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狂胜诉令挪威尴尬

2016-04-22 10:57
环球时报 2016-04-22
关键词:布雷维克挪威

●本报驻挪威特约记者 汤淇艳 ●本报驻外特约记者 刘歌 青木 纪双城 姚蒙 陶短房 ●本报记者 谭福榕

曾杀害77人的挪威杀人狂布雷维克20日赢了控告政府“侵犯人权”的官司,法院裁定他在监狱服刑期间受到“不人道、羞辱和惩罚性”待遇,并判决挪威政府支付布雷维克的法律费用。这一判决立即震惊了整个世界。布雷维克是一名右翼极端主义者和冷血杀手,他于2011年因在于特岛屠杀77人被判入狱后,一直享受着30多平方米的套间、电视机、电脑、电子游戏机、健身房、一对一互联网大学教育等各种“豪华待遇”,令挪威政府饱受质疑。如今这一判决不仅令向来只喜欢指责发展中国家“侵犯人权”的挪威政府十分惊讶,也令西方的“人权标准”陷入尴尬之中。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讽刺称,“这个杀死77人的罪犯现在却成为了挪威政府违反人权的受害者”。更令欧洲和世界担忧的是,在右翼势力正在迅猛增长的欧洲,“这一判决无疑给了暴力排外主义一个‘极好的错误榜样’”,德国新闻电视台21日这样报道称。

“一出荒唐的闹剧”

“一出荒唐的闹剧”,德国《图片报》21日称,“挪威最大的敌人”布雷维克控告政府“侵犯人权”、使之受到“不人道、羞辱和惩罚性”待遇的官司,20日在挪威奥斯陆地方法院宣告胜诉。报道称,监禁布雷维克的监狱专门为他设有健身房,他可以看电视,打游戏,他杀了77人,却仍以“不人道”为由把挪威政府告上法庭。在法庭上,他穿着西装,由于不用戴手铐,他和上次出庭一样再次行了一个“纳粹式敬礼”。令人震惊的是,法官做出了维护这个杀人恶魔的决定,并判决挪威政府还必须支付布雷维克法律费用,共计33万挪威克朗(约合4万美元)。

法新社称,在诉状中,布雷维克抱怨挪威警方对他进行了885次的脱衣检查,而且有时候还会在有女性警官在场的情况下遭脱衣搜身。此外,虽然法院承认让布雷维克与其他犯人接触可能存在传播极端思想的风险,但法院认为他可以与其他犯人交谈相处,因此判定监狱对布雷维克5年的隔离关押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三条——“禁止不人道或羞辱性的待遇”。不过法院驳回了布雷维克对监狱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的指控,即法院认为布雷维克的通信自由、“私人和家庭生活权利”没有被侵犯,因为布雷维克在狱中是可以被探视的,只是自其母亲2013年因癌症去世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来探望过他。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对于这一判决,挪威奥斯陆地方法院的法官塞库利奇20日称,“不遭受非人道对待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适用于恐怖分子和杀人犯”。布雷维克针对政府提出的诉讼中说,他受到单独禁闭,每天得单独在牢房里待20多个小时,不能同其他犯人接触,同监狱看守交流也只能通过一道厚厚的玻璃。对此,法官塞库利奇称,布雷维克的待遇“明显不同于其他罪犯的待遇,这只能被看成是一种额外的惩罚”。

挪威通讯社称,政府聘请的律师恩布尔兰德表示,政府对法庭的裁决感到惊讶,但目前还没有决定是否提出上诉。而布雷维克的律师斯托尔韦克则称,将继续起诉要求解除对布雷维克的单独监禁。

法庭判决一出,挪威国内一片哗然。法国《巴黎人报》援引一名曾在屠杀事件中身中5颗子弹的受害者的话称:“这就是法治国家吗?太荒谬了。”路透社称,这项裁决令很多挪威人感到震惊。2011年于特岛大屠杀的一名幸存者说,“我先是感到震惊,然后是愤怒和失望。老实说,这像是肠道被穿了个孔,罪犯赢得了公开的胜利。”奥斯陆大学法学教授拉森则呼吁,“代表国家的律师应该上诉,我们不能轻易接受这个结果。”受害者援助小组一名成员失望地表示,她对国家“在所有方面都失败”感到失望,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政府目前仍然不允许布雷维克同其他极端分子进行接触和传播他的信息。”

也有人认为这一判决有理。奥斯陆大学教授安登纳斯接受挪威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判决是公正且正确的。虽然他无法接受布雷维克犯下的罪行,但他认为即便是欧洲人权法院,也会给出相同的判决。

挪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晚邮报》引述专家的观点认为判决是“对法律的嘲弄”。报道援引挪威首席检察官阿黛拉的话称:“他攻击我们的民主和宪法,我们却继续用法律保护他。更不能令人容忍的是,他在滥用我们的司法制度赋予他的权利,比如在法庭上公然行纳粹礼,就是对法庭的侮辱”。

欧洲不同声音激烈争论

针对挪威法院对布雷维克的判决,各种不同声音展开了激烈争论。英国《卫报》21日引述一名学者的话称,挪威监狱没有重视过布雷维克的精神健康,扞卫人权是包括恐怖分子、杀人犯在内所有人的权利。法新社称,对法庭这项判决,反应好坏不一。有人在推特上留言称:“法院对布雷维克的判决表明,我们的法律系统在正常运转,在极端条件下也尊重人权。”也有人写道:“为法治高呼万岁,但这件事是愚蠢的。”报道称,挪威政府一直表示对布雷维克进行严格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极其危险”,这样做是为了阻止其支持者传播其思想并可能制造类似的袭击。挪威法院的判决意味着挪威监狱管理当局可能会对布雷维克放松一些限制。布雷维克服的是最高刑期21年,此前挪威政府宣称,如果他被认为仍然具有危险性,那么刑期可以延长。

更多媒体对这一判决结果进行讥讽和批评。《今日俄罗斯》形容这场官司源于“太折磨人的老版游戏机”,报道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布雷维克每天都是从拥有3个房间的套房醒来,面对电脑、书籍、报纸,尤其是折磨人的老版游戏机,他肯定是感到十分不快乐才上诉的。

英国《太阳报》也调侃称,这都是挪威政府对布雷维克房间装修不好惹的祸。此前,布雷维克入狱不满3个月就控诉监狱的咖啡不热、房间装潢差等。2014年,他又以绝食要求监狱将其游戏机从PS2升级到PS3、提供更多成人游戏供自己选择、将狱室中的椅子换成沙发、提高每周补贴金等。

法国《费加罗报》21日称,挪威法院的判决“颠倒了受害者和肇事者”。文章批评法官“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5年前被无辜杀害的77人,其中60人是青年学生,他们被冷血杀手杀害时得到了什么‘人道待遇’和‘不有辱人格的对待’?”报道称,布雷维克和他的律师甚至将冷咖啡和煮熟的食物都说成“非人道的折磨”,并将挪威监狱比作奥斯维辛集中营,如果纵容这样的做法,未来新纳粹和恐怖分子都会对坐牢惩罚无所畏惧,甚至以此为享受和夸耀。文章称,强调人权是对的,但必须先考虑到什么是侵害人权,是让一名罪犯为自己犯罪行为付出代价,还是变相鼓励他像射杀猎物那样杀害同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在人权等价值观问题上有过深刻思考,对历史上的启蒙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但现在也陷入一些矛盾和僵局。布雷维克当时杀了那么多的人,并且想把自己那套杀人的思想向外推广。法院判他入狱,一方面是惩罚罪行,改造罪犯,同时也是为了警醒社会,防止这种恐怖主义思潮泛滥。但布雷维克当初被判入狱时就在法庭上做纳粹手势,如今他在法庭上仍然做纳粹手势。崔洪建说,针对这个案件的判决,欧洲的矛盾和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实际上,关键在于弄清楚人权的边界到底在哪儿?是光维护布雷维克一个人的人权,还是考虑一下这是否损害其他人的人权?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判决将助长右翼极端分子的气焰

“布雷维克不再只是挪威的一部分”,德国《世界报》21日指出,布雷维克案件的判决,不仅对挪威产生影响,也激起世界其他地区对该案件的反应。对如何处理对待杀人凶手的问题,挪威做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表率”。挪威一直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福利等方面。但现在,这种“勇敢的判决”不仅让死者家属难过,也让世界难以消化。

《纽约时报》称,布雷维克在法庭上行纳粹礼,此前他还赞扬希腊和德国的极右翼政党的崛起,并宣称“为纳粹主义奋斗到临死的一天”。对这种行径,文章引述伦敦皇家哈洛威学院欧洲史学者马莫内的分析称,从20 世纪早期开始,欧洲的极右翼就时常会联合起来,寻找目标来反对、排除、压制——从历史上来看,包括犹太人、同性恋、残疾人、罗姆人等少数族群,最近又包括阿拉伯人、非洲等外来移民。这种思潮最极端的倡导者是纳粹,现在这种思维并没有随着二战结束而终结。基于对移民的共同恐惧,这些右翼思潮和势力的跨国联合越来越广泛。

一向很讲“人权”的法国《解放报》这次也转变了调门,该报称,这份长达37页的判决书逻辑实在令人费解,法官只就布雷维克的申诉就事论事,却对布雷维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视若无睹。报道称,原本布雷维克就被右翼极端分子视作英雄,如今的判决注定将助长这些人的气焰。

挪威《晚邮报》对布雷维克可能获得更大自由表示担忧。报道称,在曾经预言“穆斯林会征服欧洲”的布雷维克们的眼里,如今的欧洲大量穆斯林难民涌入,“这个判决的时机恰到好处”。虽然其尚未有具体的意识形态,但根据公诉人的展示,布雷维克在狱中足够自由,他的信件里甚至提及其想要建立一个纳粹政党的想法。

“欧洲准备授予布雷维克‘最佳射手’勋章?”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1日引述俄调查委员会代表马尔金的话称,这一判决表明,奥斯陆法院承认布雷维克的恐怖活动是合法的。他讽刺称:“这就是欧洲价值观的怪象和现实。他们可能很快会向这名恐怖分子道歉,提前释放他,并授予他勋章。” ▲

猜你喜欢
布雷维克挪威
我体内的DNA好好的,怎么就需要修复了
布雷恩夫人的手链
猜猜我有多爱你
你很快就会长高
心如折纸
良心是上帝的眼
良心是上帝的眼
自杀代理
玩懂3G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