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焱:科学家在前,董事长在后

2016-04-19 07:27邵竹林
健康人生 2016年6期
关键词:铁皮石斛灵芝

文/邵竹林

李明焱:科学家在前,董事长在后

文/邵竹林

李明焱:

研究员,高级农艺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现任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寿仙谷珍稀植物药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珍稀植物药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铁皮石斛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浙江省食药用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兼任全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全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

受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基金评审专家;

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

在采访李明焱先生前,记者先去参观了位于武义县白姆乡源口水库边的中药“百草园”。在这个以阴阳相济为生态构图的园子里,种植着上千种草药,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科普传播,那些名字中带有“十二生肖”或者“从一到万”各种数字的各类中药材还被排在了一起。

这个有趣的园子,就是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的中草药资源圃。据说,这里也是李明焱闲暇时最喜欢去的地方,经常在这里一待就是半天。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般来说,不论是主动还是身不由己,许多人总是整天忙于各种各样的企业事务、社会性会议、商场应酬或者休闲旅游等业余爱好,但作为寿仙谷药业的李明焱,更喜欢的却是埋头在百草园、实验室里搞科研。

本期《健康人生》专访寿仙谷药业李明焱先生,了解这位与众不同的董事长背后的故事和人生信条。

Part A寿仙谷第四代掌门

李家是武义当地的中药世家。从李明焱的曾祖李志尚、爷爷李金祖到父亲李海鸿,都是乡村郎中。1909年,李明焱的爷爷李金祖在武义县城创立了“寿仙谷药号”,在卖中草药的同时还给人诊脉看病,在武义小有名气。家中排行老五的李明焱小时候就常随父亲上山采集草药,七八岁就已经认识几十种草药,到了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并熟知许多中草药的药性和归经主治等知识,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做事细心、认真执着、善于思考,又待人真诚,父亲李海鸿认为这个老五是块当“中药医”的料。

李明焱与父亲李海鸿在一起探讨药草习性

武义,原本是浙江中部一个并不十分知名的县。但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森林覆盖率72%,空气质量优良率90%,75%的地表水达到Ⅱ类标准。温泉资源 “浙江第一、华东一流”。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有机国药基地,同时还是灵芝、铁皮石斛的主要原产地之一。

李明焱的名贵珍稀药材栽培梦,是从一朵小小的银花起步的。“六十年代末,我们村曾经聘请银耳师傅栽培银耳,看到一朵朵洁白的银耳从瓶中长出来,我觉得神奇极了。那时银耳可珍贵了,有村民咳嗽,我父亲找村长批了一两钱(重量单位),病人喝了就好了。”上世纪80年代初,李明焱偶然从广播电台听到福建古田食用菌研究所姚淑先成功栽培代料银耳的消息,他不顾一切,立即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前赴古田,成了姚老师当时唯一一位自费学习的学生。半年后,李明焱回到老家车苏村,试种银耳,第一季就种植成功。从此,李明焱的食用菌科研之路越走越宽。1984年,李明焱利用当地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废料木屑等,采用种银耳的办法探索种植代料香菇获得成功。1986年,该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该技术成果逐步从武义及周边县市,推广到全国许多地方。李明焱也由此成为了我国香菇生产现代栽培的奠基人之一。

李明焱的人生转折发生在1990年。那一年,他作为“全国星火带头人”,被国家科委选送到日本交流学习。“当时中国农业科技还很落后,日本农业的高科技、产业化、规模化,让我非常震撼,对世界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有了一定认识,进修让我开了眼界。”回国后,他继续致力于食用菌技术研发,1993年,他成功选育了能在33°C高温下仍能正常出菇的高温香菇新品种“武香1号”,彻底打破了当时食用菌理论界所谓香菇无法在25°C以上出菇的传统定论。随后,他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发力,开展“香菇周年生产”项目攻关,这项技术成果不仅使他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业界誉为“高温香菇之父”。更重要的是让我国实现了香菇的“周年栽培、四季供应”。至今,他研发的香菇新品种“武香1号”,仍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年创产值超过500亿元。

为了给科研提供一个更好的运作平台,1993年李明焱从单位辞职下海,创办了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并逐渐回到了名贵珍稀中药材领域。2003年,他恢复了 “寿仙谷药号”招牌,成立了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百年老字号正式复牌,李明焱也成了老字号“寿仙谷”的第四代掌门人。

Part B唯有创新,才有创业

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大,李明焱日常事务日渐繁重,但他一直把大多数精力放在科研上。他对记者坦言说:“我个人兴趣在科研,本质也更适合搞科研。我觉得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快一步、先一步,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寿仙谷的特色就是研发,食药用菌和名贵珍稀药材及相关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众所周知,灵芝和石斛是寿仙谷药业的口碑产品。

灵芝作为药物应用已有两千多的年历史,被李时珍称为“不老、延年、疗虚劳”之上品,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药食两用。从寿仙谷药业成立起,李明焱就把名贵珍稀药材的种质资源开发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他带领团队先后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赤灵芝最适宜生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采集野生灵芝种质,选取优良品种为亲本,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最终培育出抗逆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并将其命名为“仙芝1号”。

经权威部门测定,“仙芝1号”的多糖、三萜类物质含量比“日本红芝”“韩芝”分别提高了31.03%和39.04%,成为国内首个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灵芝新品种。2011年,李明焱在“仙芝1号”基础上,又推出了“仙芝2号”。该品种不但有效成分比日本、韩国的灵芝高出二三成,最重要的是,“仙芝2号”的灵芝孢子产出率远远高于其他品种。

在研发“仙芝1号”“仙芝2号”等优秀品种的同时,李明焱将铁皮石斛列入了他科研开发的重点。他发现,铁皮石斛长在悬崖的石头上,是因为这些石头都有隙缝,而隙缝里有树叶、杂草等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铁皮石斛就是吸收腐殖质的营养长大的。

掌握了铁皮石斛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后,李明焱就开始尝试利用段木灵芝废料进行铁皮石斛的栽培试验,并取得巨大成功,铁皮石斛栽培成活率达95%以上。之后李明焱又花了十余年时间,带领着团队陆续收集了近百种各地残存的铁皮石斛种质,建立了种质资源库,运用DNA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育种手段,克隆出多个铁皮石斛种苗,并于2008年培育出寿仙谷药业第一个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1号”。经权威部门测定,其多糖含量为47.1%。紧接着的2011年,李明焱及其团队又培育出了“仙斛2号”。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测定,其多糖含量高达58.7%,是《国家药典》标准的两倍以上。

另外有些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重视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差。

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考察寿仙谷公司基地

Part C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

从香菇、灵芝到西红花、铁皮石斛,从“武香1号”到“仙芝1号”、“仙芝2号”“仙斛1号”“仙斛2号”,李明焱的目标决不在于创新本身,而是在于通过创新让名贵珍稀中药材真正恢复“仙草”的天然、道地本性,发挥它的神奇功效。这是李明焱祖辈的希望,也是他儿时的梦想,更是他锲而不舍的动力所在。为此,他打破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公司+农户”模式,在远离污染的武义源口水库等地建立了面积达4000多亩的铁皮石斛、原木赤灵芝、西红花等名贵中药材标准化仿野生栽培基地。基地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及中国有机产品和GAP认证。

李明焱的目标很明确,这是早在寿仙谷药业成立之初就定下的,那就是“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为民众的健康、美丽和长寿服务”。当年他到日本时,对照日本“三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就曾经对中国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可能造成的后遗症深感忧虑,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中药”必将是现代农业、现代中药的发展方向。20多年过去,尽管寿仙谷药业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李明焱依然在为当初的目标努力。

说起“有机”,其实很少有企业真正愿意自己去做,因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耗时太长,对追求利益的企业来说,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回报。那么,寿仙谷药业是如何将“有机”与“中药材”进行集成创新结合呢?

“传统中药材生产模式是农户散种,再集中收购,由于以量定价,又缺乏系统管理和有效指导,为提高经济效益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不仅导致药材质量下降、品种退化,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等的残留,更使得中药材的安全性堪忧。”李明焱在采访中介绍说,“我们寿仙谷要做‘道地药材’,即要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中药材。”

“仙芝2号”

寿仙谷药业摸索了10多年,建立了一条完善的生态有机循环产业链系统:利用种灵芝和香菇的原木打碎后做成铁皮石斛的培养基质;在铁皮石斛生长期满后,再将经过利用但仍保留有大量营养物质的铁皮石斛基质,作为有机水稻的肥料;在有机水稻田内养鸭,让鸭子吃害虫;铁皮石斛的老根经粉碎后,则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加工药材后剩下的小苗、药渣还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动物产生的粪便则收集起来加工成有机肥,成为有机水稻、杭白菊、油菜、藏红花等的天然肥料……

这条产业链实现了铁皮石斛、原木赤灵芝、杭白菊、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杜绝了化肥和农药,确保了原生态,纯天然。

李明焱说:“有机生态,绿色环保,就是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我们在这方面绝不保守,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公开推广的,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也已在全国主要种植区应用。”

铁皮石斛

Part D做中药企业需要耐得住寂寞

“创业艰难,创新更难,必须耐得住寂寞。而且许多时候你不可能知道结果,失败的机率远远大于成功。做药没有捷径可走,靠的就是一颗真心,只有真心,才会有真药。很多老字号之所以能够百年不衰,靠的就是真心。君子以厚德载物,把医药当做最大的慈善来做,才能真正做好这项事业。”

李明焱平时不喜欢和媒体、还有其他企业家打交道,他的个人兴趣全在科研上。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在社交应酬上的淡泊,他滴酒不沾,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但寿仙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明焱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的人,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做到很优秀。

不仅如此,李明焱的妻子也是寿仙谷的科研带头人,从公司起步到现在,夫妻两人联手,工作、家庭都围绕着科研,探索与追求成功的习惯和理念已经深入骨髓。即使是经营企业,李明焱也是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在对企业做决策时,他也会像做科研一样,分析选题意义,进行行业调查,制定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种植中药材是一项耗时长久的工作。以铁皮石斛为例,从育苗到收获需要6年时间。新品种的培育更是耗时长久,李明焱就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1号”、“仙斛2号”。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于一家私企的考验是很大的,但幸亏李明焱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这位笑容温文淳朴、寡言少语的董事长从不刻意追求公司经营业绩,却对探索中药新品种、新方法充满一如既往的执着。

目前,寿仙谷药业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是销售额的10%左右,李明焱认为:“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就不会有持续的科研成果的产生;而没有持续的科研成果,就不可能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没有持续的新产品开发,企业要想更好立足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让李明焱在食药用菌与名贵珍稀中药材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中整整钻研了30多年,从未间断,也让他在这个既古老又全新的领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四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9项。主编及参编了《中华仙草:灵芝》、《现代食用菌生产大全》《灵芝破壁孢子粉临床应用》等十余部专著,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这些钻研创新取得的显著成就,让李明焱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他先后被评为(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十杰、全国十佳优秀科技人才、中国时代十大创新人物、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全国食用菌行业突出贡献奖者、全国星火计划致富能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者、风云浙商等殊荣,并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李明焱古法蒸制何首乌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2016胡润创富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采访札记:

正因为李明焱做人做事的风格,使他在普通百姓眼中,远没有寿仙谷药业出品的破壁灵芝孢子粉、铁皮枫斗颗粒、铁皮枫斗灵芝浸膏等产品那么有名。但只要和李明焱接触过,都会被他的专业成就和个人气质所折服。肩负着科学家、企业家双重使命,所要面对的事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李明焱却能坚守既定的目标和原则,沿着不变的人生理想坚定前行,可谓难能而可贵,让人心悦而诚服。

猜你喜欢
铁皮石斛灵芝
春天来了
飞鼠与石斛
铁皮侠的装备
铁皮园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铁皮石斛家庭种植技术探索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