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汉中发展的根本

2016-04-17 00:40
西部大开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汉中双高全市

教育是汉中发展的根本

2014年底,汉中市率先在全省出台《汉中市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规定》,并跟进出台教研员听课评课示范讲课、学校发展联盟、职称评聘分离、市直学校公开遴选教师等方案,受到省市肯定,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学习。

南郑周家坪城关小学上操的学生

义务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教育历经“普六”、“普九”、“两基”攻坚,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100%和99.56%。2008年秋季开学,全市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14年秋季,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已交流1826名,占比达19.03%,居全省前列。积极推动优质资源扩面增效,全市组建学校联盟26个。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基本实现对口招生。全市学校宽带接入率和教学点数字化资源覆盖率均达到100%,“班班通”覆盖率达到86%。全市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

学前教育

1996年前后,全市公办幼儿园仅20余所,大多是民办幼儿园。2011-2016年,实施两期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全市公办园从2010年的87所增加到428所,民办园从568所减少到381所,公办园占比从13%提高到52.9%,超出2015年省定38%考核指标14.9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近40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率先在全省出台幼儿园17项保教流程、40条规范性要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81%,比2010年提高36.61个百分点。

陕西理工大学

职业教育

从1996年开始,各县区集中财力建设职教中心,提高了办学规模和水平。进入21世纪后,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到面向市场的重大转变。在全省首家开展移民搬迁户适龄子女免费学历教育,并将入学对象扩展到城乡贫困人群,招收学生168名。建成1所国家级示范、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国、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出技能人才1万多名,劳动力转移培训11万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汉中技工”、“汉家嫂”等品牌享誉全国。

教师队伍

“十二五”以来,创新实施天汉名师塑造、校长素质提升两大工程,每年培训校长、教师1万多人次,培养汉中名师300多名,建立“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梯次骨干队伍2341人。大规模开展赛教,全省赛教获奖率达到90%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中小学赛教总成绩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省领先,连年参加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获国家优秀奖。到2015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超过了85.7%、98.9%、95.7%,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达到7.53%,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38.9%。

普通高中

1996年,全市高考达到重点线人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出台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办法,动态检测、研判分析、督导激励,把普通高中学校和教职工的心思精力聚焦到抓教学、提质量上。2012-2015年一本、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上线率增幅连年居全省第一或第二。2015年,全市二本以上上线率全省第一,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二。2016年,全市一本上线率25.3%,高出全省上线率1.1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长0.5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率45.1%,高出全省上线率2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长3个百分点。

教育公平

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健全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投入上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十多万人,做到了不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大力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目前惠及892所学校、25.48万学生,覆盖率达83.6%。2013年4月,出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县创建为抓手,规划到2018年,全市所有县区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评估验收,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审核认定。目前,全市创建“双高双普”县6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5个。

猜你喜欢
汉中双高全市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
王宗山与“汉中密约”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谱写汉中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