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2016-04-24 08:42李夏黄建东
生物进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生物展区恐龙

李夏 黄建东

走进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李夏 黄建东

博物馆外景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logo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美丽的天鹅湖畔安徽省文化博物园内,是集博物展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科技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是安徽省的重要文化工程之一,填补了安徽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空白。

一、历史与概况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前身为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1986年5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筹建,隶属于安徽省地矿局下属的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87年9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更名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1997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划归安徽省地矿局下属单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2004年2月26日经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正式组建成立。2012年10月10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已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新馆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6902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同类博物馆中单体建筑面积和展陈面积最大的。展馆主体由南北两个建筑单体及其之间的玻璃连接体构成;两个建筑单体高低不同,且朝着不同的方向翘起,配合东南面下沉广场的设置,体现出掀开地球表面,揭示地球奥秘的喻意。

博物馆馆现有藏品近46000件,其中古生物化石标本近40000件,矿物岩石类标本约6000件。绝大多数标本来源于接受捐赠和调拨。以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展示为特色,基本涵盖地质时期各大门类化石。国内著名的古生物群化石,如“澄江动物群”、“贵州中晚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广东茂名动物群”、“山东山旺动物群”、“甘肃和政动物群”等均有较系统收藏;同时较完整收集了安徽特色古生物群化石,如“蓝田生物群”、“巢湖鱼龙动物群”、“皖南恐龙动物群”、“潜山哺乳动物群”等。而早三叠世“巢湖鱼龙动物群”藏品是国内外收藏最全面、保存最精美、研究价值最高的。矿物岩石类标本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矿物晶体、宝玉石、观赏石等。

二、展陈介绍

整个展馆围绕“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宇宙→地球→生物→人类→和谐”为展示主线,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中庭休闲区、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及室外景观区。以突出展示古生物化石为特色,兼顾其它地球科学知识的展示;以突出安徽本地为特色,兼顾国内外相关内容的展示。在突出以化石、矿物岩石、宝玉石等实体标本展示的基础上,穿插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场景复原等现代展示手段来更加形象、生动揭示地球的奥秘。

1、序厅

序厅位于南楼东一层入口处,面积480平方米,层高6.6米。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水晶球,其直径达1.61米,重达5.7吨,摆放在展厅中央。右手边是汉白玉浮雕墙,描绘的是地球生命进化简图;左手边是服务台,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2、地球厅

穿过中庭,来到了地球厅。该厅位于北楼东一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地球——生命的摇篮”为主题,突出表现地球形成、构造、演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起源和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入地球厅,视野忽然开阔,层高10米的大厅中央悬挂着一个曲面LED地球(直径达4米,目前国内最大),动态介绍地球的演化历史,下方以展板的形式说明宇宙、地球的相关知识。走过“地核”通道,来到了地球内外动力展示区,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场景复原的形式模拟火山喷发、风化运动、冰川运动;以多媒体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安徽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中国实时地震带分布图;同时展示了的三大类型岩石标本。

3、生命演化厅

地球厅

火山模型

冰川模型

地形地貌模型

参观完地球厅后,紧接着就到了生命演化厅,该厅位于北楼西一层,面积约1800平方米,以生命演化为主题,地质时代为主线,采用实体化石标本、模型标本、图文展板、复原场景景观和互动多媒体等展示形式,按生命演化的各个阶段分别介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发展和演化的进程。精选的651件化石珍品是本厅的展示亮点,不仅选择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化石,而且在陈展中注意保持主要古生物化石群的完整性。澄江动物群、贵州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类、辽西热河生物群、山东山旺化石群及和政哺乳动物群等展区的化石标本保存精美,解说精炼并与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安徽早期生命(淮南生物群、蓝田生物群)展区、巢湖鱼龙动物群展区、安徽古人类展区等安徽特色古生物化石群得到系统展示。

4、恐龙厅

恐龙厅是本馆的一大亮点,位于北楼西二层、西三层回廊、西四层回廊,布展面积4326平方米,大厅中央二——四为中空部分,层高近18米。以“恐龙的世界”为主题,利用现代的空间美学元素将恐龙知识介绍、标本展示、生态景观复原和互动多媒体等有机结合,分专题展示恐龙起源、进化、发展、灭绝的历史。二层是恐龙基础知识、大型恐龙骨架和生态复原展区,大厅中央展示了有代表性的9具恐龙骨架;三层是恐龙专题知识展区,设置安徽寻龙、恐龙食性、恐龙生殖、恐龙飞向蓝天、恐龙近亲、恐龙灭绝事件等专题;四层是恐龙互动展区,设置恐龙大合影、恐龙复活大猜想、魔幻小屋、与恐龙赛跑、恐龙小乐队、画出我心中的恐龙等13种互动展项。

生命演化厅

恐龙厅

5、资源与环境厅

参观完恐龙厅后,乘手扶电梯或垂直电梯返回二层,经廊桥就到达了南楼二层的资源与环境厅,面积约1695平方米,该厅为跃层式分三个展示层面。资源环境厅以“富饶美丽的安徽”为主题,重点围绕安徽省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进行展示,突出展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测绘成果等安徽国土资源情况,以及安徽的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情况。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建立了安徽省矿产、土地等资源的电子演示大沙盘(长约12.5米,宽约9.5米),集中展示安徽省地质、地貌以及矿产、土地分布等。

6、矿物岩石厅

资源环境厅

矿物岩石厅

穿过时光隧道,下到一层就来到了矿物岩石厅,该厅位于南楼西一层,面积935平方米,层高6米。展厅分为矿物学基本知识展区、常见矿物展区、宝玉石展区、观赏石展区等四个部分。展厅是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让观众欣赏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晶体和宝玉石、观赏石等。其中宝玉石展区最聚人气,一方面展示了黄山玉、大别山玉、九华玉、绿松石、孔雀石等安徽产的玉石标本,另一方面集中展示了来自国内外的高档宝玉石精品:鸡血石、水晶、裸钻、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祖母绿、碧玺等。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7、附设展区

除上述6个基本展厅外,附设展区也精彩纷呈,拓展了展示的空间和内涵。

中庭休闲区位于南北楼之间的公共区域,以断裂的岩层中裸露出的化石为设计理念,简洁的墙面石材装饰与精美的化石标本形成了完美结合。干挂在中庭南墙面,面积达60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是国内同类标本中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极为震撼!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位于南楼西侧一层,面积529平方米,设置约273个座位,具有学术报告、会议、影院、小型演出等多项功能。

4D动感科普影院主要放映地质古生物题材的科普电影,位于南楼三层,面积420平方米。由放映立体加特效影片的电影放映系统和80个观众座椅构成,采用同步电影放映机在120度的环幕上放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根据所播放影片情节的需要产生出喷水、吹风、扫腿、闪电、捅背、气泡及造雪等特殊效果,同时座椅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上下跌落、前后俯仰等动作。

临时展厅位于南楼负一层,面积约1780平方米,既可以和国内外同行做展览交流,接纳各类巡展,也可以配合各级政府和组织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做一些专题展览,如各种纪念日的专题科普展览。

室外景观区面积约22000平方米,由两处组成,一处位于展馆南侧广场入口处,左侧是以安徽黄山龙化石为原型复原恐龙场景,右侧是安徽的大型地质实物标本;另一处位于展馆西侧,面积约1800平方米,分为硅化木林区和阴沉木林区,分别展示来自远古时期的硅化木化石和距今约4000年前安徽长江江底打捞上来的阴沉木。室外景观区有效地营造了地学氛围,拓展了展示的空间。

三、科研与科普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作为是省内唯一一家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高度重视馆藏化石、安徽特色的地层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初步研究”、“宁国市胡乐奥陶纪地层剖面及古生物化石遗迹保护调查”、“安徽省休宁县蓝田植物群化石地质调查和地质遗迹保护”、“皖南地区恐龙化石调查和初步研究”、“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鱼龙动物群化石多样性与古生态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等古生物调查和研究项目,并发表多篇研究成果,已成为安徽省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心。同时注重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与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博物馆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普教育工作作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重要对外职能,近年来亮点频出。除扎实做好免费对外开放工作外,结合自身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世界地球主题宣传活动”、“高端科普讲座”、“小小讲解员培训”、“博物馆之夜”等已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和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等。

当前,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走人才强馆之路,努力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自然科学类专业博物馆的目标迈进!

致谢:本文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511054)资助。

猜你喜欢
古生物展区恐龙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古生物地理学和宏演化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
InnoTrans室外展区
原角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