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智慧的教师理答

2016-04-22 04:45赵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赵霞

摘 要:理答即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言和表现的反应和处理,教师的理答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放眼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各种不当的理答方式仍充斥在教学中,本文针对教师课堂理答中存在的态度随意、理答方式僵化、理答语言模糊三种现象,提出转变态度、转化方式、提炼语言三大策略。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课前研读教材、了解学情,充分预设,课中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为有效理答做好充分预设;通过分层理答、非语言理答、多元理答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点燃其学习热情,提升交流水平,从而为有效理答提供技术支撑;理答时语言指向明确,善于运用捕捉细节、关注错误、延迟理答等手段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培养创新意识。三管齐下,智慧理答,必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理答;现状分析;策略探寻

理答就是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言和表现的反应与处理。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教师的理答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与兴趣。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引导、点拨、激励下善思能辩,主动学习。然而笔者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底子差,胆子小,启而不发,课堂气氛沉闷。深思之后不敢苟同,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意外生成束手无策,对错误之处不敢批评,对困难之处估计不足……因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学生不敢发言、看教师脸色猜测答案等,都是由于教师各种随意、不当的理答方式所致。那么,教师的课堂理答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理答呢?

一、小学数学课堂理答现状分析

1. 理答态度随意

有些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不符合预设就立即叫停,急切地把学生的认识和观点硬生生地拽回到自己的预设之内。有些教师不管学生问题回答得正确与否,一概是“很好”“你真聪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你的回答真响亮”“你的声音真好听”,这样就将评价与教学活动本身相分离,为评价而评价。

2. 理答方式僵化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一味叫好,于是关于“小红花”与“棒、棒、棒”式的评价充斥着整个课堂。廉价的表扬使学生志得意满,精神亢奋但心思浮躁,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也趋于弱化。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反馈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重复学生的回答,有些教师则认为只有重复强调了,学生才能入耳入心。无效的重复渐渐造成课堂拖沓疲软、效率低下。

3. 理答语言含糊

有些教师由于无法捕捉学生回答的本质内容,更无法抓住有效资源进行深入的引导,就“嗯”“啊”的做模棱两可的理答,使学生一头雾水,甚至不知道老师是肯定还是否定。有些教师喜欢用“好”“错了”等笼统的评价语言,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不得而知。这些缺乏针对性的理答,是学生学而不思的源头。

二、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思考

(一)态度:尊重学生,预设理答

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准确的回应。如果教师深入地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情并预设理答,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分析归类,条分缕析,从而增强理答的有效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 充分预设,是有效理答的前提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而留给教师思考和应对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要想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收获精彩,就要做好尽可能多的预设,在难点处预设学生的疑问,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提前准备应答与转化的方法;在易错处设置陷阱,制造思维冲突,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多一份应答自如的把握,即使学生有出人意料的回答或一时语塞时,我们也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并能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思路。

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导入时,让学生尝试练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预设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1:底×高,7×5=35(平方厘米);

方法2:底×邻边,7×6=42(平方厘米)。

当学生回答方法2时,教师先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再拉动学具(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直到变成长方形,停留一会,又继续拉动。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邻边都没有变,但是面积变了。”教师追问:“面积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平行四边形的高变了,面积也变了。”正是有了充分的预设,理答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不断搜寻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无关和相关的因素,通过适当的提示将问题回抛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错误在矛盾中碰撞,实现自我纠错,从而顺利地展开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2. 用心倾听,是有效理答的保障

课堂上的很多问题,看起来是老师的应对出了问题,其实是老师的倾听出了问题。因为不会倾听,所以不能及时掌握学情,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因为不会倾听,所以不能有效进入学生思维,捕捉学生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是没有错的,即使说错了也还是对的,可能是他的思考方式或角度不一样,我们要认真听完他的理由,听懂他背后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真诚倾听孩子的发言,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关注的眼神、亲切的笑容、微微点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回答的重视,我的回答对大家很有启发。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及时反应,适当欣赏,及时追问,适时纠错,才能捕捉到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方式:鼓励学生,形式多样

1. 分层理答,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生理解水平的高低造成了学习层次的差异,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理答方式。对优等生侧重在思维层面上进行理答,鼓励少而精,通过有效追问让他们迈向更高的目标;对中等生要找出闪光点加以鼓励,激发学习欲望;对后进生则降低要求,充分肯定他们回答的合理成分,增加学习的动力。

2. 非语言理答,点燃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因此要充分利用体态语言进行理答。看到学生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亲切地看着他表示鼓励;看到学生走神了,短暂一瞥来提醒他;看到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便严肃地盯着他进行制止。在解答“把27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涂成绿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时,学生回答:“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在每个面的中间,正方体有六个面,所以一面涂色的有6块。”教师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赞赏地说道:“真会动脑筋,能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思考,准确说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在每个面的中间。”教师竖起大拇指,用赞赏的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这样的赞赏是发自内心的,给学生带来的是愉悦、是自信、是勇于创新的开始。在此启发下,学生想到“正方体有12条棱,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12块。”“正方体有8个顶点,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块”等。非语言理答是无声的教学艺术,它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判断、引导、激励是积极有效的。

3. 多元理答,提升交流的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适当让权于学生,充分调动不同的主体开展评价活动,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等参与到交流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通过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自我,而且弥补了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使学生不仅是交流思想,还培养了交流意识和兴趣。如这样一题:2,3,5,8,□,□应填几?学生投入思考中,很快得出了结论,是5+8=13,第三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而有一部分学生则不同意了,认为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每次都加1,应该是2+1=3,3+2=5,5+3=8,8+4=12。这小小的课堂立刻变成辩论场,学生间相互交流,达成共识。事实证明,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积极地动脑思考,在激辩中他们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

(三)语言:指向明确,答而述理

教师在理答时应该是一环紧扣一环地引导学生向较高水平的思维层次递进,从而渗透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

1. 捕捉细节,拓宽思维的广度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这旅行中,教师的理答应该担负起引领点拨的责任。当学生的思考还肤浅时,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引领,使学生的想法更全面、更深刻。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体积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装下?一个学生说:“能装得下。器皿的体积:25×16×18=7200(cm3)= 7.2(dm3),小于包装盒的容积。”但是,对于这道题不能仅止于此,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墨水瓶和铅笔盒,问:“铅笔盒的容积大于墨水瓶的体积,为什么放不进去?”学生回答:“墨水瓶太高了。”又有学生想到:“光比较它们的体积还不行,还要比较长、宽、高。”教师说:“你们分析得很正确。如果上题中包装盒的高是17厘米小于器皿的高,就一定装不下吗?”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不一定,把玻璃器皿的方向转过来,宽和高换一下,就能装下了。”教师赞扬这是好主意,并出示数据,帮助学生理解。

包装盒长28厘米、宽20厘米、高17厘米 包装盒长28厘米、宽20厘米、高17厘米

玻璃器皿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 玻璃器皿长25厘米、宽18厘米、高16厘米

至此,学生的感受更深了,又有一位学生说:“哦!我明白了:把包装盒与被装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比较,只要前者的长、宽、高比后者的长、宽、高大,就一定能装下,否则就装不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到仅仅比较容积和体积还不够,还要比较包装盒与被装物体的长、宽、高。

2. 关注错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课堂理答时,经常会遇到学生讲不清楚、讲不完整甚至回答错误的时候,这时可根据学生的表达,关注错误,进行有效补充,挖掘学生思考中存在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新的思考。

在教学“画角”时,笔者发现有学生把120°的角画成60°,于是请他演示画角的过程。他刚画完,马上有一位学生说:“画错了。他是从180°开始数的,方向反了。”教师引导:“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发言:“画角时要看清刻度,从0°出发开始看。”“画好角后,可以估一下是钝角还是锐角,这样就减少出错。”“画角时要看清楚,0°在里圈还是在外圈,然后再看度数。”“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正好是一个平角。”……教师的一句“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带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使大家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生成错误的契机,通过智慧理答,让知识更完善,让思考更深入。

3. 延迟理答,挖掘思维的深度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应该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这样进行。新颖、别出心裁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畅所欲言,获得更多的灵感。

如“甲比乙多25%,乙比甲少()%”是一类屡讲屡错的题型,教学时笔者改变教学策略,静静地倾听学生的高见。学生各抒己见:“甲比乙多25%,乙就比甲少25%。”“不对,假如乙是100,甲就是125,答案也是(125-100)÷125=20%。”“把乙看成单位“1”,甲就是1+25%=125%,列式为(125%-1)÷125%=20%。”又有学生有意见:“那为什么甲绳比乙绳长5米,乙绳比甲绳短5米是对的,甲比乙多25%,乙比甲少25%就错了呢?”这是个好问题,教师马上引导:“这个问题提得好,为什么呀?”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举起来了:“米表示的是具体的长度,25%表示的是分率。”学生的发言太精彩了。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学生自由交换想法,深入地思考、体会具体量与分率的不同。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见解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的。学生发言时教师要静静地倾听,注意自己的表情,不能通过点头微笑或皱眉让学生获得暗示,从教师的脸上找到答案。只有当学生的讨论陷入僵局或误入迷途时,教师才给予必要的引导和修正。这样,既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沟通,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理答是瞬间的正确判断,是智慧的随机应变,是精彩的价值引导,是实在的精神鼓励。富有智慧的教师凭借巧妙的理答技巧,领着孩子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国内瑜伽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