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

2016-04-19 13:44李越
关键词:分组教学策略同学

李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其重要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课题的研究,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策略,从三个方面加以具体的论述。

一、实施依据

首先,我们来明晰一下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从70年代末提出这一术语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教学策略在我国也有多种解释,就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比照而言,我更认同这样的表述;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景中(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这个表述有三个内涵:①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可以说是理论(教学思想)与方法(实施措施)的中介。②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③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

1、为什么强调自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的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与活力,课堂教学才能得以优化。

2、为什么强调合作?

我们的教育家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之所以能促进认知成长,是因为年龄相当的儿童较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在合作团体行为中的示范较儿童个人所能表现的更深入。另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二、实施方法

1、课前分好学习小组。分好组是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策略的首要问题。一般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将学生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在新授课时分成四人小组,在练习(如背诵、默写)时分成两人小组,在表演时灵活分组(本文论及的教学策略也以异质分组形式为载体)但在课外辅导时,则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以利于分层辅导。

2、课中发挥好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为便于实际操作,我为学生设计了“分组自主合作学习方案表”),补充学习素材,而且要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协调好各学习小组间、同一组学生间的关系,控制好整个课堂结构。总的来讲,教师应定位于一个总导演的角色。(每一学习小组的组长是具体的执行导演)

3、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写作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而对自己及时修正。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很多的,教师不仅可给学生以介绍和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小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最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难免会流于各自为战,以至于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因此,在刚实施合作学习时,我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如一些班队干部),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我都是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总结与反思

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国外的研究、倡导与实践均已有很长时间了。国内也有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对于它的从人本出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面,大家都有了共识。但这些科学先进的教学策略还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实施(当然,这其中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如班级学额、教室条件的限制),比如合作学习,即使在台湾,“数年前﹐它虽然曾经被教育单位列为十二种推广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的中小学老师并不多见。「排排坐、吃果果」的教学理念﹐仍然十分强势。讲求权威与服从、安静守秩序的教学管理﹐并不鼓励(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开展。”笔者所了解的可作典范的成功案例还不多,加之自己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实践时间也尚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就有了许多的疑惑与反思。如自主学习中怎样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怎样使讨论真正高效而落到实处?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应该怎样具体操作?怎样利用合作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品质?这两种教学策略在各年段的实施又有什么不同?这一切都有待于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策略同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