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管理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04-20 03:38付海波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丰台100141
河北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治疗效果高血压

付海波(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丰台 100141)



社区规范化管理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付海波
(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丰台 100141)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将社区规范化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检测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其血压控制情况。方法:从2000年10份到20013年10月份,对在我门诊就诊的3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查,治疗组和观察组是以双盲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的,对观察组患者只单单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而统一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分析各因素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经过社区规范化管理,该分析有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要比观察组的好,结果的差异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在此方案中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有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用药习惯以及平稳控制血压,值得广大医务工作着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 治疗效果

我社区门诊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1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测,取得了惊人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双盲随机分配的原则,把2010年9月份到2013年9月份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60±1.2)岁;患者患病的程度(1~10)年,平均(4.1±2.2)年;所有的患者都符合高血压的标准,并且这些患者当中都没有患有家发行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病症。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男女患者数量比例、患病程度以及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运用社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都在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而观察组患者是采用与治疗组不同的方法,采取常规高血压来进行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社区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要努力让患者按时、按量、合理的服用药物: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并不把这当做一回事,不知道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因此有时会因为生活、工作等情况而忽视了对高血压的预防,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对患者采取规范治疗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平稳,随后对患者的药物减量、延长时间直到停止药物的使用[1]。若要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就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勿触怒患者的情绪,对他们所患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方案,减少血压波动情况。②对饮食进行合理的控制:社区医生应深入到患者当中,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的内容有:饮食是否合理、生活方式是否恰当、还应经济状况等等,在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基本情况之后,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来制定饮食方案,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禁止油腻食物、过咸食物的食用,并对患者讲授食用这些食物的危害,应当劝说患者多食用清淡的食物、蔬菜类等。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③社区医务工作者应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有机会就与他们散散步,谈谈心,让患者放松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让他们说出心中的愁苦和不乐,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避免不良情绪埋藏心中,努力帮助患者学会交流,要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④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所所给自己带来的危害,让患者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应鼓舞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努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培养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⑤医务工作者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苦心劝说与教导,告诉他们不进行定期检查身体状况的危害,鼓励着他们去做健康体检,医务工作者定期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采用合适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2]。

1.3 统计学处理: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包,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 果

2.1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变化对比:经过对统计学资料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在情绪失控、缺乏锻炼等几个方面要比观察组的患者有较大的提高。在吸烟方面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相比较观察组来说,治疗组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变化对比

2.2 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管理前后对控制血压的情况对比:通过对比结果,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有比较大的改善,治疗组的情况要好于观察组的患者(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提高,高血压逐渐成为我国的重要疾病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在以往的治疗当中,都是通过药物来抑制高血压的发病,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加深,患者逐渐参与到了治疗当中,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然而在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很多患者往往会给自己造成血压大的波动,而忽略了对自己的要求,近几年随着对高血压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临床工作的开展,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社区的医务人员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之后,根据不同的患者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医生治疗过程的完整和连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并且治疗高血压需要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这跟它本身具有的终身伴有的特点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防止以及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尤为重要,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努力提高高危人群和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获取相关信息,通过采用这些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患病情况,并且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的发病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对高血压的掌握存在差别。在本文中通过研究发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引起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可以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4]。归根到底,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最终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防范,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最终帮助患者减轻病症,过上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婷,潘恩春,胡伟,等.淮安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1):69~70.

[2] 张弛,邱泉,栾玉明,等.广州市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4):264~266.

[3] 谢瑾,董忠,张京.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1): 1126~1128.

[4] 蔡学军,周秀兰,马春燕,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35):154.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4-0631-0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4.039

猜你喜欢
规范化管理治疗效果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新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有效途径探析
解读互联网金融中的“庞氏骗局”或“跑路公司”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医院收费员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