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叙事的典型

2016-04-16 16:45■张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博兴县大厅大妈

■张 积



场景化叙事的典型

■张积

检察日报社2015年“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的获奖作品名单已经正式公布了。阅读这些获奖作品,尤其是阅读一、二等奖作品,深感它们除了标题抓人、内容鲜活、篇幅简约、语言生动这些优点之外,另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善于运用场景化叙事的手法。

场景化叙事,是指作者在进行新闻叙事时,注意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及其他符号的巧妙运用,着意展现报道对象在某个特定场合的具体活动。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是可以特写式地再现具体场合下的人物活动,凸显新闻内容,有益于唤起读者的兴趣,将其自然而然地带入一则新闻之中,并在读后能够留下较深的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效果。

当然,这种叙事手法,仍然属于所谓“讲故事”的范畴。不过,与一般平铺直叙的那种讲故事手法有所不同,它更强调两点:一是“特写”,二是“场景”。一个好的新闻场景,通过特写式的呈现,新闻正确的价值观与导向性皆能融会其中,并且会传达更强的客观性。

郭树合、张海亮的 《“你们检察官来赶集,多少钱能问个事?”》①(一等奖)一文,截取了发生在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集市上一个特别的场景:“在集市一角,一条‘送法到大集,普法到心中’的大红横幅分外抢眼。横幅之下的‘流动检察车’前,博兴县检察院派驻湖滨检察室主任姜开勇和几名检察官分头行动,将一份份《致辖区群众的一封信》分发到赶集的人们手中。”接下来的文字主要呈现一位赶集的老大娘与姜开勇主任的对话。通过老大娘朴实的询问和姜主任诚恳的回答,博兴县检察院改变工作作风,送法下乡、为民服务的新姿态、新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同时基层群众渴望获得法律服务的迫切愿望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本来农村集市,百货杂陈,人头攒动,其场景并不稀奇,然而检察院的流动检察车和检察人员置身于赶集的人流当中,“送法到大集”,这就稀奇了。作者再通过两个典型人物的生动对话,形象地说明了检察院送法下乡的愿望、目的,非常自然地开掘了这则短新闻的深刻内涵,读来大有意味。

龙平川、卢志坚、丁智的《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②(一等奖)一文,以“如果村组已拆迁,征地安置人员名单仅在大队部橱窗公示根本无人注意,必须直送征地安置人员家中”“征地安置费用从安置人员名单确定,到费用发放,要由镇村两级共同实施,杜绝由村干部一人包揽全过程”这样两句引语开头,看似突兀,却一下子就唤起了读者的注意力,想知道一个究竟。原来,这是在江苏省镇江市经济开发区姚桥镇兴隆村委会一间办公室,由“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干警、区征地保障办、镇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和仲家、王庄、迎南、伏元等14个行政村的村委会代表”汇聚一堂,“‘会诊’发生在当地的王建坤贪污征地安置费案,并开出预防‘药方’”的场景。征地补偿款的妥善发放是当前农村征地工作遇到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对不少地方来说是很伤脑筋的一件事情。而文中所述的该地检察院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走出机关,诊“病”于基层,问“药”于民众,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篇新闻在极小的篇幅中,以浓重的笔墨描述了会议室里机关公务人员向老乡“求医问药”,大有收获的场景。其“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的新闻标题也很有吸引力。它令读者想到的恐怕并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句古语,而是在进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机关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的情形。

徐盈雁、肖俊林、黄永君的《控申大厅来了心理咨询师》③(二等奖)一文,由“我要告他们,他们把我的档案弄丢了……”一句愤激之语起头,引出了河北省柏乡县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内,“60多岁的郝大妈”气急申言,检察人员邀请心理咨询师与“郝大妈”静气谈心以舒其愤的场景。其实,此文的重点应该是文尾这句话中的内容:“据了解,该院自2014年10月在控申大厅设立‘来访群众心理咨询服务站’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70余人次,其中4起长期缠访闹访案件当事人息诉罢访。”然而,作者摒弃俗套,并未将笔墨直接落在该“来访群众心理咨询服务站”的介绍上,而是较详细描写了控申大厅的心理咨询师如何引导“郝大妈”讲出自己下岗后,单位弄丢了自己的档案,以至于不能办理退休手续的“闹心事”,如何又与检察官沟通,使检察官了解了“郝大妈” “闹心事”难点之所在,检察官又如何出面与相关部门协调, “终于帮郝大妈解决了退休手续办理问题”。其实,“郝大妈”在控申大厅的这段经历,恰恰是对该“来访群众心理咨询服务站”功能与效果的最好说明,文中最后对它的直接介绍看似寥寥一笔,其实效果已经达到了。

网络时代,短新闻、快阅读是网民的基本要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可以没有内涵,可以不讲究呈现技巧。相反,越是短新闻、快阅读,越应该对此讲究,琢磨提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的效果。那么,其法门何在?其实就是要掌握讲一个好故事的技巧。场景化叙事,就是讲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手法,这次“短新闻大赛”的获奖作品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郭树合、张海亮:《你们检察官来赶集,多少钱能问个事?》,《检察日报》,2015 年10月12日,1版。

②龙平川、卢志坚、丁智:《一小时开出“药方”11剂》,《检察日报》,2015年11月15日,1版。

③徐盈雁、肖俊林、黄永君:《控申大厅来了心理咨询师》, 《检察日报》2015年11月30日,1版。

□检察日报“基层现场·短新闻大赛”作品评析

猜你喜欢
博兴县大厅大妈
“弱有所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基于博兴县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探索
大妈
大妈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大妈一枝花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
滨州市博兴县某窑坑积存废水网络舆情案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