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

2016-04-19 14:18江桂秋
关键词:主导认识作用

江桂秋

【摘要】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的同时,同样也需要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是把准“导”的尺度,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初衷。本文认为教师必须正确区分什么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什么是必要的引导,并从“科学调控课堂教学,实施有效评价”两个方面提出了把握主导的“度”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教师 主导 作用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4-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越来越被强调和突出出来。它标志着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进步。但一些教师把握不准主导的尺度,由“满堂问”“满堂讲”的“只重导”到“不敢导”“不善导”,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把教师必要的主导避而远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控、失败,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此,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正确发挥主导作用,做到“收”“放”自如,恰到好处,即要掌握好主导的“度”。

一、对教师主导的“度”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讲得十分清楚,他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创新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教与学是统一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绝对不应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

针对课堂教学教师活动太多,影响了学生主体性发挥,《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有的课又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活动中,往往看不到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其实教师必要的、适时的、适当的启发引导还是不能少的,否则学生还何以到学校去呢?关键是要分清什么是满堂灌?什么是必要的讲解?什么是牵着学生走?什么是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就是要正确理解导的“度”。

所谓教师的满堂灌,就是教师讲的太多,占去课堂大部分时间,没有或很少学生的活动。所谓教师牵着学生走,是指教师事先做好问题的答案,在课上不去引导学生回答,不等学生回答出来,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就把结论端出来了,而且步步是这样。

教学过程既不要教师包办一切,也不要放手不启发、不引导,或不敢讲解。前者是教师的失误,后者则是教师的失职。

二、如何把握教师主导的“度”

(一)、科学调控。“教育技能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马卡连柯语)组织课堂教学,运用教学机智进行课堂调控无疑是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准导的“度”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调控总的要求应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1、放得开。当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开放”。要放得开,就必须实行教学民主,以学定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具体地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放得开:

精心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简化教师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

高年级重视默读的训练,给足自学的时间。

恰当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

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

2、收得拢。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同时也有了困惑,课堂变得活而无序,难以把握,自主异化为自流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加强指导,要“收得拢”。

严格要求,要有课堂秩序,保证发言者的自由表达,保证教学过程的畅通无阻。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倾听、发言、交流、提问、合作、争论、互补、练习、评价等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一种与开放性课堂相配合的、约定俗成的、彼此默认的规则和习惯。

加强指导,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之符合教学规律,健康发展。要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组织好自学、合作学习,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有效控制课堂教学,做到“收得拢”。

要放得开就必须实施探索和合作学习,要收得拢就必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信息,考虑指导的切入点,巧点拨。教师的帮助不是干涉,更不是替代,是待到“山穷水尽”无路时,方可指“一村”,是一种“雪中送炭”式的指导。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答疑,激励……一句话,是因势利导,而非越俎代疱。

(二)、有效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兴趣,来源于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有赖于教师有效的激发、鼓励,为此,对学生实施积极的评价也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地学的重要一环。

有效的评价是积极的评价。但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善意而恰到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实施评价仍然要准确把握其中的“度”。

1、容错。学生答对了,或者答得很精彩,当然会激励他们,而且是从心底发出的真诚的激励。问题在于,当学生答错的时候,是否能“容错”,能宽容地指出他们的错误的同时也激励他们呢?教师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很可能深刻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教学中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恰当地把握评价的尺寸。始终用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话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即使有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2、纠错。实施积极的评价,强调正面鼓励学生,课堂上尽量多表扬,少批评。但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而不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不但要激情,能“容错”,还要导行,敢“纠错”。容错与纠错不是矛盾的,而且恰恰是相容的,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赞赏激励,而忽视了必要的纠错,以致课上得离题万里。教师却对此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再如:学生在某些知识性、科学性方面的错误,明显的是非问题,教师也不敢表态,不予指正,学生明明是唱读,也说读得好,这不是激励,这恐怕是教师的“失职”了。

总之,在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改革大潮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理性地俯视这块置身其中的领域,只有在战略上能冷静地审视剖析,在战术上又有具体的操作招式,才能投身课改洪流,勇于实践与探索的同时,减少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是要彻底改变 " 教师中心 " 的专制型教学机制,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学生是否愿意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调动起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则要看教师怎样依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尽量多安排,多鼓励,多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指引学习的路子,才能达到教育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才能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猜你喜欢
主导认识作用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