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25 08:58孟凡生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核心技术主体

□孟凡生 韩 冰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孟凡生 韩冰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力量的对比均发生了深度变化。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为应对这种变化,均将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作为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探寻适应本国国防建设目标要求的有效措施,刺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重要的国防科技项目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开始显现。

自主可控的内涵及特征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着眼于国防科技工业的未来发展,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自主发展是通过本国国防科技工业保持独立,进行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其目标。自主发展本身体现着一国国防科技工业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发展是“自主”的发展,“自主”是发展的本质。可控是指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能够在预期和把握的范围之内,既是自主发展的前提,也是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自主性:一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首先强调的是主体的自主性。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是发展主体“自己的”事。这是任何国家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如果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受控于它国,那么该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将丧失独立自主性。尽管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它国发展的影响和刺激,但是这个发展主体对本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终将以独立分析和独特方式选择有本国独特性的发展路线。每个发展主体所具有的、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是本国国防科技工业获得独立自主性的内在根据和动力。具有自主性的发展主体,都是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发展的独立承担者。

自立性:自立性是一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任何国家要实现其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的发展目标,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和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在新形势下,主体的发展潜能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主体的创新能力,它是主体自主发展的能力基础。自立性不仅体现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自主发展的灵魂。

自为性: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的自为性是自立性的体现和展开,主要表现在一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选择、建构和创造四个层面。

探索往往基于一种使命感。使命感既产生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发展的需求,又是一种发展的动力。它引导国防科技工作者对事物、环境、事件等的自我求知。

自我选择主要表现在一国国防科技工业在探索自主可控发展中对信息的主动关注和主动抉择。通常情况下,外部信息只有经发展主体的选择才能被列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领域。

建构和创新是发展主体自己搭建国防科技工业结构,并促使其不断产生内在动力的过程。通过自我建构和创新,使原来的短板领域得到发展,原来控制较为薄弱的方面得到加强,并带来创新成果的不断涌 现。

可控性:可控性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框架。在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复杂环境中,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不仅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底牌”,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要能够做到可控,首先必须在自身发展中加强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对自我发展的要求、目标、行为、意义能够有充分的自觉,并规范、约束自我发展行为,促使自我不断进取、发展持之以恒。其次要有清醒的责任感,确保发展主体围绕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积极地探索、科学地选择,主动地建构和大胆地创造。

自主可控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自主可控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对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分组,加强协调合作的方式。它是国防科技工业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为保证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建立严密的命令链和技术全面的科技队伍,科学规划控制跨度。

命令链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种不间断的信息、要求传递路线。为了促进协作,每个管理职位在命令链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位管理者为完成自己的职责任务,都要被授予一定的权威。命令链中任何管理职位出现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发展。

科学知识、技术水平、工业能力在国防科技工业面向自主可控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建立技术过硬和技术全面的国防科技大军,才能不断涌现自主创新成果,保证国防科技发展不受制于人。而控制跨度决定了组织设置的层次和配备的人员。

核心技术:2015年4月以来,美国不顾韩国一再请求,拒绝转让韩国国产战机研发项目KF-X所需的4项核心技术,使韩国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韩国国防采购局2015年11月3日表示,将自主研发这4项核心技术。这件事情再次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即使像美国和韩国这样已经拥有60多年《共同防御条约》支撑的战略盟友也会如此。

缺少核心技术,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就将成为一句空话。相反,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在某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时,才能形成本国的综合实力和现实威慑力。

知识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自主可控不可或缺的要素,越是拥有不为他人所知的科技知识就越有竞争力。我知你不知,我会你不会就是关键技术,如果人人都知道,就谈不上是关键技术。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国防科技自主可控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谁能在国防核心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谁就将在自主可控方面占据主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入信息时代,为了争夺和保全企业的核心数据,各类窃听门事件频繁爆发和被揭露。2013年爆发的“棱镜门”事件,不仅给政府、企业及个人上了一堂现实版的信息谍战课,也为各国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将更多地向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部门以及个人等诸多环节渗透。关键信息在上述任何环节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都有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国防科技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战场上作战信息的流动和上传下达,决定着武器装备效能的正常发挥。如果国防科技工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做不到自主可控,就无法消除国防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

从技术层面来讲,任何电子信息类产品都有被植入后门、窃取用户情报的可能。在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魂”,这里如果被留有后门、或被植入木马,将严重威胁国防科技工业的安全发展。

只有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做到核心装备自主保障,才能提升信息设备安全可靠水平,增强系统高效可用的能力,才能保证国防装备在平时不受限于人,战时不受制于人。

发展速度:近年来,在美国和日本的挑动下,亚太地区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发酵,并成为大国博弈的的重要筹码,使我国周边安全局势趋于紧张,东海和南海等地区面临的安全环境复杂化,可能发生碰撞和冲突的风险点显著增多。

美国通过军演等方式,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企图依靠美日、美澳、美菲、美韩等同盟关系对中国进行包围和约束。日本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势,不断强化其军事能力,提高威慑力与实战能力,向外军事扩张的进攻性更趋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发展速度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可控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

实现自主可控要有“人财物”的保障

概括来说,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速度受到“人”“财”“物”三个关键要素的影响。

人才是决定国防科技发展速度最活跃的因素,拥有的科技人才愈顶尖,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实现自主可控愈有保证。

“财”即资金,供给不足,将拖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自主可控的发展速度。

“物”即物资,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需要关键性的基础设备、基础材料,如果不能自主生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速度终将受制于人。

相比欧美、日本等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我国在一些领域还相对落后。而面对国家领海、领土及海洋权益不断被侵蚀,两岸关系的不确定,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在军事上对我国的围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实现自主可控。

在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核心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发展速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只要采取积极措施,并牢牢把控这些主要因素,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就不会受制于人,就会产生更大的现实威慑力,在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核心技术主体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何谓“主体间性”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移动能源核心技术——薄膜发电及其机遇分析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