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04-16 14:10练冬梅姚运法洪建基赖正锋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闽南地区黄秋葵防治

练冬梅,姚运法,洪建基,赖正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363005)



闽南地区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练冬梅,姚运法,洪建基,赖正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363005)

摘要:闽南地区黄秋葵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蚂蚁和蝽象,总结上述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秋葵;病虫害;防治;闽南地区

黄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的一个种[1],又名秋葵、补肾草、咖啡葵等。原产于非洲,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现国内各地均有栽培[2]。其食用部分为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欧美等国都把它列入21世纪最佳绿色食品名录之中[3]。近几年在闽南地区作为特色蔬菜开发品种,加强水肥管理,产量上升,面积增加,病虫害问题也凸显出来。对闽南地区黄秋葵病虫害进行普查,主要病虫害有苗期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 病毒病、白粉虱、 蚜虫、蚂蚁和蝽象。

1苗期立枯病

1.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黄秋葵幼苗茎基部和地下根部,起初在茎基部一侧出现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扩展后绕茎1周,致茎部萎缩后向根部扩展而致幼苗死亡,但不折倒。病苗易被拔起,且根部皮层脱落。大棚育苗,土壤高温高湿时,病部产生淡褐色丝状菌丝,由最初的几株幼苗发病发展成大面积受害。

1.2防治技术

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消毒;苗床土壤可以通过高压灭菌消毒,也可用40%亚氯硝基苯与41%聚砹·嘧霉胺1∶1混用处理;由于黄秋葵幼苗易感染立枯病菌,宜采用穴盘育苗,等植株长出4~5片真叶即可移苗。田间适当施用有机肥和喷洒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幼苗抗病力;黄秋葵出苗后及时拔除病苗。雨后应中耕破除板结,以提高地温,使土质松疏通气,增强幼苗抗病力。大棚育苗需保持棚内通风透气,温湿度不宜过高;发病初期可喷洒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防治。

2根结线虫病

2.1症状

黄秋葵属锦葵科植物,根结线虫喜寄生其根部,导致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露出地表,使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变黄、矮小,影响产量。

2.2防治技术

种植前深翻土壤30 cm以上,每667 m2施用35%线克水剂3~4 kg进行土壤消毒,然后覆盖黑薄膜3~5个月,防治效果较明显;整地时每667 m2用5%克线磷颗粒剂10 kg沟施或栽种时穴施,也可在生长季随浇水施入1~2次,每次2 kg;引进或选育抗根结线虫病强的品种进行栽培;由于闽南地区多以砂壤地为主,不宜水旱轮作,宜与葱韭蒜类蔬菜进行轮作,以减轻危害。选择肥沃的土壤,避免在砂性过重的地块种植。

3白粉病

3.1症状

黄秋葵白粉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下部叶片,叶背先出现不明显的黄斑,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覆盖全叶,严重影响黄秋葵叶片光合作用,造成早衰,产量降低。

3.2防治技术

合理调节黄秋葵枝条密度,清除过密枝和老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植株生长中期追施磷、钾肥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性;黄秋葵坐果后每667 m2追施高钾复合肥15~20 kg,每10 d喷施1次0.2%~0.3%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间隔5~20 d施药1次,连施2~5次,视病情而定。

4病毒病

4.1症状

此病由蚜虫传播,黄秋葵全株叶片卷曲、皱缩、褪绿,叶柄与果荚扭曲,植株不同程度矮化,停止生长。

4.2防治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黄秋葵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避免传染;种子消毒,清水浸种4 h后捞出,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20 min,洗净催芽播种;及时喷洒50%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防止蚜虫传毒。

5白粉虱

5.1症状

白粉虱繁殖力强,大量聚集在黄秋葵叶片背面,成虫和若虫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白粉虱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引发煤污病,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5.2防治技术

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板诱粘成虫;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可用10%铁砂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由于白粉虱活动性强,需大型远程送风喷雾器喷雾。

6蚜虫

6.1症状

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黄秋葵叶片背面、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植株节间变短,叶片皱缩、卷曲、畸形,造成减产,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6.2防治技术

可利用蚜虫趋黄习性,使用黏虫板,或在黄色的塑料薄板上涂上1层黏性明胶,或在黄纸板上涂1层机油(或糖浆)加敌百虫杀虫剂,银灰色薄膜也可起到驱避蚜虫的作用;移栽黄秋葵前可在田间喷洒1%除虫苦参碱悬浮剂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杀灭蚜虫越冬寄主。若黄秋葵移栽后蚜虫轻微发生,应立即施药,预防煤污病、病毒病、蚂蚁等并发危害;设施大棚种植时,可利用防虫网减少蚜虫危害。

7蚂蚁

7.1症状

蚂蚁易群集,主要为害黄秋葵嫩芽,也可为害花和果实。被蚂蚁为害过的嫩芽腐烂,容易被误认为是茎腐病。

7.2防治技术

将5 kg麦麸在锅内炒香后,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洒在麦麸上,再加入0.5 kg糖兑水1.5 kg,充分搅拌均匀做成毒饵,撒在蚂蚁途经的地方,可起到灭蚁的作用;用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也可达到理想的灭蚁效果。

8蝽象

8.1症状

蝽象成虫能在黄秋葵的顶芽、嫩叶、花蕾或果实上刺吸汁液。幼芽被害后,仅剩2片肥厚子叶;叶片被害后形成有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叶疯”;腋芽或果实受害后布满黑点,可导致腐烂发臭。

8.2防治技术

蝽象的卵多产于叶面成卵块,可在5-8月成虫产卵期间,及时摘除含卵块的叶片;椿象天敌有黄猄蚁、寄生蜂、螳螂、蜘蛛等,应加以保护利用;如果椿象虫口太高,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如在敌百虫液中加松碱合剂,可提高防治效果,掌握在一、二龄若虫期防治,效果更好;设施大棚种植可利用防虫网减轻蝽象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SENGKHAMPARN N,SAGIS L M,VRIES R D,et al.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ctins from okra[J].Food Hydrocolloids,2010,4(1):35-4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SEN S,MUKHERJI S.Alterations in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alkaline phosphatase,ATPase and ATP content in response to seasonally varying Pi status in okra(Abelmoschusesculentus)[J].Indi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2004,25(2):181-185.

(责任编辑:林玲娜)

收稿日期:2015-12-23

作者简介:练冬梅,女,1987年生,研究实习员。 通讯作者:洪建基,男,1967年生,研究员(E-mail:hjianji@163.com)。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6.01.019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echnique for main pests and diseases of okra in South Fujian

LIAN Dong-mei, YAO Yun-fa, HONG Jian-ji, LAI Zheng-feng

(InstituteofSubtropicalAgriculture,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jianProvince363005)

Abstract:Main diseases for okra in South Fujian include seedling blight, root knot nematode, powdery mildew, virus disease, and the main pests include whitefly, aphid, ant and Pantatomidae. Main symptoms and it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echnique for the above pests and diseas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Okra; pests and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outh Fujian

猜你喜欢
闽南地区黄秋葵防治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
闽南地区医院受检者Rh血型系统D,C和E抗原分布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