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2016-04-19 10:58赵岚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赵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6-0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会学懂数学,才能把数学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从生活中来。数学源于生活,课堂教学不能只侧重数学知识本身,而忽视数学知识的源头与发展及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应该从学生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从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价值,体会到数学的应用范畴,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二,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应用。数学知识若是孤立于生活之外,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因此,还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们在生活更好地应用。要使学生形成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因此,要实现这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把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如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10以内的数",在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创设学生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学生担当售货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又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课前就要求他们去收集身边各种形状的物体。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动手收集了很多感性材料:牙膏盒、茶叶筒、乒乓球、魔方……在收集的过程中,他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有了简单的感性认识,甚至有些学生还根据自己的认识,尝试着动手制作了简易模型。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减少了对新知的陌生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的快乐。同时,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数学中有生活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因此有时候也难免枯燥乏味。若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分解、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便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中处处离不开生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时,在认识过这些数之后,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里看过这些数?什么时候用到这些数?学生的思绪被带回到生活当中,纷纷说起了自己想到的:全班的人数,自己的考试成绩,爸爸妈妈的年龄,今天的日期……在大范围的数学搜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是数学里一样有生活,活生生的,那么真实,数学从没有离开过生活。又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信用社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生活中用数学

无论哪一种知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应用。数学尤其如此。只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应用。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真切地体验数学,学有所用。从而,更热爱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过《整理》这部分知识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围有什么是需要整理的。学生马上发现课桌、书包都有整理的必要,于是课上我们就开始了整理的生活应用。我又继续引导他们回想家里面还有什么地方要整理。有些学生想到自己的房间、客厅……于是,课上的内容延伸到了课外生活,作业就是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生很有兴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明白了数学知识是要拿来用的。

又如,在教学了《认识钟表》后,我提示学生想一想:认识了钟表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吗?学生七嘴八舌说起来:“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会看钟表,上学就不会迟到了”;“我可以自己看表,就知道我喜欢的动画片什么时候开始了”……在此起彼伏的回答声过后,学生们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并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每天自己看时间,提醒自己上学、放学、学习、休息……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学生已经把数学融进了生活的点滴之间。在每时每刻的使用中,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生活中处处在使用数学,数学在生活中体现了它的应用价值。

总之,数学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也体现于、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联系到这些数学实际,抽象的数学就具体化了,会使人兴趣盎然,数学不再枯燥和难学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支点,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又要以生活为归宿,要学以致用,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反过来把数学知识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应用过程中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