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综述

2016-04-19 16:50孙景芳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塑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孙景芳

摘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大学语文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极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背景,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 医学专业学生 人文精神 塑造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作为设有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除了具备高职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具有自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出来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尊重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尤其汇集了中国医学家智慧的、优秀的古医文,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必须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并传承。

一、研究现状

在多元化价值观共存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生的“价值困惑”,生源质量较差,但又关乎大众安危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得更为严重。不少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甚至造成了价值观的错位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的工作。当前,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俨然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针对这种现状,设立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向来以其独有的特质承载着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思想责任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等民族人文精神的重任。高职语文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大学”上,即通过提升高职生的生活感受力与认知能力,使其具备人文关怀意识,所以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第38号文规定:“大学语文应作为高校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此后,大学语文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份来自医学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反对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大学语文教材多沿用中学《语文》教材编纂体例,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生的特点,缺乏创新;第二,高职语文教师仍然使用“课本、粉笔、黑板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第三,教师过分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语文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极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高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背景分析

1.现实背景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即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中国梦”就是要以中国的方式建构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想、一套价值观,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要义就在其中,简而言之就是重塑人文精神。

重塑人文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和内在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执着追求的梦想。儒家强调“修齐治平”是实现文化振兴、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儒家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它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振兴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这正符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而关爱病人、敬畏生命是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良好的沟通技能、端正的医学态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目的;它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灵,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能够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广大患者以身心都健康的状态重返社会,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医学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有效途径,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医生才能更好地推动医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就成为“医学职业本身的要求”“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医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必须”。

2.理论背景

语文学科有着明显的人文特征,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包含着对人进行精神建构的功能,可以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身处教育一线的高职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起“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教育”的新观念。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对当今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是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儒家“身任天下”的忧患意识、“与天地参”的人本思想、“自强不息”的力行精神、“与命与仁”的终极关怀、“忘食忘优”的乐道精神、“中国一人”的群体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以“礼”治国等思想,教师可以把这些思想渗透到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导学生爱自己、爱他人,做到诚信守正,要有羞耻之心,努力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等。可以说,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开花结果,长盛不衰。endprint

因此,在培养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 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不仅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与提高人文素养。

1.国外研究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得到了广泛传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列文森,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他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他以广阔而独到的视野,深入地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在、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见解,重点揭示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其衍生出来的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儒学思想深有研究的还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他认为儒家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儒家思想,能有效净化人们的思想,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国内研究

李明阳、朱敏等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认为造成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医生的文化底蕴不深及人文精神缺失,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知识精华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和价值观。

邱高会、张俊通过分析自编的“医学生人文精神调查问卷”,发现医学专业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内涵了解不多,期望学习人文知识,较少参与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及人文环境满意度较低。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加强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针对性。

李永宏、汪照均认为,身处教育一线的高职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教育”的新概念。

杨丽娟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汪润认为:“儒家的中庸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令人终身追求的、无我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动力。中庸是一种立身、立言、立德的品质,是一个世界观,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今社会的结合,他们从宏观的视角,积极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但从微观的视角来看,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尽管有的国内学者也探讨了大学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如何把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结合起来,真正将其贯穿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如何全方位地改革高职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更好地发挥其塑造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具体做法上,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介平,胥兴贵.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2]王世银.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

[3]孙宁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

[4]李永宏,汪照均.大学语文教育应渗透人文精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5]李明阳,朱敏,王志强,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7).

[6]邱高会,张俊.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对策新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9,(33).

[7]常俊贤.国内外儒学现代化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2).

[8]杨丽娟.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9]彭永捷.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儒教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10]汪润.从儒释道的“中”观看中国人文精神[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3).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4jyxm517;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sk05。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基础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塑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