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奔小康

2016-04-18 09:16
西部大开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汉中市温饱纯收入

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奔小康

20年来,汉中市始终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视贫困群众为手足,不忘扶贫初心,紧紧围绕国家解决温饱、整村推进、区域攻坚、全面实现小康扶贫工作主线,全市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为2018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温饱工程” 受益80余万人

在1996年撤地设市之际,正是汉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全社会力量面向9个国定、省定贫困县18.8万户、80.7万贫困人口开展“八七”扶贫攻坚之时,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6.38亿元、产业开发资金5.34亿元,实施“温饱工程”364.34万亩,增产粮食2.73亿公斤;猪、药、茶、烟、菌等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商品率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近70%来自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胜利。

至此时,全市80.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户人均占有粮食714公斤,人均纯收入695元,4个国定贫困县和5个省定贫困县以及汉台区、南郑县“插花”贫困人口整体越过了温饱线。9个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13亿元,年均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3亿元,年均增长11.8%。

实施整村推进 千余贫困村增收致富

进入新世纪后,汉中扶贫开发工作由过去解决温饱为主转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把解决865元贫困线下9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及相对贫困问题、完成124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建设任务作为主攻目标。

全市认真贯彻中省新阶段扶贫开发方针政策,至2010年,10年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48.5亿元,启动扶贫重点村建设1240个,扶持贫困户18.04万户发展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等增收产业;建设移民新村61个,搬迁贫困人口1.79万户7.62万人;培训重点村村干部3960人次,开展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120万人次;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19万人次。解决贫困人口温饱41.31万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63.3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92万人减少到28.61万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底的695元增加到1476元。

桔园镇移民搬迁

新10年扶贫开发启动 10余片区协调发展

2011年5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颁布,新10年扶贫开发正式启动。汉中市积极抢抓新一轮10年扶贫攻坚机遇,11个县区全部被列入国家片区扶持范围,确定省定标准在2500元以下贫困人口32.97万户105.2万人。面对全市贫困面大、程度深、返贫率高(12%—15%)的实际,汉中市完成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及实施规划和《全市产业扶贫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并积极组织实施。

“十二五”期间,行业部门累计投入片区项目建设资金15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630.75亿元,民生项目投入401亿元。全市共投入各类专项财政扶贫资金16.79亿元、信贷扶贫资金18.14亿元,建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96个,建设整村推进项目村245个;扶持贫困户8.11万户,实施扶贫移民搬迁4.74万户17.9万人;培训贫困人口及贫困村干部61.95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19万人,输出安置就业1.86万人;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9159人;社会扶贫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3.2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183元增加到2015年的8706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5.2万人减少到50.23万人。

柑橘产业园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撤地设市后,汉中市坚持不懈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国家级、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覆盖。累计投资18.6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25.7万亩,实施小流域治理9.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5.8万亩,扶持产业项目207个,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油核心产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全市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汉中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和关键时期。今后5年,全市将认真落实“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战略措施,以11个县区为主战场,以1010个贫困村、18.15万户、50.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不折不扣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目前,已组织1602个中省市县部门单位组建1010个驻村工作队包扶所有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238人、落实驻村干部4979人、村“两委”干部、农村能人、大户5.2万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0.6万户,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略阳县地在木耳生产基地

猜你喜欢
汉中市温饱纯收入
蜘蛛(外一首)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数说70年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前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