。

此后,李嫣慢慢融入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中去。她喜欢画画,李亚鹏对女儿的绘画天赋赞不绝口,他拿女儿的画做了一次慈善拍卖,筹了数十万元善款。得知自己的画能换来钱帮助他人,李嫣更加积极地给嫣然天使基金画画。

2012年11月2日,李亚鹏在云南丽江为女儿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画展,这次画展展出了李嫣的44幅作品,每一幅都是她的宝贝。画展上,李嫣的所有作品都以1800元至4800元标价进行义卖,所得收入全部捐给嫣然天使基金作为唇腭裂专项救治资金。画展揭幕那天,李嫣也到了现场,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叔叔、阿姨们抢购,她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些钱该能帮助很多小朋友吧!

在李嫣的成长过程中,李亚鹏用心在她身边营造起一个懂得爱、发现爱的环境。在李嫣的眼里,爸爸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帮助别人。在嫣然儿童医院,她看到院长、医生、护士们也都在帮助别人。李亚鹏身边有一个叫方方的女员工,在嫣然天使基金工作已经10年了,他有意无意地让她成为女儿生活中最要好的成人朋友。通过这个叫方方的阿姨,李嫣知道她的工作就是去帮助别人。潜移默化中,李嫣形成了关爱别人最快乐的思想意识。

培养才情以女儿兴趣为主

李亚鹏除了希望女儿有爱之外,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才情的人,她可以吟诗作画,可以弹琴、唱歌、跳舞,可以有很高的情商。

李亚鹏清楚,虽然他有一颗强烈的想去教化女儿的心,但一些方面的能力却不具备,只能求助良师。李嫣从美国完成第二次手术回来后的一天,李亚鹏偶遇了一位姓魏的老师。魏老师学识渊博,从事中国的儒家教育和清朝的皇室教育研究,家教理念和李亚鹏很一致。于是,李亚鹏聘请魏老师为女儿传授国学、古典诗词等方面的知识。魏老师欣然应允。一连7年,李嫣都跟随魏老师学习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精粹。

除了让女儿在家诵读国学经典外,李亚鹏还把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他在十三陵水库边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年24个节气的那一天,他会推掉一切应酬,驱车带着母亲、女儿前往,做水温、空气湿度的测试。每年“春雷响,万物长”的惊蛰一到,他还带上小桶、铲子等工具,和女儿在地里找苏醒的虫子进行观察,然后给女儿讲,惊蛰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从此开始,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忙起来了。

与别的家长不同的是,李亚鹏没有让女儿上辅导班,而是带女儿到大自然中去开阔视野。每次去郊外,李亚鹏都带着一本《本草纲目》,和女儿一起辨识各种植物。通过日积月累,李嫣认识的植物远超同龄人,甚至比一些成年人还要多。经常远足郊外,也让李嫣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更多。李亚鹏觉得,虽然这样的教育对将来的高考未必有太大作用,也没有所谓的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但在孩子的幼年阶段,他希望能给女儿更大的拓展空间。

为了培养女儿的才情,李亚鹏用足了心思。从女儿懂事起,绘画、弹琴、跳舞、下棋等才艺类的项目,都让女儿一一涉猎。不过,他从来不逼迫女儿学某类才艺。如果女儿说:“爸爸,我不想学了。”他就会爽快地同意。李亚鹏希望女儿涉猎的范围广,接触到的事物多,从而让她能够选择一个真正适合她的才艺。

经过几年的选择,现在李嫣保留下来的爱好是弹钢琴和绘画,尤其是绘画,李嫣的作品大气而清新。看到作品被爸爸拍卖用来做慈善,更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如今,李嫣的各种画作已经通过拍卖换来300多万元善款。李亚鹏说:“卖出这么多钱并不是女儿画得有多好,但至少能激发孩子的爱心,以及对绘画的热爱。”

除了让女儿跟着名师学国学,学习琴棋书画外,李亚鹏还教女儿学习甲骨文,从老祖宗造字的匠心独运中体会中国文字的奥妙。此外,李亚鹏还带女儿回乡祭祖,教她铭记身世,对她进行感恩教育。

李亚鹏的老家在河南省叶县仙台镇。1999年,他的父亲从新疆回河南老家重修了祖坟,并告诉族人,将来他就葬在母亲的坟旁,生前远游,死后要好好陪伴母亲。没想到,李亚鹏的父亲返回新疆一周后便驾鹤西去。从此,每年清明节李亚鹏匆匆来往于北京和叶县之间。2014年,李亚鹏出钱复原了老宅,以便回乡祭祖时小住。

2015年7月初,李亚鹏带着女儿再次回到叶县老家。这次,他特意从北京买来家具,和李嫣一起动手布置翻修的祖宅。在干净亮堂的农家小院里,李嫣步履轻快,帮着爸爸做这做那,一点也不觉得累。李亚鹏还为女儿介绍前来看望他们的亲戚,对女儿说,这个该叫姑奶奶,那个你得喊二爷。李嫣有礼貌、懂事,让乡亲们赞不绝口。李亚鹏看到女儿已经开始在感知和接受她的故土,非常欣慰。

李亚鹏在堂屋里设置了祖宗牌位,在祖先牌位前,他指着用甲骨文写的“祖宗”两个字,给李嫣解释其中的含义,教育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铭记身世,不忘祖先是每个人最起码要做到的。李亚鹏在微博上第一次把自己回老家的行踪做了7天的连续直播,他想让大家分享他对孩子的教育,他觉得让每一个孩子记住自己的身世,学会感恩是有分享价值的。果然,网友们看了李亚鹏父女的回乡直播后,纷纷留言:“好爸爸好女儿!”“有这样的好爸爸,幸福满屋!”“每个爱孩子的男人都不会差到哪儿去!”“出名不忘本,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好榜样!就是中!”……

经常设定目标鼓励女儿去实现

除了培养女儿具备爱的能力和有才情外,李亚鹏最希望女儿成为一个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的人。

2008年元旦,北京大雪纷飞,李亚鹏决定带一岁半的李嫣去爬北京郊区的灵山。灵山是北京驴友经常徒步攀登的地方,当时雪下得很大,厚度可以到膝盖,而且还有七八十公分高的茅草。当时的李嫣也就这个高度,爬山过程中,走在前面的人要用棍子帮李嫣把杂草拨开。从山脚下出发时,李亚鹏给女儿设定了目标。大家爬到半山腰的一个亭子旁就折返,问李嫣有没有信心,混沌未开的李嫣点了点头。于是,朋友走在前面负责开路,李嫣走在中间,李亚鹏在旁边保护她的安全,必要时搀扶一下女儿,一行3人奋力往上攀爬。因为积雪太厚,每走一步都比较吃力,李嫣走了一会儿,小脸上已渗出了汗珠。尽管李亚鹏内心有些不忍,但他还是鼓励女儿走完了全程。

李嫣5岁的时候,李亚鹏再次带她去爬灵山。从山脚下到山顶往返大概有17公里的路程,此时的李嫣已不需要搀扶。李亚鹏估算了一下,从山脚下出发完成整个行程,需要七八个小时。出发前,李亚鹏要求李嫣爬到山顶后,把身上所带的水全部喝完,下山是没有水喝的,目的是想让女儿学会分配体力。李嫣答应了。

开始登山了,起初李嫣比较兴奋,走得比较快。李亚鹏把自己的登山经验告诉她,建议她匀速前进,保持体力。前一个小时,李嫣走得较为轻松,只休息了几分钟。第二个小时,她的体能出现问题,累了就想歇。李亚鹏对女儿说:“爬山休息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否则更容易疲累。”李嫣听从爸爸的建议,不撒娇也不耍赖,保持匀速登上了山顶。整个行程,除了下山时体力疲惫到极点外,李嫣一直表现得很坚强。

在李亚鹏眼里,爬山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能让女儿在实践中得到很多的人生感悟。有一次,李亚鹏带着3个孩子去爬山,登山前,他给3个孩子做了分工:第一个小朋友负责选择路线,行走过程中,是绕弯还是直行都由他来决定;最后的一个孩子负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负责大家的安全;中间的孩子只需跟着前面的人走就行了。

出发前,李亚鹏明确地告诉3个孩子:“你们3个在队里的位置和角色是互换的,每个人都要服务别人,也通过别人提供的服务让自己得到保护和休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李亚鹏希望女儿能在和其他伙伴的合作中,体验到团队精神,提高她的生存能力。这样的活动一多,渐渐地,李亚鹏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教育的效果。

李亚鹏深知,教育孩子功夫要下在平时,他经常别出心裁地考验女儿,为女儿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让她去实现。有一年冬天,李亚鹏和母亲带着李嫣到天安门广场游玩,李嫣站在国旗警卫班站岗的战士面前,好奇地问:“武警叔叔怎么一动不动呢?”李亚鹏告诉她:“武警叔叔是在守卫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我们的祖国,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你要不要学习一下?”爸爸的提议让李嫣一下子来了兴趣,她说:“好呀,我也要像武警叔叔那样站岗守卫国旗!”李亚鹏对女儿说:“站岗就要有站岗的样子,一定要像武警叔叔那样纹丝不动,你能做到吗?”李嫣郑重地点点头。李亚鹏看看表,说:“从现在开始,你要像武警叔叔那样站够20分钟,好不好?”李嫣点点头,然后在武警战士旁边站起了军姿。时值隆冬,冷风如刀,然而,因为与爸爸有约定,为了实现目标,尽管冷得直打战,她还是坚持了下来。李亚鹏向女儿竖起了大拇指,并把这一幕用摄像机录了下来。

如今,李嫣已经10岁了,在爸爸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她成长为一个富有爱心、性格阳光、做事执着的孩子。虽然她知道自己外表有残缺,却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这让李亚鹏很是欣慰,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儿一定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有才情、有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李亚鹏小朋友女儿
和女儿的日常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李亚鹏的招牌
对不起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