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垃圾怎么清理才健康

2016-04-20 02:24通讯员红岩文
工会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血脉肝气

□本刊记者 崔 欣 通讯员 红岩文/摄



体内垃圾怎么清理才健康

□本刊记者崔欣通讯员红岩文/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年龄并不大,脸上却长出了老年斑,或是脸色发黑、大腹便便。对此,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医三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提醒人们:出现这些症状多与体内“垃圾”有关,如何清除体内垃圾,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建议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北医三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

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颈、腰椎关节痛等神经骨骼病变,失眠、耳鸣、胃痛、咳喘、过敏、心悸、消化不良、月经不调、不孕等内科、妇科杂症,调整机体功能紊乱。

像养花一样养护血管

老年斑的出现,是气血瘀滞的第一信号。自然界的河流如果不流动,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人体内的气血也应该如同自然界的河流,运行有序。一旦瘀堵,不能及时疏通,气滞血瘀,就会使人产生疼痛感。为此,要像养花一样养护自己的血管。

血脉不通则痛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是患病时,往往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疼痛。和岚指出:很少有人喜欢疼痛,可是每个人又都需要疼痛,因为疼痛可以向身体发出警告,使其及时规避进一步的伤害。中医的理解“痛”这个字,单从字面上来看,它是由一个“甬”和一个“疒”字旁组成的。“甬”字在《康熙字典》里面解释为“甬道”,甬就是道路的意思。“疒”表示生病的意思。“痛”就是身体里的“道路”生病了。身体里面的“道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血脉”。血脉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不能满足身体某些部位的营养需求,于是就形成了“血脉不通”的现象,出现“不通则痛”的结果。

寒气客于部位会疼痛

随着季节的变换,尤其是受到低气温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感到身体不同部位发生疼痛。和岚介绍说:“疼”字,它是由一个“冬”和一个“疒”字旁组成。即冬天的病,由寒引起,就是疼。也就是说:“寒气客于”哪里,哪里就会痛。例如:有很多女性来月经期间都会痛经,大多都是因为宫寒所致血瘀;寒凝胃脘时会胃痛,此时往往喜热饮食、喜暖喜按;关节受寒导致的疼痛,中医称为痹症,如膝关节痛;心绞痛则是寒凝心脉。

应对由寒气导致的疼痛,常用的方法之一:“寒者热之”。既然产生病痛的原因是“寒”,那我们就用热的方法把它“暖”过来,那么原来不通的血脉自然就可以恢复畅通了,从而就可以形成“热—通—不痛”的良性循环。例如:在医生的指导下,宫寒痛经:可服用红糖、干姜、益母草;寒凝胃脘:服用附子理中丸;痹症:服用小活络丸;心绞痛:速效救心丸等。

活血化瘀助长寿

如果我们能够持久的保持身体血脉畅通的话,我们就永远不会有病痛,这是健康长寿的奥秘之一。动物实验证实:老年必瘀,两岁半左右的大鼠,相当于人类60岁,为老年大鼠。实验发现其血粘度增高,流动缓慢。在血栓仪上检测时,血栓更长,说明存在血瘀的情况。人类随着年龄增高,皮肤上会出现褐色的斑块——老年斑。这是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的第一信号。瘀血体质就是全身性的血脉不那么畅通,有一种潜在的瘀血倾向,其中形体偏瘦者居多;皮肤干燥较多见,很难见到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面容。容易生斑,面色晦暗,口唇发暗;舌头上有长期不消的瘀点和瘀斑。对于老年人同时还容易出现肩背疼、腰腿痛、头痛、肌肉痛等,这些均是“痛则不通”的表现。我们知道,一个水管子用的久了,必然生锈有脏东西沉积下来。人的血管也一样。因此,到了“老年必瘀”阶段,需要活血化瘀,才能有助于血脉通畅。

拍拍打打通利血脉

血液之所以运行,是因为有气在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而补气可以行血。有很多人为了健康长寿,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的选用人参、黄芪补气,服用后既有精神,焕发青春,又利于血液运行,疼痛减少。还有的人服用三七粉,色斑少,耳聪目明。因为三七本身是活血化瘀药,可以通利血脉,改善包括皮肤、眼睛、耳朵在内的毛细血管的微循环。

她特别提醒人们:其实通利血脉不一定吃药。我们讲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拍打。当你用手掌持续不断的拍打身体某个部位的时候,这个部位会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即使你不用拍打,而只是用手掌捂在某个部位,过一会儿也会有一种温热的感觉。符合养生祛病的大法则,就是“寒者热之”。直接把身体血脉寒而不通的部位拍热了,拍通了,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无病无痛,健康长寿。

拍打方法:

手型:空心掌,就是掌心稍微凹入,五指自然松直。

力度:要分清部位,一般轻拍,四肢和肌肉丰满处稍用力,但不可过度,拍打成瘀斑不可取。

举例:

1、拍打头部:用左手拍打头部左侧,用右手拍打头部右侧,从头前拍打至后脑、颈部大椎。每遍20次为一组,每天可拍打3—5遍。

2、拍打上肢:用右手掌由左肩部开始,从上而下拍打左上肢的前后两个面,然后用左手掌采用同样方法拍打右上肢。循环拍打三遍。

3、拍打双膝,双手先拍双膝正面,可用整个手掌包住膝盖拍,其次拍膝内侧、外侧及膝后的腘窝。每部位20次。

拍打法只是保健的方法之一,不能迷信它。在拍打过程中,身心愉悦,就达到目的了。

常食活血化瘀食物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可见到较多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食物,经常食用,对保护血管很有好处。和岚为我们推荐如下:

1、蒜葱姜:大蒜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胆固醇;葱素能治疗心血管硬化。葱还有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生姜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2、韭菜洋葱:韭菜含钾丰富,常吃韭菜可优化体内的钾钠平衡,对高血压、心脏病人有益;洋葱包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硫氨基酸及半胱氨酸,具良好降脂作用。洋葱是当前所知极少数包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

3、多吃水果,如:葡萄。1997年,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发现,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类似阿司匹林的溶栓、抗凝血和溶纤维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类黄酮物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因葡萄较酸,胃溃疡病人不适宜,建议适当服用葡萄酒。柠檬中柠檬酸与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化合物,能缓解钙离子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防治高血压和心肌梗塞。凤梨中包含生物凤梨蛋白,不仅能使血凝块消退,还可及早制止血凝块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血栓作用。葡萄柚:葡萄柚中的柠檬醛能显著降低小鼠整体耗氧量,也能优化动物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柠檬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山楂:山楂能扩张外周血管,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橄榄:橄榄油中所富含的油酸可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含量,进而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另外,其中的聚酚类化合物也可降低冠心病发生率。

4、多食蔬菜,如:大白菜,大白菜丰富的维生素C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浓度,增加血管弹性,常吃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芹菜能降压和影响中枢神经,还有一定的扩张末梢血管作用,这与降压作用也有相当关系;红薯中的黏液蛋白,能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香菇和蘑菇:香菇中有腺嘌呤、胆碱及一些核酸类物质,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蘑菇有降血脂、抗凝血、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常做开窍操养肝肾

现在大家是吃的好、吃的多且运动少,很容易导致脂肪的堆积。殊不知肥胖伤肝可致多种疾病,因为肝是一个最大的消化腺,胆汁是用来消化脂肪的。如果人的肝脏受损伤,肯定是脂肪代谢出了问题,使得胆固醇增多会成为一个病理产物,进一步堆积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另外胆固醇增多,沉淀于血管壁后可使其像糜烂了一样成为“粥状”,很容易出血或者心梗、脑梗或是引发其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特别是肥胖的女孩子还会闭经。为此一定要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重,保护好肝脏。

中医讲的肝更多是指功能,如肝主疏泄,指的是情志方面的问题,肝脏的气机通畅了,其他各脏腑的功能也就好了;肝具有储藏和调解血量的作用;肝开窍于目,眼睛的情况反映肝的功能,有些眼科疾病得从肝治;肝主筋,有时候抽筋,不单是缺钙,肝血不足,也可导致抽筋;大怒伤肝,喝酒过度伤肝。生活中伤肝的原因很多,但总归是和情志有关,为此,肝的功能主疏泄,调情志。中医认为:要给“邪”以“出路”,所以不良情绪一定要发泄出去。所有导致生病的因素都称为邪气。好的东西,抵抗力、免疫功能都称为正气。比如女性的一些疾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都与长期生气、情志不遂和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有直接关系。说到肾首先就会想到跟尿有关,肾和膀胱是表里经,排尿的功能都是肾所主的,即清理体内垃圾的这一部分同样与肾有关。肾的气化功能好,尿液就能够顺利的排泄。如果排尿不顺畅会出现如:腿肿,面色黧黑,若是尿毒症的人,身上是会发出一种难闻的气,这些都跟肾的排毒有关。因而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是养生防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春季梳头疏肝气

好多的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更多是和肝气不舒有关。肝为心之母,肝气通则心气平和,肝气滞则心气乏。中医讲:导致疾病的原因,一般分两大类,一是外来的如:六淫邪气。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跟季节的关系是:春天——风邪,夏天——火和热,长夏——湿,秋天——燥,冬天——寒邪。二是内伤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跟五脏的关系是: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伤肺,恐慌惊时伤肾。肝气的舒与不舒,跟发病有直接关系,如:面色晦暗、头疼、失眠、乳腺增生、胃疼、痛经和月经不调都跟肝气不舒和生气有关。肝气不舒还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说心态好决定健康,更决定了得病以后的康复。如果是一般的头疼,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且不用吃药的治疗就是梳头。可用牛角梳或木制梳子梳头,对局部血液循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缓解身体的疲劳或紧张、生气的状态,同时对于头痛还具有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梳头三原则:

第一,闭目养神,梳的是一种心情,而不是一个局部;

第二,从前往后梳,正面、侧面都要梳到,用力适度;

第三,要每天早晚梳一次,一般每次十至二十分钟便可。

肝气郁滞可食酸

中医讲:酸味入肝,可以补肝气,如肝气郁滞时可助肝气旺盛,肝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并改善肝气郁滞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酸味”食物和“酸性”食物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因食物入胃后,经过消化吸收变成的代谢产物,分为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为酸性的食品称为酸性食物。酸性食物中含氯、硫、磷元素较多的主要包括畜、禽、肉类、鱼虲类等。碱性食物中含钙、钾、镁元素比较多的,主要包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以及坚果中的杏仁、粟子等,其中山楂、番茄、柑桔甚至醋都是典型的酸味碱性食品。人的机体是一个弱碱性的状态,碱性食物对机体是有好处的。相对而言,酸性食物对机体不是太好。建议多选择碱性稍强的食物吃,才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常做开窍操助养肝肾

中医讲有五窍,“窍”是脏腑跟外界联系的通道,反应五脏的问题,通过开窍可以调动相应脏腑的气血。建议在清晨醒来后,先不说话,闭目平卧于床上,全身放松,集中精力做如下开窍操。

1.转舌头——开心窍。方法是:轻合唇,微启齿,舌头在口中缓慢匀速打转,先向左边转9次,再向右转9次,之后将产生的唾液咽下。这为一组,可做3—5组。

2.叩齿——开脾窍。口唇微合,张开双齿,能容下一个手指,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叩击,力量适度,30次一组为佳,之后将产生的唾液咽下。可做2—3组。

3.搓眼——开肝窍。将双手掌搓热,从两眼角内向外,搓到两耳际止,反复30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5组。

4.搓耳——开肾窍。双手捂耳朵向内按压、松开为一次,反复按压30次为一组,每天可按压3—5组。

5.搓鼻子——开肺窍。先将双手相对搓热后,放在鼻梁两侧,沿着鼻梁上下搓30次为一组,每天可搓2—4组。

早晨醒来先做开窍操,可以把肝脏的气血调动出来,并唤醒五脏的功能,为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了准备。

多吃豆类蔬菜喝温茶有助除湿

中医认为脾跟排毒关系的有两点。一个是运化水谷,一个是运化水湿,水湿要通过脾的功能来运走。它就像一个“小车儿”,要把湿气推到它该去的地方。运化水谷就是指饮食物质,这与西医说法不一样。中医讲:如果脾不健运的话,营养物质无法吸收。脾和胃是一个表一个里,收纳水谷的是胃,运化水谷的是脾,水谷变成精微物质来供人体的吸收。如果水湿和水谷都不能够正常运化的话,就产生体内的湿气,中医叫做湿邪阻滞气机。可以表现出其一,胸闷、胃部满闷不舒,大小便不通畅等症状;其二,受到湿邪的侵犯后,人体有沉重的感觉,如:头部昏沉或如有带紧束感,身体困重或四肢酸懒沉重,关节肿胀疼痛,大便稀溏或便秘,女性易患妇科病,如宫颈炎等;第三,湿性属水,水性下行,容易在人体下部表现出症状和体征,如:下肢浮肿、尿浊、足癣等。

教您几招除水湿

从上述可见,湿证是常见病证,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其不同病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湿邪有粘腻难解的特点,患病后病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治疗效果相对较慢,为此,做到积极预防很重要。

第一招:适量饮水温茶为佳

不论是春季的干燥,还是夏季的炎热,喝水都很重要,每天要喝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其中包括进餐中的汤水。中医认为:可多饮温热茶为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除湿极有裨益。但饮茶要讲科学,不可过量,以清淡适中温热为宜,且少量多次慢慢品味为佳。

第二招:多食豆类菜健脾除湿

健脾运化,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体内湿气重的时候,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喝豆浆不仅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清热去湿功效。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多吃扁豆、豇豆、豆芽等蔬菜,有利于健脾除湿。

和岚提示人们:中医广义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一个“通”字,即:经络血脉要通畅,运化排泄要通顺,心情气志要通达。衷心希望大家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做好自我保健,让体内垃圾远离自己。

猜你喜欢
血脉肝气
丹皮酚对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其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松龄血脉康胶囊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深植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血脉里的眷恋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