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集团舞弊案例研究

2016-04-20 11:04刘培琦
2016年6期

刘培琦

摘 要:为了寻求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国家开展了多项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严重的舞弊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文通过对于FD集团舞弊案例的研究,揭示其在国有资产重组背后的官商勾结问题,探究国家的蛀虫们是如何成功利用国企改革实现一夜暴富,并分析其舞弊的机会和舞弊的手段。

关键词:FD集团;国有资产重组;官商勾结

一、FD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介绍

FD集团的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创立于2004年,目前总共有五万多名员工,公司旗下拥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家子公司,其中集团旗下仅上市公司就有三家,分别为FD炭素、FD特钢、FD化工这三家上市公司。纵观FD集团的发展历史,FD集团多次通过“蛇吞象”的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收购,从而实现其公司的扩张,其高速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人们探究。

而FD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方某。作为一名成功的青年企业家,方某不仅在经商领域成绩斐然,而且还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辽宁省第十届人代表大会代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颇有能力和本事的方某,在他快速致富和成功的背后其实存在着许多见不得人的秘密。方某的问题最初被揭露是在2014年6月27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在当日宣布罢免了方某的全国人大代表职务。至此,方某及其控制的FD集团背后的舞弊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二、FD集团舞弊的制度背景

(一)国有资产重组的背景介绍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把握经济全局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工具,一直以来都处于半市场化主体的状态。客观来说,这种非市场化的企业模式的确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需求,从而达到我国经济在特殊时期的快速发展的目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济发展体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了,迫切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完善。

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对于向市场经济转型做了全面的部署,其中指出为了完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施行政企分离,公平地对待所有企业,使得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上的公平参与者,而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是该项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舞弊机会

尽管,国有资产改革的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给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牟利的舞弊机会。在国有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非市场化的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能够左右国有资产重组的结果。权力对市场的强力干预必然导致市场对权力的过度依附,促使企业经营者们试图利用金钱寻求权力的庇护,从而实现利用权力为利益的最大化进行保驾护航。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最终左右竞争的结果,甚至使得公开竞价的结果也变得非市场化,这样的话,对于那些和政府官员关系较为密切的收购方,他们可以借此实现低价收购的目标(王柯武,2014)。另外,江必新(2014)认为目前的司法预防体系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不足以为我国预防职务犯罪提供了有力保证。对此,范传贵(2014)认为建立公职人员亲属信息公开制度一个有效杜绝防范官商勾结的方法。

三、FD集团的舞弊手段

(一)低价获得国有资产疑点重重

在FD集团一系列的国有资产重组中,其交易行为一直有争议,存在着诸多疑点,特别是在重组江西国有钢铁企业NC钢铁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首先,根据时任NC钢铁董事长钟某所说,出售NC钢铁厂的主要原因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难看出,在NC钢铁国有资产重组中,存在着非市场化的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另外,钟某在该重组之后担任FD特钢董事长,年薪达1973.54万元,而重组之前钟某的年薪仅为37.62万元,似乎也在本次国有资产重组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不禁惹人猜疑。

另一个疑点是,该重组招标设置了要求竞标企业在近三年内实现连续盈利的限制条件。然而,在当时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实力较强的国内数家大型钢铁集团都因此而被排除,这立刻引发为了能让FD集团顺利接盘NC钢铁而“量身定做”的质疑。

最终,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FD集团通过协议受让的方式顺利将NC钢铁纳入旗下。从2009年8月至10月,NC钢铁的重组过程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FD集团便成功入主,如此快速地完成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组工作也不禁让人产生颇多疑惑。

(二)背后保护伞的现身

方某案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调查情况,但是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综合分析,方某和他的FD集团快速发展背后的保护伞很有可能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某,在方某被免去人大代表职务之前,中纪委通过网站发布消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通过查看苏某的履历,不难发现苏某和FD集团发展轨迹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苏某在甘肃担任省委书记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而FD集团2006年成功在兰州完成并购兰州HL新材料科技公司,并更名为FD炭素。随后苏某在2007年至2013年又调任江西,FD集团也马上转战江西,2009年FD集团又一次成功在国企改革中获得NC钢铁,并将其上市公司更名为FD特钢。另外,2012年FD集团还顺利入主其他多家江西国有企业。

此外,几乎同时遭到调查的还有江西省多位官员,引发江西官场地震,多名地方官员纷纷落马,其中包括原江西省人大副主任陈某以及曾力主推动NC钢铁改制的江西省前国资委主任李某,他们都与包括FD集团在内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案件有关联。目前对于陈某已经被查实涉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收受巨额贿赂等罪名。

FD集团快速成长的秘密终于被揭露,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输送和官商勾结情况也逐步显现出来,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和更多情况的披露,幕后真相会更加清晰地呈现给大家。

(三)抄底成功后资产在银行大量质押套现

在FD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现象频频出现。其中,FD集团将其持有的FD炭素股份7.8亿股已累计质押6.1亿股。另外,FD集团在FD特钢约93.25%股权已经做了质押贷款,绝大部分FD特钢股权实际上已经质押在银行套现。同样,FD集团已经质押持有的FD化工2.67亿股,占到FD化工总股本的35.44%。在方大集团所持有的上述3家上市公司股份中,被质押的股份总数超过14亿股,合计被质押的股票市值约83亿元。

至此,方某以及FD集团所谓“FD模式”的舞弊手段彻底浮出水面,即首先通过密切的政商关系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在成功通过重组获得国有资产之后进行质押套现,其舞弊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国有资产流入个人钱袋从而实现一夜暴富。

四、研究结论

经过本文对于FD集团舞弊案例的研究,发现在国有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存在着舞弊的机会,那些与官员保持密切政商关系的人能够利用这层关系,在非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下操纵国有资产重组的结果,从而实现低价购入国有资产,再高价投入资本市场,最终通过在银行大量质押股权来获得巨大的利益。FD集团这一系列利用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舞弊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甚至还有可能危及到了国家的利益,值得我们对这方面的舞弊事件保持足够的关注。(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柯武. 对症下药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链条[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9).

[2] 范传贵. 消除官商勾结需严查官员亲属违规经营[N]. 法制日报,2014(10).

[3] 江必新. 反腐败国家治理的理性思考[N]. 检察日报,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