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 千年古县 水韵南郑

2016-04-17 00:40
西部大开发 2016年12期
关键词:龙岗汉中陕西省

南郑 千年古县 水韵南郑

山川秀美的南郑县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南部,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旺苍县接壤,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北与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辖2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56.8万,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和全省粮油生产基地县、首批旅游强县、省级园林县城,被联合国地名组织授予 “千年古县”称号。

大手笔绘就美丽南郑

自公元前451年秦厉公派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起,已有2465年的历史,名称被保留延续至今,是陕西省唯一的一例。同时,南郑县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县境北部梁山脚下的龙岗旧石器遗址,迄今已有120万年,早于蓝田猿人遗址,是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南北文化区分与联系的重要遗址。自东汉初汉中郡治迁入南郑县后,一直是秦岭以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南郑是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现有文物遗址景点318处,其中龙岗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水寺、何挺颖故居、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旧址等6处文化遗址。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萌生于元代的地方戏剧“汉调桄桄”,历700余年而不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倌说春、汉山樵歌、协税社火高跷、民间木版画、棕箱及棕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郑南湖

南郑县是陕南山地的组成部分,全县有耕地5.1万公顷,林地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87%。辖区大部分在米仓山北坡,小部分在南坡,总趋势南高北低,这里“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丘陵山区“古木丛葟,遮天蔽日,异花奇木,芬馥泉岩”,颇似江南风景。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全年无霜期246天,年降水总量871.8毫米,生态环境优良,被誉为“世界同一纬度里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生物、矿产等资源丰富,素有“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有豹、猕猴、水獭等1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党参、天麻等600多种中草药用植物;有金、花岗石、黄玉等26种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成“陕南第一山水”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溶岩地质博物馆”小南海景区、大汉山景区、南湖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成为南郑一张亮丽的名片。

南郑古有“米仓道”,今有西汉、十天高速公路、省道211线、汉朱路和在建的宝巴高速、西成高铁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县城中心十字距汉中市中心广场13公里,距汉中火车站15公里,距汉中柳林飞机场31公里,距省会西安280公里(经西汉高速公路)。临江的大河坎、梁山、圣水、胡家营四镇近33平方公里为汉中市中心城区建设范围,县城周家坪作为汉中大城市西南部副中心建成区5平方公里,横跨汉江的天汉大桥、龙岗大桥、汉江桥闸三座桥梁和天汉大道、南郑大道、西二环大道,把县城与汉中中心城区连成一体。

猜你喜欢
龙岗汉中陕西省
无基准的孔组位置度三坐标测量模型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王宗山与“汉中密约”
皖东革命历史文化研究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谱写汉中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
俯仰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