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源点城市 全面提升汉中开放开发水平

2016-04-17 00:40
西部大开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汉中开放型经济带

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源点城市 全面提升汉中开放开发水平

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汉中这一内陆欠发达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认为汉中要以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源点城市为工作定位和抓手,奋力打造“东西南北”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站位全局,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具有独特优势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厚,产业基础较好,具备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源点城市的天然渊源、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从历史看,汉中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点。汉中自古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是连通关中与西南的蜀道中枢地带,古人称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

从区位看,汉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源点。汉中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北依新欧亚大陆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南接成渝经济圈,东连江汉经济圈,紧靠长江经济带,也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的独特地位,汉中与京津冀地区联系紧密。特别是汉中作为国家173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已形成三条高速公路合围、三条铁路交汇、一个机场直达京、沪、深三大经济区的立体交通网络,使汉中更加凸显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枢纽作用。

从产业看,汉中是优质产品的供应源点。站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审视汉中全方位开放大格局,汉中市的三次产业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潜能。

二、研判形势,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时至势成

近年来,汉中突出招大引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市经济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分析汉中开放开发现状,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开放开发机遇千载难逢,必须奋发有为。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大格局为汉中开放开发打开了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一经略周边、联通世界的战略构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宽广的战略平台,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补充。汉中具备同时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源点城市的优势条件,必将会实现由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由对外开放的边缘城市迈向前沿城市的华丽转身。

二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汉中开放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对汉中发展提供了机遇;汉中作为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来自国家层面的各种支持,为加快开放开发注入了强劲动力;汉中南依长江经济带,与华中、西南地区联系紧密,汉巴渝快速铁路已被列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长江经济带的加速腾飞将为汉中融入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加快实施为汉中开放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省政府与中航集团联手打造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金汉汽车制造总装生产线加快建设,镇巴区块油气资源下钻勘探,桑溪工业园的全面建设,将在汉中带动形成前景广阔的新的产业集群,为扩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蓄积新的潜力。

四是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优化为汉中开放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随着西成客专、宝汉高速、十天高速的全线贯通,阳安铁路扩能改造、汉巴渝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汉中立体交通网络将持续优化,这为汉中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的加速释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源点城市提供了有利机遇。

三、放眼未来,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必须统筹谋划

“十三五”期间,汉中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仍是追赶超越、转型升级、潜能释放、民生普惠,最主要的任务是全面够格实现小康、建设“三市”即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富裕城市。围绕这一阶段战略目标,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为契机,着力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完善适应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机制,全力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源点城市,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面扩大开放新局面,为实现“三市”目标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具体工作中应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大力实施“135”战略。即构建“一个战略格局”,实施“三个战略工程”,推进“五个战略重点”。

四、多措并举,推动汉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成为开放开发新高地

实现既定对外开放目标,要求我们立足市情实际,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建设,再创开放开发新优势。

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效果图

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开放成效。一要加快培育外贸主体。在医药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绿色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扶持一批龙头出口企业率先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外向型企业加快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市外贸企业达到300户,力争培育外贸龙头企业20家,外贸骨干企业40家,外贸新兴企业60家。加快建立出口产品基地,以飞机及其零部件、数控镗铣磨床及复杂刀具、输变电设备等产业为重点,建设3个装备制造业出口基地;以特色农产品和医药产品等优势出口产品为基础,建设2个农产品和医药产品出口基地。到“十三五”末,力争省级出口示范基地达到3个,各类出口基地年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0%以上。

二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巩固欧美、日韩和港澳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中亚、东南亚、中东欧的新兴市场;支持生物科技、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三要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汉中口岸、汉中海关和汉中口岸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探索构建口岸大通关协作新机制,实现与发达地区口岸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全面推行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切实提高口岸通行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加快建设汉中电子口岸平台,探索建立涵盖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部门的电子口岸,实现口岸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为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完善推进机制,凝聚开放合力。一是领导责任要夯实。扩大对外开放是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迫切要求,是确保汉中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信息亲自掌握、亲自分析,重大招商活动亲自策划、亲自组织,重大项目洽谈亲自参加、亲自谈判,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亲自解决。对各年度的招商引资参考指标,要层层抓好分解落实,责任到岗位,任务到人头,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二是政策引导要有力。要按照中、省关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汉中实际,加快制定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的实施意见。要用好用足用活中、省在产业、税收、土地等各方面的投资优惠政策,完善具体措施,创造性地推进工作。要设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经费,用于招商推介、引进重点项目,培育出口企业、支持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出口等,为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提供财力保障。

三是考核机制要严明。要加大督查力度,随时掌握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发展动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及时整改;要科学制定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坚决兑现奖惩,推动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取得实效。

(本文由汉中市“一带一路”课题调研组提供)

猜你喜欢
汉中开放型经济带
汉中老年大学特色教学(上)
王宗山与“汉中密约”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谱写汉中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
汉中仙毫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