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6-04-19 04:59杨晓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杨晓华

【摘要】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 学习习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8-0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课堂的气氛很难调控,我想要上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堂课下来可能乱成一团,实验就不太可能成功,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得到发展,甚至在实验中有时还会出现危险呢!因此我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小学科学自身的特点,主要培养学生下列习惯。

一、倾听别人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按照“教给倾听的方法,培养倾听的习惯,训练倾听的能力”三步进行。教给倾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要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培养倾听的习惯,训练倾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而在分组讨论时,请学生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每次讲课的时候眼睛总是注视着学生,学生分组汇报质疑的时候尽量面对学生讲话,通过眼神的互相交流,学生听的兴趣感也就强了。另外材料的出示要讲究时间,如《探究磁铁的磁力》一课时,学生应该在设计方案后领取磁铁和回形针,这样听课的注意力就不会分散,长之以往学生就养成了上课认真倾听别人的好习惯。

二、主动探究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

三、动手动脑

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四、善于合作

1.分工。例如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课时,在制订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勺食盐的方案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舀,谁来记,谁来搅拌,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2.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在教学《摆的研究》时,每个小组有一根绳子,一个铁架台,一盒砝码和一根尺子,让每个小组选择研究摆的速度与摆长、摆重有什么关系的其中一个问题,要求在十分钟内完成。

3.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