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6-04-20 00:01张云飞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3期
关键词:蝙蝠重难点课件

张云飞

1 找准导入点,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开课这一大好时机,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开课出示课件并配乐,播放小兴安岭美丽的风光。郁郁葱葱的森林、五彩缤纷的野花、珍贵的人参、鲜嫩的蘑菇、美丽的小鹿、可爱的松鼠……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需求,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学生兴致盎然,探索、学习的氛围愈加浓厚。

2 把握突破点,合理使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重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有限,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很难通过语言文字体验课文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中,仅凭教师抽象的讲解,学生很难领会。如果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学生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无法理解,教学遇到了“瓶颈”。于是,笔者用课件展示蝙蝠探路的方法:蝙蝠用嘴发出一种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改变飞行方向。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画面很快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并由此知道了飞机飞行的原理,形象地解释了蝙蝠与雷达的关系,从而了解仿生学的原理,顺利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 紧扣切入点,适时使用多媒体,感悟祖国语言魅力

古诗词非常精炼,可以说每一个字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特别是诗词中的“诗眼”最耐人寻味,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古诗词的“诗眼”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笔者抓住古诗中的“绿”来带动全文的学习。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感受到“绿”字的美妙:既有“到”、“过”、“临”、“吹”的意思,又描绘了江南两岸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的景象。

4 抓住延伸点,充分使用多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而作者在写作时,为我们留下了“空白”,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知识延伸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适时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对圆明园的宏伟建筑以及园内珍藏的奇珍异宝介绍很多,而对名人书画课文介绍得并不是很详细,给我们留下了“空白”。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细致地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珍奇文物,通过前后比较,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5 捕捉生活点,及时使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的素材虽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但教学时不可能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运用多媒体捕捉生活中的画面,把写作材料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如写家乡美景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景物指导学生观察;写家务劳动——洗衣服时,出示几个洗衣人揉搓衣服的动作画面和腰酸背痛的神情画面;写课外活动——打乒乓球时,出示奋力扣球、竭力补救接球以及胜利后高举双手的特写镜头……一个个鲜明生动的“镜头”帮助学生“记忆再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材料可写,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 因课制宜,避免多媒体的使用误区

电教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课件越精致越好。通过平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方面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1)课件越“花哨”越好。

不少教师为了使制作的课件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为了展示自己制作课件的技能,把课件“打扮”地十分“花哨”。文字的颜色变化多端,字体的选择也是颇费心思,课件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动画,结果学生的兴趣确实被激发了,注意力却完全转移到这些图片和动画上,对课件中反映的学习内容视而不见。

(2)过度依赖课件。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用课件代替实物;用课件替代学生动手操作。如《詹天佑》一课中的“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以及“人”字行铁路设计都需要学生读书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体会到詹天佑的智慧。但有的教师为省事,直接出示了一段Flash动画,省去了让学生动脑思考的环节。采用这种方式突破教学难点,谈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蝙蝠重难点课件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蝙蝠女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