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2016-04-18 06:29崔明辰陈娇时冉冉王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崔明辰,陈娇,时冉冉,王建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医疗系, 2.生物化学教研室,河南 漯河 462002)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崔明辰1,陈娇2,时冉冉2,王建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医疗系, 2.生物化学教研室,河南 漯河462002)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麦芽糖结合蛋白-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rMBP- NAP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大鼠静脉注射rMBP- NAP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rMBP- NAP的血浆浓度,然后用DAS2.1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rMBP- NAP静脉给药后迅速入血,2.5、5和10 mg·kg(-1) 3种剂量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983、1.747和2.006 h,血浆清除率呈非剂量依赖性改变,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以肾脏最高,其后为肺和肝,以脑组织中浓度最低。结论:rMBP- NAP给药后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其消除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给药后主要分布到肾脏。

[关键词]rMBP- NAP; 酶联免疫法; 药代动力学

在肿瘤宿主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Th2的分化占优势,Th2优势状态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密切关系[1- 3]。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 NAP)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Amedei等报道,HP- NAP是一种脱氧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激动剂,能够诱导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IL- 12和IL- 23等细胞因子,促进树状突细胞(DC)成熟,使宿主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由Th2向Th1免疫反应转变,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性免疫应答[4],增强Th1免疫,起到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作用。

但是由于H.Pylori体外培养条件苛刻,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HP- NAP技术成熟且有市场开发价值。我们从H.Pylori临床分离株MEL- HP27中克隆到HP- NAP编码基因HP- napA全长,目前,已经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天然序列改造,获得了一组新型重组融合蛋白,经筛选重组麦芽糖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recombinant maltose- binding protein- neutrophil- activa-

ting protein, rMBP- NAP )具有免疫活性[5]。

目前,尚未有关于rMBP- NAP药代动力学的报道,为了确立rMBP- NAP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其药代药效间的关系,本实验欲建立一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融合蛋白rMBP- NAP在对大鼠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以了解其代谢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rMBP- NAP[6]、重组谷胱甘肽-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GST- NAP)均由本实验室制备,浓度为2 mg·ml-1,纯度96.5%。兔抗NAP多克隆抗体由本实验室制备,浓度为2.5 mg·ml-1,纯度97%;MBP- 标签小鼠单克隆抗体(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Bio Rad 680酶标仪(上海麦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eal Force Neofuge 15R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1.2动物

清洁级SD大鼠,6~8周龄,雌雄各半,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豫)2005- 0012。

1.3棋盘滴定法确定抗体夹心ELISA最佳试剂浓度

将捕获抗体(兔NAP多克隆抗体2.5 mg·ml-1)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500、1︰1 000、1︰2 000,包被在ELISA酶标板上,每一浓度包被一横行,4 ℃过夜,洗涤拍干;把强阳性抗原(125 ng·ml-1)与阴性对照液加到同一包被抗体浓度的一列中,温育,洗涤拍干。抗体稀释液将检测抗体(小鼠MBP标签单抗0.5 mg·ml-1)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1 000、1∶2 000、1∶4 000,加到每一纵行,温育,洗涤拍干;每孔加入1∶25 000稀释的HRP标记的羊抗小鼠IgG抗体,温育,洗涤拍干显色,读取OD450值。

1.4大鼠血浆中rMBP- NAP检测标准曲线的制备

应用建立的最佳ELISA条件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的rMBP- NAP蛋白(1000、500、250、125、62.5、31.25和15.625 ng·ml-1),用Origin 8.0软件中的四参数逻辑曲线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

1.5大鼠血浆中rMBP- NAP回收率测定

将大鼠空白血浆配制成含250、62.5、15.625 ng·ml-1的rMBP- NAP,每个样品设6个孔,按夹心ELISA步骤检测,计算出平均回收率。

1.6ELISA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及特异性

在线性范围内选取选取250、62.5、15.625 ng·ml-13个浓度,与标准曲线同时测定。在同一次实验中每个浓度测6孔,计算批内变异系数;连续测6批,计算批间变异系数。

将rMBP- NAP的结构相似物GST- NAP及标准品rMBP- NAP以相同的终浓度加入到rMBP- NAP中。具体如下:设6个样本孔,加入100 μl rMBP- NAP(终浓度为62.5 ng·ml-1),另设6个对照孔,加入终体积为100 μl 的rMBP- NAP(终浓度为62.5 ng·ml-1)和GST- NAP(终浓度为也62.5 ng·ml-1),观察干扰物对rMBP- NAP的测定影响。

1.7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选取2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参照药效学试验,将rMBP- NAP剂量设为10、5、2.5 mg·kg-1),另设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给药体积1 ml。给药后0.25、0.5、1、2、 4、6、 8、10 和12 h 从眼眶静脉丛用肝素化的毛细管采血,离心收集血浆,低温保存,待样品准备完后按照优化过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然后用DAS2.2.1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

1.8rMBP- NAP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检测

选取24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按照5 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体积为1 ml。分别在给药后0.5、2、4 h将大鼠乙醚麻醉处死,迅速取出心、肝、脾、肺、肾以及脑组织,用预冷的PBS冲净组织血液,滤纸吸干后称重,剪碎组织后加入组织重量5倍体积的预冷PBS,用高速匀浆器制成匀浆,以3 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上清,用PBS稀释不同倍数制成样品,用建立的ELISA法完成测定。

2结果

2.1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

棋盘滴定结果显示,兔NAP多克隆抗体滴定浓度为1∶500,小鼠MBP单克隆抗体滴定浓度为1∶1 000处的OD450值在0.8左右,阴性对照的OD450小于0.1,因此,这两种抗体的稀释度选择1∶500和1∶1 000。

2.2双抗体夹心ELISA法标准曲线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标准曲线如图1,标准曲线范围5.625~1 000 ng·ml-1,R2>0.99。

图1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rMBP- NAP标准曲线

2.3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rMBP- NAP的回收率

测得 rMBP- NAP在250、62.5、15.625 ng·ml-13种浓度时的回收率见表1, 平均回收率为106%。

表1ELISA法检测rMBP- NAP的回收率

样品序号理论值/ng·ml-1平均值/ng·ml-1标准差SD回收率/%1250260.7315.39104262.564.154.96103315.62517.281.25111

2.4ELISA法检测rMBP- NAP的灵敏度、精密度及特异性

经多次测定, ELISA法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5.625 ng·ml-1。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如表2所示,均小于10%,符合精密度的要求。

在加入了结构类似物GST- NAP后,OD450检测值变化很小,与未加结构类似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ELISA方法能特异性检测rMBP- NAP。

表2ELISA法检测rMBP- NAP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

理论值/ng·ml-1测定平均值/ng·ml-1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平均变异系数CV/%批内6.95250260.7315.395.9062.564.154.967.7315.6317.281.257.23批间6.93250257.2217.336.7362.564.804.026.2015.6316.391.297.85

表3ELISA法测定rMBP- NAP的特异性

样品孔1OD值孔2OD值孔3OD值孔4OD值孔5OD值孔6OD值平均OD值P值rMBP-NAP61.25ng·ml-10.6070.5480.5350.4560.5380.5360.537加入等浓度GST-NAP0.540.5290.480.510.490.460.500.84

2.5rMBP- NAP静脉给药后大鼠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图2显示,静脉注射rMBP- NAP后迅速入血,然后慢慢消除,12 h时在血液中仍能被检测到,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表4。

图2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血浆中rMBP- NAP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n=6)

2.6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静脉注射融合蛋白rMBP- NAP在组织器官分布

如图3,可见rMBP- NAP进入体内大鼠后,主要分布到肾脏,其次为肝脏。

3讨论

目前临床多使用一种或几种细胞因子来改变T细胞向Th1/Th2漂移,如使用IL- 2、IFN-γ或拮抗剂等[7]。但细胞因子网络复杂,有时单一细胞因子疗效不显著,调节不当甚至有副作用[8]。初步药效学实验表明,重组rMBP- NAP具有提高Th1免疫活性的作用,可开发成为有效的细胞免疫调节剂。

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大鼠血浆中rMBP- NAP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高、回收率稳定、灵敏度及精密度良好,能够满足测定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2.5、5、10 mg·kg-1rMBP- NAP静脉注射后的消除半衰期和血浆清除率呈非剂量依赖性改变,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剂量均呈线性关系,药物峰浓度与给药剂量基本呈正相关,提示rMBP- NAP药物消除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在大鼠的体内过程呈一级消除动力学。予以大鼠5 mg·kg-1rMBP- NAP静脉注射后显示,在肾脏中分布最高,其次为肝脏和肺,在脑组织中浓度最低。该结果也基本反映了rMBP- NAP主要分布到肾脏并由尿排泄的消除途径。

表4大鼠静脉注射rMBP- NAP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rMBP-NAP剂量药代动力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μg·h-1·L-1峰浓度/μg·L-1达峰时间/h半衰期/h2.5mg·kg-1252526.74±18956.979103803.67±3121.2950.251.983±0.4115mg·kg-1625904.66±70638.334229033.333±15100.9490.251.747±0.53610mg·kg-11444486.86±205120.287393333.333±22240.0240.252.006±0.31rMBP-NAP剂量药代动力学参数平均驻留时间/h血浆清除率/L·h-1·g-1表观分布容积/L·kg-12.5mg·kg-12.225±0.20.01±0.0010.015±0.0045mg·kg-12.653±0.3140.008±0.0010.02±0.00610mg·kg-12.979±0.3430.007±0.0010.02±0.004

图3静脉注射rMBP- NAP后的组织器官分布

总之,rMBP- NAP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药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rMBP- NAP在体内的动态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宝霞.Th1/Th2 细胞平衡与中医药免疫调节[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14- 116.

[2] 张圣林,邱法波,吴力群.Th1/Th2 偏移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1):113- 117.

[3] 袁少洋,王爱丽,庞启贞,等.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 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7):1625- 1627.

[4] AMEDEI A,CAPPON A,CODOLO G,et al.The 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 ofHelicobacterpyloripromotes Th1 immune responses[J].J Clin Invest,2006,116(4):1092.

[5] KANG Q Z,DUAN G C,FAN Q T,et al.Fusion expres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 in E.coli[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454- 456.

[6] 丁亚骏,何璐云,王亚楠,等.亲和层析纯化重组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3):271- 273.

[7] 张浩.自身免疫病的 Th1/Th2 细胞因子平衡治疗[J].免疫学杂志,2000,16(2):119- 122.

[8] LIN W W,KARIN M.A cytokine- mediated link between innate immunity,inflammation,and cancer[J].J Clin Invest,2007,117(5):1175- 1183.

doi:10.3969/j.issn.1671- 6264.2016.02.017

[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64(2016)02- 0222- 04

[通信作者]王建国ranranpeptide@163.com

[作者简介]崔明辰(1964-),男,河南南阳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E- mail:ajiao278747551@126.com

[基金项目]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2014- S- LMC10)

[收稿日期]2015- 10- 14[修回日期] 2015- 12- 22

[引文格式] 崔明辰,陈娇,时冉冉,等.双抗体夹心ELISA法研究rMBP- NA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2):222- 225.

·论著·

猜你喜欢
药代动力学
麝香保心丸中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在心肌梗死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合用非洛地平与培哚普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观察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ELISA法检测不同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中恩诺沙星的残留量
阿米卡星治疗严重败血症药代动力学分析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两种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单次及多次口服奥美沙坦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