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①赏析

2016-04-16 16:45■宋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不列颠香港回归特写

■宋 雯



《别了,“不列颠尼亚”》①赏析

■宋雯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新华社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篇特写。

香港回归距今已经近20年,报道香港回归是中国媒体第一次进行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大型新闻活动,当时中国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报道绝大部分都是着眼于中国方面的信息,虽然中国重量级的媒体都参与报道了香港回归的重头戏香港会展中心的主权交接仪式,虽然其中也涉及到了英国一方,但是整体上都是以中方为报道的立足点的。从新闻报道讲究平衡的角度看,在香港回归中国这个国际关注的大事件中,英国作为其中当事的一方在媒体报道中被有意无意地弱化或者忽视很明显是不对的。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香港回归中国,我国人民的兴奋,我们的扬眉吐气固然是有新闻价值,但是更多的人可能更想知道英国人“失去”香港会是什么感觉,会怎么想、怎么做?虽然报道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也出现了英国人,但是那种情况是外交场合,都是大面上的东西,其新闻价值也更多的是在交接仪式本身的象征意义上。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大部分媒体这样做又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关于香港的历史叙事里,英国是被作为侵略中国、强迫我们签署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国百年屈辱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描述的,而且其在香港回归的过程中也是故意设置重重障碍,所以香港回归中国、实现主权交接,某种意义上英国方面是被作为“敌方”看待的。按照当时的固有认识模式报道英国人撤离香港就应该显示其狼狈、灰溜溜的模样,但是如果真这样报道,是会有一定的外交风险的。香港回归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大事,新华社也是有外国客户的,这样报道会在国际上给中国带来恶劣的影响。所以,报道英国人撤离香港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对于作者来说实际上就是要把握政治的和外交的两方面的尺度,既不能挑战当时国人与我国政治宣传的情感和底线,也不能在国际上引起对中国的反感。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别了, “不列颠尼亚”》,没有采取一般的消息形式,而是采取了消息大类里的特写这种体裁。特写一般是运用描写的手法报道一个特定场合中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是一种特别讲究形象性,并以局部强调为鲜明特色的新闻体裁。

《别了,“不列颠尼亚”》正是利用特写的写作注重描写和形象的特点,通过对新闻现场场景、过程、人物行为的精细描述,将读者带入现场,再通过气氛烘托、拉伸时空距离等方式营造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定感觉。

作品选取了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将要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前的多个告别活动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索,用环境描写、意境建构,把英国方面离开香港时的真实情况表现得准确、恰当,这其中读者可以通过作者选取的场景和人物描写感受到英国方面离开香港时的伤感情绪,但是却丝毫不会感到作者是在替“敌方”说话。

例如文中下面这些描述: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

“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

在上面不多的描述中,英国方面在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结束,不得不离开香港时的真实情感通过“蒙蒙细雨”的天气、 “面色凝重”的末代港督、 “日落余音的号角声”、 “在大雨中宣读女王赠言的查尔斯王子” “灯光渐暗的广场”、 “深夜里消失在南海夜幕中的不列颠尼亚”这些作者刻意选取并浓墨重彩描写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所有的描述都是客观的,看不出作者有什么倾向性,但是读者通过这些文字,会不由自主地被一种伤感、压抑的情绪感染,不知不觉地被带进现场,不会多想此时的“敌我”之界,就是单纯的感受,感受那一刻事实的纯粹,自然作者也逃脱了对“政治正确性”的冒犯。

但是如果这篇特写仅止于此,那它的境界也仅止于一种一般事实的传递,作者值得称道的也不过是一点不漏痕迹的煽情小技巧而已。

《别了,“不列颠尼亚”》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海量的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只有上面的这点小亮点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上面对英国人撤离香港的情景进行真实的表现之外,《别了,“不列颠尼亚”》另一个亮点是它对历史厚重感的营造和传达,如果说上面对英国方面离港的描写只是避免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那么这种历史厚重感的描写所表现的是作为中国人在面对英国人离开香港时没有被拔高、没有被过分渲染的真实的认知与感觉。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不是通过简单的感觉描述,也没有虚幻的环境渲染,这种历史厚重感是通过对时间长度和时间点的刻意强调、对比进行凸显,同时用“旗”做标志把百年历史的变迁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作品里的这些句子: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

“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在上面的文字里“英国殖民统治马上就要结束,中国政府即将收回香港主权”这个带有强烈情感和宣示意味的事实,不是通过直白的叙述、忘乎所以的呐喊传达出来的,是以“升旗、降旗”这个意象,用具体的时间长度把百年历史的厚,此刻当下的重不动声色地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这种时间距离的描写不但产生了能搅动人历史感、沧桑感的心理影响力,还强有力地爆发百年屈辱终于结束、香港终于回归母亲怀抱的历史震撼力。这种历史的震撼力,不是一种浅薄的忘乎所以,而是被不断提醒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量支撑着,无法轻视、不能忘却。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颜雄主编:《百年新闻经典》,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679页。

□新闻佳作文本赏析

猜你喜欢
不列颠香港回归特写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25周年
不列颠空战中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不列颠空战
从特写到长镜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对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反思
“张譬”号开展首航第二航段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
回眸不列颠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